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的文物鉴定鉴赏技术,提高了行业水平。但与此同时,文物仿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高仿和赝品文物引发了文物市场混乱,也损害了收藏者和博物馆的实际利益。由于传统的文物鉴定与鉴赏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文物鉴定的需要,所以必须积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以提高博物馆文物鉴定和鉴赏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文物鉴定和鉴赏的概念及必要性,其次阐述了传统文物鉴定和鉴赏的主要方法,最后深入探讨了基于新技术的文物鉴定和鉴赏方法。
关键词:新技术;文物;鉴定;鉴赏
文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宝贵遗产、物质与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了文物鉴定和鉴赏的价值,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文物鉴定鉴赏方法。但这些鉴定鉴赏方法较为传统和主观,难以有效应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文物造假,所以需要借助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突破传统文物鉴定与鉴赏的主观性,提高整体水平。那么什么是文物鉴定鉴赏,有何意义,又有哪些文物鉴定鉴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笔者就此作以下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文物鉴定与鉴赏概述
(一)文物鉴定与鉴赏概念
文物鉴定是对文物的真伪、出产年代、出产方式、文物质地、用途及价值的专业判定和辨识。一般鉴定文物需要结合传统鉴定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才能最大化保证鉴定质量。文物鉴赏是对文物的艺术性、技术性及历史文化等内在属性的解析和欣赏,是对文物美学价值的挖掘和研究。总的来说文物鉴定较多偏向于技术应用范畴,而鉴赏更多偏向于艺术审美范畴,鉴赏是基于鉴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鉴定确保文物的真实性,那么鉴赏才有实际意义。
(二)文物鉴定与鉴赏必要性
文物属于历史遗留产物,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及所处的客观环境影响,文物的最初形态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表面氧化、变色变形、损坏等。这些变化会使得人们不能准确辨别文物的年代和价值,也难以全面了解这一时期文物的真实形态和历史背景。当代社会的仿制品工艺精湛,仿制品极为逼真。模仿者不只是模仿文物造型、花纹,还对仿品进行了特殊处理,包括氧化做旧、着色留痕等,这些仿造品大量流入文玩市场,以假乱真,严重破坏了文物市场正常秩序。提高文物鉴定与鉴赏技术,按标准严格鉴定市场上的各种文物,可以有效减少伪造品的流入以净化文物市场环境,降低收藏者及购买者的损失。同时,对文物的客观鉴赏,引导人们正确、公正认识文物,激发人们去关注、学习以及研究与文物有关的资料及知识,可以提高公众的文物鉴赏水平。另外,珍贵的文物是特定历史时代下的技术与艺术结合,是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内在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文物鉴赏可以全面揭示这些内涵,从而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文物鉴定与鉴赏的常用方法
(一)文物鉴定常见方法
文物鉴定较多针对于现有的收藏品,对这些收藏文物的真实性进行辨识,对其市场现存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无需对考古出土文物进行真假辨伪,而是结合地层学、类型学等,应用类比法、分类法和分析法来判别文物的文化遗存时代。作为最常用的一种鉴定方法,类比法是以对同类型文物的鉴定为基础,通过参照同类型文物的相同要素,来对比鉴定文物,这些要素包括表面痕迹、色彩、光泽、形状等。采用类比法进行文物鉴定时,应严格遵循客观性,要严格按照鉴定程序仔细比对,保证鉴定结果真实可靠。相对于类比鉴定法,分类法侧重于根据文物的历史印记及材质属性探查其中的差异性,将同一类型的文物归为一类,实现对文物的多层面鉴定。比如对于金属材料制作的文物,在进行鉴定时应测定其金属成分及含量,以便于采用与之对应的鉴定方法。分析鉴定是基于上述鉴定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别,是对多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
(二)文物鉴赏常见方法
文物鉴赏需注重整体性,鉴赏应从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美学及文化价值、社会意义等方面入手,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鉴赏。鉴赏的目的既为了更好地认识文物、保護文物,还为了以文物为抓手挖掘其中的历史人文内涵。文物鉴赏以“赏”为主,这是人们对文物的外在与内在的客观追求。文物鉴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鉴赏者自身修养高低和对文物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文物鉴赏结果,在鉴赏中鉴赏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各有差异且较为复杂,所以对文物的评价也有所偏重和不同。通常情况下文物鉴赏包含三步:一是“观察”,即被文物的外形美所吸引,全心投入欣赏并沉浸其中;二是“触摸”,由欣赏转向对物品的接触感受,通过触摸文物获得真实感知;三是“联想”,在前两步基础上,结合文物的历史背景及创造过程产生联想,思想情感升华,再将自己的感观和体验转化为对文物的理性判断,最后得出鉴赏结果。
文物鉴赏因人而异,体现了不同人在文物欣赏中的差异与共识,虽然鉴赏行为属于主观意识,但鉴赏对象是基于客观存在的文物,所以鉴赏者往往能够达成情感共识。
