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至9日,全国1078万学子走进高考考场,进行他们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考试。每年的高考,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各种与考生相关的消费热到烫手。高考补习班、助威礼品 、高考房……商家围绕着考生的衣食住行,深挖“高考经济”。
吃饭是大事情,因为不仅要吃得营养均衡,还要有“好彩头”。比如名称含“旺”“必胜”“赢”的餐厅,成为首选。这点广东最重视。数据显示,广东相关企业超1.1万家。其次,贵州和山东,分别有6800家和6100家。“考点附近的一些酒店的房间,高考前一个月就订满了。价格要比平时贵不少。”“酒店订了不少庆功宴、谢师宴、毕业聚会宴,大家都趁这个时候,聚一聚,图个高兴。”“我们接了不少毕业旅游的团,都是高考完去放松的。”等等与高考相关的商机被释放。
更多高考相关的商机也被电商看中,在购物APP上,各种金榜题名书签、逢考必过钥匙扣、考试高中抱枕等高考加油励志小礼品的交易量在高考前备受欢迎。
高考祈福花万元释放焦虑
凌晨4点多,吴宣仪便再无睡意。她必须要在7点之前赶往哈尔滨太平机场,赶上最早一趟飞往五台山的航班。这次出行她计划了很久,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高考祈福胜地。吴宣仪很忙。钢材市场3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装满了她事业上的野心,也装满了对儿子疏于关照的愧疚。当初若是放下生意,全力陪伴孩子,会不会成绩更好。后悔自责都已无济于事,“除了祈福,我好像也做不了什么,一点忙也帮不上!”吴宣仪的语气,透着满满的无力。
进了殊相寺,给儿子写了祈福表,又供奉了许愿灯。说是祈福,不过就是一张红纸,写上孩子的名字、学校、年级,再写上想要考取的学校,然后放到文殊菩萨像的旁边。这张纸,吴宣仪花了500元,但她觉得很便宜。五台山一共有100多所寺庙,她去了其中的12所,除了路费和吃住,花了1万多元钱。
去祈福的不止吴宣仪,祈福路线在每年高考前都会迎来火热的小高潮。
河北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周都会推出两次高考中考祈福路线,可以去五台山,也可以去泰山玉皇庙,每次只能报名50人,根据路线和提供的服务不同,每人收费138至188元不等。除了上述热门寺庙,孔庙、国子监也是高考祈福热门地。祈福背后是家长与考生的焦虑。
5000元买高考衍生品,只为“仪式感”
“差不多每天都倒掉,孩子根本不爱喝。”
程楠无奈地摇摇头,将一碗红色的汤水倒进了垃圾桶。
她给女儿买保健品每个月差不多都要花2000多元。叶黄素、生命一号、PM,不管孩子喝不喝,也不考究是否真有效果,手忙脚乱的程楠坚持每天都要冲上一杯,“有护眼的,还有益智补脑的,我看身边很多孩子都在喝,不想让她落下”。
给孩子买保健品的家长不在少数。《2021高考备考报告》数据显示,考前一个月,阿里健脑补脑、增强免疫力的商品热销,被称为脑黄金的DHA类目商品,5月销量同比增长200%。
除了买保健品,为了讨高考“旗开得胜”的好彩头,程楠还购买了旗袍,她说,这就是仪式感,步骤不能少。
商家很委婉地提醒她,她体型较胖不太合适旗袍。但程楠不介意,她买了3条不同颜色的旗袍,高考第一天穿红色,寓意开門红,第二天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黄色,寓意走向辉煌。
程楠还给老公买了印有“马到成功”的红色短袖、给女儿买了高考专用T恤和状元帽,预定了一束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粗略算一下,购买高考“衍生品”,程楠差不多花了5000多元。
《2021高考备考报告》数据显示,考前一个月,飞猪上高考房预定量同比涨超55%,中高星级酒店最受欢迎。
也许是相互影响,也许是商家太擅于营销,程楠和身边关系比较好的3个家长,都是“高考经纪”的“助燃人”。他们刷抖音、快手,逛淘宝,不断被推荐各种高考衍生品。
淘宝一款价格为188元的红色高考旗袍,月销1000+。另一款售价1250多元的改良高考旗袍,也有50多人付款。而一款印有“金榜题名、考得全会蒙得全对”的红色高考专用T恤,月销超过1000+。据悉,考前一个月,高考励志旗袍在淘宝的销售量,环比大涨600%。
高考状元帽、状元笔、状元内裤、逢考必过手链、状元袜子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高考生穿着紫色内裤赴考,寓意“紫腚”(指定)能行。还有今年大卖的灰色袜子,寓意超常发“灰”(挥)”。
