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拔群面向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2021-08-06 16:26吉铠东廖晨宏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民

吉铠东 廖晨宏

摘   要: 韦拔群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广西革命的过程中,他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推进之于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经验,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韦拔群   农民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群体非常重要,当农民群体积极拥护无产阶级时,“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1](684)。韦拔群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广西农民革命斗争的艰苦过程中,韦拔群高度重视对农民群众的组织与动员,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以农民群众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为推进广西的革命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韦拔群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925年,韦拔群成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后,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韦拔群回到广西后,深入桂西北山区,凭借一腔热血和勇于实干的精神,向农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韦拔群通过开办三届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借鉴广州农讲所的先进经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学员,培养了六百多名骨干力量。此外,他还接续开办青年干部训练班、妇女干部训练班、妇女识字班、瑶族干部训练班等,带着满腔热血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红七军成立后,韦拔群又在由自己领导的第三纵队,开办了一百多人的军政干部训练班,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军队干部和战士。

二,韦拔群推动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进行革命实践。如韦拔群开办的农讲所,并不是一个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学校,而是希望成为培养革命火种的地方,通过培养骨干力量,让学员掌握马列主义,成长为有能力发动、组织群众的革命者。他对红七军教导队的指战员寄予殷切希望,说:“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水平,提高阶级觉悟,将来毕业回到部队去,好好带领部队打胜仗;同时,还要积极做群众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革命。我们只有依靠群众,红军才能打胜仗,革命才能胜利!如果红军脱离了群众,就会打败仗,革命也就会失败。”[2](105)

三,韦拔群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的创新。1925年,韦拔群从广州农讲所结业后,没有在城市里发动群众,而是回到了极为偏僻的右江地区,要在山沟沟里干出一番事业。韦拔群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的语言特点和知识文化水平,在教學上因材施教,并发挥壮乡同胞善于歌唱的特长,自编革命歌曲,寓教于歌。在日常生活中,韦拔群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激励学员,有效提升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韦拔群面向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式

正如列宁所说:“阶级意识不会自发地在工人中产生,只能从外部进行灌输。”[3](29)同样,阶级意识也不会自发在农民群众中产生,需要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教育与宣传。韦拔群在推进广西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办农讲所,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1925年,韦拔群从广州农讲所结业后,回到广西东兰县开展农民运动。东兰县地处偏僻,该地的地主豪绅横行乡里,成为当地的“土皇帝”。在经济上,地主豪绅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租谷收取三分之二,乃至五分之三,佃农交租后所剩无几。此外,农民还深受几十种苛捐杂税的盘剥,生活难以为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兰农民具有较强的革命性,但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与行之有效的革命理论,农民的反抗效果甚微。鉴于此,韦拔群认为有必要设置宣传革命思想的学校,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掌握正确的革命理论。1925年9月,韦拔群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农运路线,参照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方针和办法,在武篆北帝岩开办了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培养农运干部为目标。教学中,韦拔群将自己在广州的学习教材进行翻印装订;在课程设置中,基本按照广州农讲所的设置,开设了“各国革命史”“苏俄概况”“经济学常识”等课程。广西第一届农讲所的学员大多来自桂西北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共有276人,学习完毕后均派到广西农村开展农运工作。到1926年、1927年,韦拔群又陆续开办了广西东兰第二届、第三届农讲所,分别培训了120多人和200余人[4](83-84)。值得一说的是,在第二届农讲所的学员中招收了40多名女学员,为此单独设置了女班,并增设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课程内容。很多广西农运骨干正是在韦拔群开办的农讲所中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广西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为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的建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分类施教,不同群众差别教育。

韦拔群在开办农讲所的过程中,发现学员大多来自桂西北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员只懂得少数民族方言,不知晓普通话,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此外,每个学员的学历层次与文化水平参差不一,因此,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每位学员的学习。基于此,韦拔群根据不同学员的知识储备与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施教的方式。首先,采取了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扫除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其次,针对个别学员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专门开设了识字班,扫盲教育与马列主义教育同时进行[5](124-128)。第三,设置男女教学班,增设相应课程。在第二届农讲所培训中,有40多名女学员参与,根据女学员的性别特性,韦拔群在课程设置中除学习统一的马列主义课程外,还专门增设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的内容,为推进广西妇女解放运动培养了骨干力量。正是通过分类施教,对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群众进行差别化教育,使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快了广西农民运动的发展。

