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禅诗对于德行修养的实践意义

2021-08-06 20:54周国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

周国瑞

内容摘要:在中国佛学史上,有两首经典禅诗对世俗之人产生了不同的深刻影响。神秀的《无相偈》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说”;惠能的《菩提偈》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因此被称为“顿悟说”。若将两者贯彻应用于人的德行修养的实践中,则“渐修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顿悟”之机,可遇而不可求;“渐修”则有章可循,通过循序渐进能最终达到目标。从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标来看,神秀诗偈中所倡导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德行修养与实践的一种“座右铭”。因为它与惠能所认为的世间什么也没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所主张的众生什么也不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分明更利于“得道”(去认识发现真理)和“成佛”(做智慧高尚之人)。

关键词:神秀与惠能 禅诗与哲理 德行与修养 实践与方法

在中国佛学史上,有两首经典禅诗对世俗之人产生了不同的深刻影响——这就是神秀的《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惠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于这两首禅诗的来历,在佛家典籍《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中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意为“你们当中有谁能明白大乘佛教旨意的,我将把衣钵和法位传继给他,让他担任第六代祖师”)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而惠能的偈语,则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并“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就因为在这两首禅诗或偈语里,表达出了各自对修行方法上的不同看法,所以神秀失去了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为了后来的禅宗北派的领袖,惠能继承了弘忍的衣钵,遂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六祖和禅宗南派的宗师。

由于神秀的《无相偈》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菩提偈》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因此被称为“顿悟派”。尽管长期以来,许多人更推崇惠能所主张的“顿悟说”而轻视神秀所主张的“渐修说”,但无论是神秀的客观唯心主义,还是惠能的主观唯心主义,都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具有重大的影响。若以今天当代人的眼光来看,“顿悟说”与“渐修说”本没有什么高低优差之分。但是,如果将两者贯彻应用于人的德行修养实践中,我倒认为,“渐修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顿悟之机,可遇而不可求;渐修则有章可循,通过循序渐进能最终达到目标。

惠能《菩提偈》的核心是“空”和“虚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尽管这种理念更符合佛家教义和禅宗精神,但是因其既不能言说又无法操作而最终成为“玄学”;或者因为各人的悟性和愚钝差异而最终导致“无为”。神秀的《无相偈》虽然表面是在谈“无相”,其实所指却是非常明确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在这首诗偈里,前面两句采取的是形象化比拟,后面两句进行的是议论式说理。他认为,众生的身体好比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只有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才能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由此可见,与一般宗教所宣扬的“出世”精神相比,神秀的《无相偈》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入世态度。

倘若我们不过分地“咬文嚼字”和死扣字眼儿,其实神秀所主张的“时时勤拂拭”修行法,也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运用的一种“内省法”或现代教育学中所提倡的一种“自省法”而已。并且这种见解或做法,也是与唐代神秀、惠能相距千年以前的中国先秦思想家们早已论及到了的。例如,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就能遇到事情不糊涂,行为也能避免出现过失。)由此可见,不管是“时时勤拂拭”也好,还是经常“内省”或“自省”也好,它们都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的方法。

如果再历史地来看,我认为在神秀这首禅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或主张应是能够追根溯源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与孟子的“性善论”一脉相承,亦如《三字经》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在此充分地肯定了每个人出生后在受到后天的环境、教育、习俗等影响和各种诱惑之前,本质上都是純洁无瑕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荀子的“性恶论”异曲同工,亦如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说的“人之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于修为耳”。在此深刻地指出了后天教育、环境熏陶、自我参省等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澄净与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正因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故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所以,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就从神秀的《无相偈》这首经典禅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前所述,惠能的“空”“无”观念与“不作为”的处世方式,首先就把每个人定位在了一种纯净圣洁、白璧无瑕、百病不侵的境地,因此也就无从谈什么“修身”“立德”“参禅”“悟道”直至“成佛”了。所以,它在人的品德养成实践中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相反,神秀倡导的“自省”或“内省”式的“时时勤拂拭”,既是一种保证人“心如明镜台”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种指导人“勿使惹尘埃”的实践方法。

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是对人的修行养德的一种形象比拟而已,对于当代人来说,如何通过“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来促进和提高我们的德行修养,其实是可以从以下四个具体方面来进行的。

