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与古书画修复技艺异同

2021-08-06 19:55王红梅
东方收藏 2021年7期
关键词:浆糊书页染色

无论古籍还是书画修复技艺都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们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古籍与书画修复技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伴相生,各自发展又互相影响。书画的一些装潢形式就是受古籍的影响发展而来,例如册页这种装潢形式就是受经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而旋风装就是将手卷伸展和古籍翻阅的各自优势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古籍与书画的修复技艺,能将酥脆、破损的古籍和书画作品加以保护,利于保存、欣赏和翻阅,为传承古代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作出巨大的贡献。

一、派别

古籍与书画修复技艺历经沧桑,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各自特点和派别。古籍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相近,基本都是以南、北方划分的。古籍到民国时期尚有的派别有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但是到了1970年左右,沪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大部分就已消失。在各自发展历程中,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独门绝技,例如蜀派的代表性绝技“借尸还魂”,能够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残存墨迹粘附于在新的纸张上;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类似现代的纸浆修补法,被虫蛀的书籍在修复后没有任何修复痕迹;津派的“千波刀”,则是可以将纸劈成多层,而且厚薄均匀;扬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其代表性技艺就是“浴火重生”,其方法与古书画处理反铅时用白酒烧画方法类似。这样操作是为消除古籍的霉菌以及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但这种操作风险性较高,现已不用此法。

中国的书画装裱,明清以来有了南北之别,不同地区书画装裱的格调、品式、工艺操作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审美特征,且各有所长。装裱艺术总的分为苏、沪、扬、京四大流派,其中苏裱艺术驰名全国,号称“吴装”,南裱主要以苏州、扬州、上海为主,苏裱的风格清秀雅致,工序细腻;扬派的出现稍后于苏派,其特点是善仿古、治旧画,无论旧画如何陈旧、破碎,一经装裱,就可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有着上海装裱风格的沪派介于苏、扬之间,它吸收了两派的优点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称为装裱门类的后起之秀。“北京裱”就是受苏裱直接影响而形成的,京裱因受到宫廷的影响,其裱件特点是色彩瑰丽大方、裱背厚重,给人以高贵华丽之感。京裱與苏裱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

二、病害

古籍与书画的病害大致相同,都受到温湿度、光照、虫蛀、鼠啮等因素的影响。

温差变化大,会使纸张和丝织品的纤维涨缩,影响纤维的抗张强度。室内相对湿度以60%左右最为适宜,空气的湿度过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会使纸张和丝织品生霉。古籍和古书画的纸张与装裱所用的丝织品感染霉菌后,霉菌会以纸张、丝织品、淀粉浆糊、胶、墨为养料,最终使纸张变质。光照会使纸张或丝织品老化,易酥碎。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古籍和古书画也有一定影响。空气污染源可以分为酸性气体和氧化气体,以及灰尘与悬浮颗粒两大类。鼠啮及昆虫侵蚀,也是古籍和古书画保存不利因素。危害纸张的昆虫有70多种,主要有蠹鱼、烟草甲、白蚁等。尤其对于古籍来说昆虫危害很大,虫蛀食的孔洞有些由上至下贯穿整个书籍或书画作品,形成密密麻麻不规则的孔道,有些虫蛀则会将书籍、书画蛀成碎片。水渍会使古籍和古书画污染、黏连,出现褐色水痕,甚至古籍和书画无法打开,颜色和墨迹晕染等现象。

另外,古籍因纸张较薄,更不容易保存,而且多以竹纸为原材料,竹纸因年代久远更易酸化,所以酸化问题也是古籍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南方古籍有的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书页容易黏连,增加了修复难度。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修复拆分书页较用白芨作浆糊的容易些。