(三)善用大众话,解释马克思主义。

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如何将文本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通俗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和普及的过程。广西是壮族同胞的聚集之地,无论男女自幼学唱山歌,美丽壮乡素有“歌海”之美称。唱歌已经融入壮族儿女的血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韦拔群是壮族人,也擅长山歌,因此,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贴近壮族农民日常生活的方式——唱歌。如韦拔群自编自唱一首山歌:“列宁革命得成功,孙文去见才弄通。俄国革命他仿造,回来联络我工农。根底告诉给大家,俄国经验他学懂,列宁革命得成功,孙文去见才弄懂。孙文为人心地好,关心善良我民众。俄国革命他仿造,回来联络我工农。”[6](92)这首山歌通俗易懂,蕴含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韦拔群还编过《组织自卫队》一歌:“组织自卫队、农会定得胜,壮家齐当兵,斗争一定赢……各同志齐心,革命为人民,壮家齐当兵,斗争一定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人民群众观。这些通俗易懂且蕴含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歌曲,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故而口口传唱,成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了壮族儿女投身革命的浪潮。

(四)重视舆论,深入城镇农村宣传。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的过程中,为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凝聚人心,引导人民大众敢于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作斗争,韦拔群采取了多种舆论宣传的方式,如发表文章、创办刊物、街头演讲、撰写标语等,通过语言文字占领舆论制高点。由韦拔群执笔的《敬告同胞》一文,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剖析了“我国内乱”的原因在于“军阀争夺地盘,政客互夺饭碗,官僚专铲地皮,绅士争食弱肉”,他呼吁同胞团结起来,“打倒侵略我国的洋鬼子,铲除祸国殃民的大军阀,实行国民革命”[7](78)。此文对地处偏僻的山区群众来说,有利于传播革命思想,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此外,韦拔群经常在圩日带学员们上街头演讲,向更多群众宣传革命思想。除了演讲外,韦拔群还组织学员分成几个小分队到各圩场人流集中之地,一路上敲锣打鼓、吹号、唱革命山歌,每人手持一面小纸旗,写有“打倒土豪”“打倒列强”等口号。韦拔群和学员们耐心向农民群众宣传:“田地也是我们农民的,我们成立了农民协会,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就分田分地。大家要积极参加农会,组织起来力量大,才能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建设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学员们情感真挚,言语极具感染力,听众们无不激起昂扬情绪,掌声雷动呼声震天。

(五)重视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关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人民群众中、在社会实践中体会理论的实际意义。李大钊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韦拔群在白天向学员讲授马列主义,晚上组织学员们到附近的村庄进行社会调查,使学员通过对农民群众的访贫问苦获得更多直观的认识,与课堂上、文本中所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相验证,提高政治觉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韦拔群身体力行地组织和领导农民自卫军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发动进攻,开展武装斗争,以实际行动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通过一系列实践行动,教育和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受到了马列主义的影响,他们信任和支持韦拔群,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三、结语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民群体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韦拔群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农民群众在斗争中的伟大力量与重要作用。韦拔群扎根于农村,强调必须坚定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如《敬告同胞》一文指出:“组织农民协会及农团军,争回我农权,救目前穷困。”韦拔群在广西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促进了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在他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东兰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当地人民编了一首名为《马列传播到东兰》的壮族歌曲,歌词写道:“公元一九二五年,马列传播到东兰;黑夜有了长明灯,壮家瑶家心亮堂。”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东兰取得了一定成效。韦拔群领导的广西农民运动名噪一时,毛泽东赞誉有加,曾说:“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8](114)

韦拔群推进广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对广西革命斗争起到重要作用,对全国革命发展也有贡献。当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实践的发展,理论在不断推陈出新。加上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有不少偏僻之地。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有效地发挥像“韦拔群”一样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下,我们更需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扎根农村,贯穿于农民日常生活,建设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叶季壮编.回忆韦拔群[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东兰县志编委会,编.东兰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5]黃家周.论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与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5).

[6]蓝汉东,蓝启渲.韦拔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7]陆秀祥.韦拔群陈洪涛遗作和讲话选辑[M].中共东兰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4.

[8]庚新顺,龙丕泽.东兰出了个韦拔群[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与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18 KY0648);2019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研究(2019JB31);2020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审视与强化治理研究(XJ20KT2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