李 力,肖 晗,刘 雄,丰文诚
(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放射科 贵州 安顺 561000)
临床通常将肝脏占位性病变划分成良恶性,其中包含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等,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困难程度,尤其是鉴别良恶性的难度,甚至增加误诊漏诊率,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随后医疗水平以及影像技术的进步发展,弥散加权成像被提出,其主要利用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成像,并在分子水平对组织进行研究的功能成像方式,经检查可展现出细胞水平组织的变化,同时还可看到肿瘤细胞的组成以及细胞膜完整性[2-3]。曾有报道对弥散加权成像进行研究[4],并改良成可以测量的核磁共振技术。随后临床经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水分子扩散运动的灵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扩散梯度脉冲的强度、维持时长、梯度场中间的间隔时长等,临床通常以b值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弥散加权成像对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敏感度越高,进而使弥散加权成像成为无创测量机体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重要方式,但其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报道较少[5]。本文对此展开试验,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的7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的7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性41例,女性36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3.16±2.78)岁;肝血管瘤10例,原发性肝癌19例,肝囊肿15例,肝转移瘤12例,肝脓肿8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3例;病灶直径8~65 mm,平均直径(23.48±2.68)mm。纳入标准[6]:(1)均经病理检验确诊;(2)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3)病例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排除标准:(1)听力或者沟通障碍者;(2)存在3.0T磁共振检查禁忌证者;(3)试验前接受手术或者放化疗者。
选择Signa HDx3.0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GE公司),并利用8通道Torso相控阵表面线圈激发并收集信号。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足先进,探查范围从剑突下直到肾脏上极。首先进行轴位脂肪抑制T1WI、T2WI平扫,调整层间距2 mm,层厚6 mm。其中T1WI选择FSPGR序列,参数设置成:TE 3.8 ms,TR 4 500 ms,FOV 42 mm×37 mm,层间距0 mm,层厚3 mm。T2WI选择FSE-XL序列,参数设置成:TE 92.0 ms,TR 6 800 ms,FOV 40 mm×30 mm。同时利用单次激发反转恢复自旋平面回波序列开展弥散加权成像,其中b值选择500、1 000、1 500 s/mm2进行探查,调整层间距2 mm,层厚6 mm,层数则随着b值调整。获得图像后经过工作站处理,其中表面弥散系数选择病灶直径最大层面的实性部分进行测定,针对囊性病变需要避开囊液,同一病灶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观察所有患者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征,随后对比良恶性病变患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
全文数据选择SPSS 20.0系统计算,(x-± 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率(%)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存在差异。
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病灶的实性部分在T1WI上显示稍低信号或者等信号,而囊变坏死区域呈现低信号;T1WI上显示稍高、稍低以及高低混合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上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信号较周边肝实质高,肝囊肿低信号,肝脓肿高信号,肝转移瘤以略高信号为主。
良恶性病变组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类疾病高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均显著低于中、低b值(P<0.05)。见表1。
表1 良恶性病变患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10-3mm2/s)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为临床较多见且无创的检验方式,被广泛运用在多类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上,其中弥散加权成像的原理表示组织中水分子的随意运动,不同磁场梯度上,弥散的水分子可利用质子的相位位移展现出不同程度的信号,其信号衰减程度是由磁场强度以及弥散系数决定[7]。在磁场强度一定时弥散较快组织显示灰黑色,而弥散较慢组织为灰白色。另外不同病理情况下,组织中水分子运动及其交换功能存在较大差别,利用弥散加权成像可有效获得到上述改变,进而展现在图像上[8]。
研究指出,不同肝脏占位性病灶的弥散加权成像以及表面弥散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中看到:所有患者病灶的实性部分在T1WI上显示稍低信号或者等信号,而囊变坏死区域呈现低信号;T1WI上显示稍高、稍低以及高低混合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上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信号较周边肝实质高,肝囊肿低信号,肝脓肿高信号,肝转移瘤以略高信号为主[9]。良恶性病变组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类疾病高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均显著低于中、低b值(P<0.05),提示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对良恶性病变进行准备鉴别,其中囊肿内存在液体的空腔,其属于弥散受限的自由水,其表面弥散系数较高;肝血管瘤的病灶是由畸形的毛细血管团构成,其中末梢毛细血管中血液弥散受到一定局限性,其表面弥散系数可能稍低于囊肿;而恶性病灶较为复杂,可能出现细胞水肿、血管增生以及炎性渗出现象,因此其弥散加权成像上显示混杂密度,且表面弥散系数较低。另外b值是决定表面弥散系数的主要因素,其数值过大可能导致TE增加,肝脏信号过低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10]。从本文结果中看到,b值越低,表面弥散系数随之变大,而扩散加权的信号降低;反之b值越大,表面弥散系数随之变小,扩散加权信号升高,进一步保证表面弥散系数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