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书香拂海峡,杯茶润心田。福建、台湾一水相隔,两岸本是同根生,中华文化也是一脉相承,中华经典照亮着未来。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阅读季活动。
2020年9月26日,清晨,我和台湾朋友们集合,大家一起乘坐大巴车前往铁观音之乡安溪,云岭茶庄园800多米高山,一亩又一亩茶园。我是极爱茶之人,面对此景欣喜若狂。
在做茶师傅的介绍下,我得以了解成就一杯好茶所需要的所有工序:
一、采摘
天气晴朗的午后,茶叶长成半开面,标准:3全叶,1半开叶。茶青采到60斤~65斤带回家,采好的茶青不能放太久,要及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晒青
采回来的茶青要及时晒青,不同天气、不同茶青、不同制茶师都有不同的要求。天气过热的话,要在室内晒青。
三、摇青
也称“做青”,时间一般为2分钟~5分钟,做青是整个制茶过程最关键的工艺,摇青到位了,炒出来的茶才可能好。
四、凉青
凉好的茶青放入茶青储藏间。
五、拣芽
把芽叶等一些影响品质的叶子拣掉,并不是每一种茶的制作都需要此工艺。
六、炒茶
每次入锅10斤左右茶青,杀青时间3分钟左右,温度300。C左右,关键是茶叶的水分炒得去掉刚好。
七、摔青
摔打茶叶,使干掉和烧焦的茶叶边缘、嫩叶脱离,这样的茶叶成品就不会有红汤和浑浊。
八、包揉
包揉、打散、包揉、打散……如此循环,直到茶叶形成合适的条索、外形、色泽、内质,包揉过程不但是成型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发酵。是茶叶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九、烘干
包揉到一定程度,放烘干机烘干掉部分水分,时间通常在3个小时左右。烘干完成后,就算是成品的毛茶了。
以上九个步骤,像极了人生一步一步锤炼、成长之路。
爱茶更要珍惜每一杯来之不易的茶,从生活享受和获得精神愉悦,品尝茶香特别滋味,人需要茶;从字形分析进行拆字,茶中有人,人在草木之间,人没离开茶。因为,世界上的植物大体为草本和木本,没有植物的世界,恐怕所有的动物也会消失,人也不复存在。一个茶字,把人和大自然紧密扣在一起。
用茶、品茶,是一种过程,或者提升为一种文化。但如果甘愿把自己的人生当作茶叶,那是一种非凡的境界,生命也多了许多高度。有人说,社会越发达,对人的思想精神影响和考验凸显得就越残酷,而结果也就各不相同。
社会就像一大锅滚沸的开水,有的人像一枚生鸡蛋,下去不久,本来鲜亮、柔软、清澈的本质,经过“煎熬”变色变硬,发生质变后,把一切的过失都归结为社会所致,怨天尤人,玩世不恭, “硬邦邦”的难以在社会上合群:还有的人像一棵胡萝卜,本来色调鲜明,坚硬挺拔,但经过一番煮沸就绵软稀烂,本性全无。
当经过这种脱胎换骨之后,缺少应有的风度和刚性,在社会上就会成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唯命是从、毫无个性的和事佬。
当你修炼得如一片片茶叶,投入到社会这滚烫沸腾的开水之中,接受生命的另一种再生再造的过程,会随着时间的走动,汲取温度和水分,会慢慢地使肢体舒展开来.全身滋润有加,变得润泽无比。不仅如此,必需的热的时间、泡的温度,使茶叶的香味得以溶解和散发,既进化和完美了自己,又改变和提升了水的品质,二者在互相融合中,提高了各自的品位。
茶道,也许就是一道有无数个解、永远运算不完的为人之道的命题。
人生为茶,就能在艰难困苦的郁闷里,在世态炎凉的煎熬中,靠热情和灵气产生精华,让时空改变自己的境界的同时,也让自己影响到美好人间。当真如此,自身的价值同社会价值就会是1+1>2,就会少一分怨恨,多一份容纳;就会少一分迎合,多一分本色:就會少一分市侩,多一分雅致:就会少一分内耗,多一分共生……
在这个世界上,品味人生,回昧无穷。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品茶思源,连着内心的感悟,就如同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精神纽带,心向和谐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最后,祝海峡两岸青年阅读季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