数据显示,“高考必胜”相关主题产品,在淘宝销售量也是大涨350%。
不止家长,也有不少考生愿意选择讨个好彩头。在小红书上,因为耐克Logo像红对勾而选择耐克鞋、耐克T恤走上考场的考生也不少。
带女儿做心理咨询,结果发现自己有病
石爱琳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与女儿发生争执了。18岁的女儿和40多岁的她,就像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她们都丧失了共情力。女儿进入高三之后,两人开始频繁吵架,差不多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每次吵架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源只有一个,石爱琳觉得女儿不努力,高三了,仍不抓紧时间学习。她还埋怨女儿不争气,学习成绩始终不上不下。女儿被说烦了,也开始数落她的不是。“太能唠叨,太能控制别人,对别人期望太高,让身边的人很累”。
听着女儿一声声指责,石爱琳委屈到不能自已。老公常年在外出差,她承担了太多生活压力,女儿却一点也不理解。那一晚,她把自己关在房间,放声痛哭。马上就要高考了,石爱琳不敢再刺激女儿。每次女儿用冷漠的眼神看她,她都会压抑着悲愤。犹豫了几天,她决定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想改变母女相处的状态。可万万没想到,心理咨询机构给出的测试结果竟然是,女儿心理完全健康,她是中度焦虑症。
从4月份开始咨询,一直到5月中旬,石爱琳去了3次,每次咨询50分钟,600元钱,一共花了1800元。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她复盘了和女儿的相处细节,稍微调整了状态,和女儿的关系稍微融洽了一些。
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百度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新高考和疫情叠加之下,“备考压力”相关内容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3%。
不过,尽管在高考前夕患上焦虑症的考生和家长不少,但主动去做心理咨询的还是少数。
有人愿花3万元购买报志愿服务
一到高考前夕,黑龙江某机关单位中层领导林永达的家里就热闹了起来。
这是林永达“请”出去的第三拨家长。前几天有位家长一张口就要给他3万元钱,希望他帮孩子报志愿把把关。
林永达拒绝了,他不差钱,也不想担这个风险,“高考填报志愿无法试错,也没有后悔药,家长期望越大,落差也越大,我也不是专家”。儿子当年报志愿失误,最后去了一所非常不理想的学校,浪费了20多分。
林永达很是自责,当年没有尽力去帮儿子分析高校情况,一门心思想花钱找机构,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却事与愿违。
儿子上大学后,林永达开始研究《高考报考专业指南》。之后的几年高考,他帮亲戚朋友家孩子报志愿,都很精准。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在他的指导下填报志愿,最后考进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比最低录取分数线就高出一分。事后家长拿5万元钱感谢他,他没收。他之所以无偿帮助亲友,也是在弥补对儿子的愧疚。
2021年,全国已有14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政策,志愿填报变得更加复杂,这也给填报志愿机构带来了商机。
随着需求的增多,高考志愿填报也逐渐走向产业化。目前,中国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已达1529家,78%的企业成立于近三年。需求和供应暴涨之下,不少机构鱼龙混杂,定价不一,标准混乱,一对一高考志愿报考咨询辅导,定价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最高价达到五六万元,服务通常包括几次线上或线下面谈。(本版稿件综合澎湃新闻、新浪网、华商韬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