三、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新技术应用
利用新技术进行文物鉴定与鉴赏已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应用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文物鉴定和鉴赏效率及品质,还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对促进文物鉴定鉴赏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相对成熟且具有准确效果的文物鉴定鉴赏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三维数字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技术也称为数字三维,是依托电子测量工序、图像处理工序以及三维还原技术等控制和处理的相关图像。在文物鉴定时,结合数据库中与该类文物有关的所有资料,通过使用三维成像技术,建立一个真实比例的图像模型,尽可能地还原文物的本来面目。这个三维模型不仅可以呈现当前文物未破坏前的形态,还能对一类文物的色彩、造型、使用功能等进行直观描述。鉴定者根据这个模型与被鉴定文物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帮助准确判定,提高鉴定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鉴定者在运用三维技术还原文物时,应注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要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细致处理模型结构和材质效果,这既决定了模型效果,又影响到最后的鉴定质量。在文物鉴赏中,可以借助三维成像技术,对文物进行立体图像呈现,同时可以按需控制模型,比如放大细节,剖析结构层次,将文物放到其历史背景下,营造一个生动、丰富和直观的场景,以便于鉴赏者可以全面、详尽地了解文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三维图像技术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带给鉴赏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既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情感,又便于随时鉴赏、鉴定文物。
(二)激光光电透视技术
要发挥新技术的最大化优势,就必须结合技术要点和应用原理,合理选择文物鉴定与鉴赏技术手段。激光光电透视技术,可以对文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清晰探查,可以详细了解到文物的细节层次,避免文物鉴定鉴赏中出现盲点,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细密的瓷器结构,可利用借光电透视技术辨别其材质成分,显示其纹理细节,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肉眼鉴定时的缺陷,对鉴定外观造型逼真的赝品非常有效。利用激光光电透视技术也能够为后续的文物修复、保存以及细致鉴定鉴赏工作提供巨大帮助。
(三)网络信息平台技术
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建立网络文物鉴定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文物鉴定的专业性和开放性。要求鉴赏和鉴定者应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有需要,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予以指导和协助。要充分利用这个信息化平台,深入挖掘文物的特点和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信息资源整合,为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能够有效地构建数据资源,有序完成数据、文献资料等基础信息检索,以及数据信息的传输,便于不同地域的文物鉴定鉴赏专家共同参与,突破传统文物鉴定鉴赏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提高文物鉴定和鉴赏的准确性、时效性、经济性。
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为避免仿造品扰乱文物市场,以及为准确发掘和保护好珍贵文物,我们就要全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特点、价值功能等,这就需要进行文物鉴定和鉴赏。传统文物鉴定和鉴赏,多依据经验通过人的观察、触摸等感官来进行分析判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容易导致鉴定失误且效率低下,鉴赏中的体验效果不强。借助于三维成像技术、激光光电透视技术及网络信息平台技术,不但能有效还原文物面貌,准确把握文物细节,而且提高鉴定效率及质量,增强鉴赏者的体验感受,相比传统文物鉴定和鉴赏方法更为有效,也更具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刘严红,工作单位:东莞市规划展览馆)
参考文献
1.刘玉梅《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艺术科技》,2017(2):P134-160。
2.伍洲《浅谈做好廉政文物展的几点举措——以广东廉洁文物虚拟体验流动展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9):P97-99。
3.陈识濡《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與鉴赏方法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6):P8-89。
4.曲晓晖《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4):P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