一.在勤于学习中加强。这里所说的“学习”,不应是狭义的学习专业知识,而应是广义的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理论、技术、方法、榜样、楷模,以及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活到老,学到老”、“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许许多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和警句,都无不从某一角度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思想进步与德行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能使人与时俱进,而且能使人超凡脱俗。即使一个人有某些先天的不足,或是认识的偏执,或是行为的偏差,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弥补或进行校正的。我们既相信每个人在受到社会浸染与各种影响之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都具有着良好的基本素质和思想品质;但也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与人生观都必然会对我们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凡是丢掉了理想、动摇了信念、忘却了初心、沉湎了享乐的人,最后很少有不失足跌落到人生的坑谷里的。君不见,那些“伸手必被捉”的贪官和腐败分子,他们在忏悔与反思中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忽视了平时的政治学习”和“放松了经常的思想改造”。由此可见,在勤于学习中加强,应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

二.在勇于实践中养成。前面说过,许多贪官和腐败分子在忏悔与反思中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一是“忽视了平时的政治学习”,二是“放松了经常的思想改造”。在我看来,“思想”既是一个人的认知体系,也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通常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滑坡”,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行为已经出现偏差。而一个人要保证思想不滑坡,就不能不注重加强“经常的思想改造”。所谓“思想改造”,说到底,其实就是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知行合一”。“知行”即指认知和行动——认知是我们的思维、三观、看法,行动则是将我们的认知落到实处;“合一”即要求我们的思维、三观、看法与行动、行为要统一,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关于“知”与“行”的关系,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早已作过论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如果说“知”与我们前面强调的“学习”紧密相关,那么,“行”则与我们这里强调的“实践”紧密相关。换句话说,就是许多社会伦理与思想道德,不是印在书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而是需要每个人去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的。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伟人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毛泽东:《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祝词》)”这都无不是在昭示我们,在勇于实践中养成,也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从而保证一个人思想不变质、道德不滑坡、行动不走偏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

三.在善于总结中提高。总结,这个词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是对本人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言行、思想、意识等方面情况的一种回顾、分析和评价。善于总结不仅有利于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而且有利于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本质上看,总结仍属于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通过回顾过去、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反思自我、纠正偏差的方式来使人积累经验、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一个既勤于学習、又勇于实践,更善于总结的人,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认识的全面性,其行动的自觉性和行为的自律性,都会异于常人和优于常人。正是由于古今许许多多的仁人哲士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反思,才为世人总结出了许许多多通俗而精辟的“戒贪嗔痴,修戒定慧”的人生金句:诸如“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微笑不是优雅,是真诚。人生不是脆弱,是坚韧。付出不是强求,是快乐。情谊不是孤单,是相守。财富不是金钱,是知足。失败不是消沉,是淡然。智慧不是理智,是超然。生活不是攀比,是自赏。幸福不是享受,是释怀。”“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所有这些人生总结,无不可以作为我们加强自身德行修养的座右铭。由此可见,在善于总结中提高,也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

四.在严于律己中升华。一个人的德行修养,除了仪表、举止、行为、作风等外显特征,还有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等内蕴品质,而要体现出这些来,就非得平时自觉严于律己不可。严于律己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曾举荐过自己的恩师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又另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早年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由于行走长远路途,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梨子,于是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坐树下不去摘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不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是“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都不只是一种自律的准则,也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而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取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有人官做到一定地位时就失去自我约束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上班时道貌岸然,八小时以外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由此可见,“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和高度的自觉性。总之,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其道德必然高尚;一个自觉慎独的人,其品质必然纯正;一个知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人,其言谈、举止、思想、情操、德行等等必然超凡脱俗。

综上所述,加强德行修养意义重大,德行修养是一个永远的、动态的、没有止境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艰辛求索、不断改造的过程。从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标来看,神秀诗偈中所倡导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德行修养与实践的一种“座右铭”。因为它与惠能所认为的世间什么也没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所主张的众生什么也不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分明更利于“得道”(去认识发现真理)和“成佛”(做智慧高尚之人)。这也是我在重读两首经典禅诗时所产生的新的感悟。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