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宁
1957年的夏天,江苏邳县陈楼乡农民张友荣为饲养员克扣料粮的事情,在山墙上用锅灰画了一幅题为“老牛告状”的漫画,后来县领导们认为这件事情可以作为做好思想工作的新鲜事物而大力推广。从那时起,邳县形成了“城乡户户五颜六色,村村壁画满墙”的局面。
1958年,《人民日报》刊发了邳县第一个实现壁画县的宣传报道,周恩来总理批示:“邳县画得好!”从此邳县农民画普及全国,“农民画”一词也应运而生。“老牛告状”成为中国第一幅农民画,在那个大力提倡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年代,“人人当诗人,个个当画家”的口号风靡大江南北。
东方毕加索
自20世纪50年代农民画风靡以来,中国的农民开始从民间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元素以及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中汲取艺术元素,在纸面上绘制出乡土气息浓郁的绘画作品。不同的地域民俗风情和地理人文,在中国逐渐形成了陕西宜君、南京六合、安徽萧县、西安鄠邑、新疆鄯善、延安安塞等风格独特的农民画乡。近70年的时间里,中国各地的农村、牧区、渔岛、社区的农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广大群众对于中国各个时代发展的感受。
农民是中国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代表。在封建社会,靠天吃饭,靠自然耕耘收获一亩三分地的农民,时常因天灾人祸以及封建制度的摧残,陷入极端贫苦和穷困的境地。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是中国大地上最了解自然与生活的人,最乐观向上、最饱经风霜而百折不挠的人。
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在平凡的三餐四季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欲,当绘画走入农民的生活之后,用笔墨、色彩的创作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蓬勃生长的爱好,农民的笔触不似学院派的作品那样讲究技法,却重在表现平凡生活里的真实。
在吉林东丰县一带的农民,冬天无法到地里干活,闲来无事便找来五颜六色的纸,画些花草或是小动物。画里尽是浓郁的北国风情,色彩鲜艳夺目。
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农民画诞生于北大荒,盛产木材的绥棱,早在20世纪40年代,家家在打制箱柜后,都习惯找来当地的“名”画匠,在柜上画木纹、四季花,写福字,这些画匠便是当时的农民画作者,木制家具上的花也就成为绥棱农民画的雏形。
在浙江秀洲,农民画里则充分抒发了作者们对江南水乡农民劳动的赞美,对火热生活的讴歌,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新景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中国的乡村里以农民画作为爱好的农民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了不一样的物质回报。
陕西户县:“八大怪”是农民的艺术人生
1933年出生的李凤兰是一位户县的农民画家,李凤兰年轻时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巧媳妇”,自小受母亲熏陶的她,喜欢剪纸和绘画,不仅把自家窗户用剪纸贴得花花绿绿,还常为村里人结婚、孩子满月、年节喜庆活动等剪剪画画。1958年,李凤兰在家里人的支持下,背起铺盖,步行到30多里外的甘峪口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绘画训练班。一个多月的培训期间,李凤兰白天和年轻小伙子一起在水库背石头、打炮眼,晚上在油灯下构图作画,时常手冻得连笔都握不住,却也坚持画到半夜。
饿了啃一口冰馍,渴了捧一把白雪,再苦的生活和生产工作都没有让李凤兰放下画笔。20世纪70年代,李凤兰画下了一幅叫做《春锄》的农民画,画中,她用斜飞的春燕表达了开耕的欢快心境,这幅画进京展出后一炮走红,成为户县农民画及李凤兰本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李凤兰的农民画事业走向了巅峰,自此多次受邀出访越南、日本,并举办个人画展,达到了一般民间艺人难以企及的政治和艺术高度。
女儿沈英霞长大后,对自小生活的黄土高坡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和母亲李凤兰一起,用农民自己的画笔来描绘脚下的土地和周围的人,绘画农民生活。她们以农村广阔天地下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从陕西剪纸、刺绣中汲取特点,时常以“陕西八大怪”为题材进行创作。“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民谣里唱的八大怪即是接地气的陕西乡土文化,也是李凤兰、沈英霞那样的几代户县农民画中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
进入21世纪,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数以千计,这些农民画家扎根民间,表达着不同时期北方农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积极向上、追求幸福、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成为民间绘画领域的一枝奇葩。户县农民画也逐渐走出曾经狭小的天地,走出关中,将陕西文化漂洋过海,推向世界。
广西侗寨:农民画里有着未来的期望
鼓楼、风雨桥、侗族多耶、百家宴……这些浓郁抢眼的侗乡风情在三江侗族农民画上就是最浓墨重彩、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2016年,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独峒村的杨庆宜接到了他的第一笔农民画订单,他将这些侗乡风情画到了订单的画上,这张订单则让他挣到了1.6万元。
从小右手残疾的杨庆宜,用左手画了30多年的农民画。30年前,县文化馆的老师见他右手残疾,但很喜欢画画,就培养他用左手学习侗族农民画。杨庆宜在学侗族农民画的过程中,经常观察乡里乡亲的日常生活,他看到村民上山犁田、洗衣织布等生产劳动的场景、百家宴、“月也”等节日的喜庆场面,都会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他白天上山干农活,晚上就在家画画。但让杨庆宜没想到的是,30年后,他也能靠着农民画挣到了好多个1.6万元,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独峒镇,如今侗族农民画家群体每月人均绘画收入能达到3000元,侗族农民画产业也成为了独峒鎮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我们村里人不会打牌,也不懂麻将是什么。但是我们喜欢画画,平时干农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我们想到什么就画什么。”问及独峒镇村民为什么喜欢农民画,他们的回答总是这样自然且单纯。杨庆宜带有将近25个学生在学习农民画创作,且还会不定期开班教学校里的孩子们画农民画。但他所教的学生里,大都是来自独峒村的贫困户,有的正在读小学,有的是中年家庭妇女,她们在闲暇之余聚集在杨庆宜家里,由杨庆宜免费提供笔墨纸张,教她们学习农民画创作。而这些普通侗族农民们的画作也被收藏到三江侗画博物馆里,有些被开发成簸箕画、服饰、扇子、布艺、十字绣、粘画、手机壳等文创产品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
从陕西到广西,农民们都在用色彩最饱满、技巧最简单、情感最热烈的农民画记录着中国社会每个时代不同的文化、生活、科技的发展。而中国的大江南北,像李凤兰、杨庆宜一样用画笔创造出农民新人生、新生活的人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