三、修复材料

古籍修复材料相对简单,分书皮用材料和书页(叶)材料。书皮是为了保护书页,所以材料一般比书页结实。一般分书衣和书页用料两部分。书衣,即书的前后封衣,又称书皮、书面。书衣常用材料有纸、丝织品两大类种,最常见的是用栗色毛边纸和磁青色连史纸做成的书衣;也有土黄色、红色花绫、黄色素缎、布料、绵绫(经折装或推蓬装)。明清内府图书常用黄绫作衣,以示尊贵。清宫里书皮还有一些特别的材料,如木、珐琅等(多册页形式)。书衣上一般题有书名,或直接写在封皮上,或贴一纸书签。书页用纸总体原则是柔软、洁白,便于书写、刻印及翻阅。书页用纸多为竹纸、白绵纸、粉簾、开化纸(白细)、桑皮纸、构皮纸等。竹纸: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纸,长江以南各地均有生产,可用来衬纸、护叶。桑皮纸:用桑树皮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纸,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薄的桑皮纸修补古籍书口较好。构皮纸:以构树皮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纸,多生产于贵州、云南和广西。

书画修复材料丰富多样,主要分为画心和装裱所用材料。书画画心的材料分纸质和丝织品两大类,纸质画心材质有棉纸、竹纸、皮纸、藏经纸、瓷青纸、蜡笺、粉笺、羊脑笺等。丝织品画心有绢、板绫、罗等。装裱材料包括棉纸、竹纸、皮纸、高丽纸、绫、绢、锦等。除以上材料,书画装裱还需一些辅助材料,包括杆(天地杆、米贴、月牙杆等)、轴头、手卷片、别子、绦带、画绳、八宝带、铜钮等。书画用料品种较广,故涉及的产地也较多,多以南方生产的品质最佳。

四、修复工具

古籍修复工具和设备较为简单,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古籍修复工具包括排笔、小立刀、小碗、人字梯、盆等。设备有工作案、晾纸架、水槽。

古代书画的修复工具相对较多,需要的修复空间也较大,最好选择宽畅明亮、空气流通的房间,面积需要24平方米以上,房间的墙面以大、高为宜,室内高度以3至3.5米左右为佳。这主要考虑到立轴的高度一般都在3米以内,手卷的长度一般都在7米以上,覆背上墙时,就可做到立轴不横贴,手卷不用分段。

古书画修复工具包括棕刷、排笔、裁刀、量尺、裁板、砑石、蜡块、浆油纸、水油纸 、启子、针锥、锯、菜刀、手捻、糊刷等。设备有纸墙或板墙、拷贝台、晾纸架、裱画案。

五、工序

(一)补料选择

修补古籍破损处时,因书页较为薄,所以修复痕迹容易显露,故对纸的要求也就越高。其纸性、颜色、厚薄、帘纹与所修书叶相近,尽量在自然光线下操作。对于纸张颜色的欠缺,需要加染的操作。

修复古字画的材料选择也是要找相近的材料,如画作是纸本的尽可能找相似厚度、质地的材料,对于画意处的补纸帘纹没有古籍那么严格,接笔全色可以掩盖一些补纸差异性的不足。若画作是绢本则要寻找和画作所用绢的经纬、粗细、编织方法相近的绢来补配。

(二)染色方法

在传统中国画中,颜色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矿物质颜色,也即我们平时常说的“石色”,另一类是植物质颜色,也即“水色”。矿物质颜色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雄黄、蛤粉等;植物质颜色如藤黄、花青、胭脂、曙红等。在古书画修复的全色和染色工序时都需要用到这些颜料。

修复古籍所需要的染料以植物色为主,橡碗子、栀子、槐米、红茶、藤黄、赭石、花青和墨都可作为染纸染料,其中橡碗子为较常见的染色颜料。以橡碗子、红茶、栀子、槐米这几种植物染料染色进行比较,橡碗子染纸的耐热老化颜色稳定性较好。用橡碗子煮制染色水时,需大火煮开橡碗子,后改小火煮不小于3小时。颜色浓淡可以调整橡碗子和水的比例,不要试图在煮好的染色水加水调整浓淡。

传统的染色方法主要有刷染、浸染、拉染等。古籍修复多用浸染、拉染的方法,而古书画修复染纸多以刷染的方法。

刷染:首先,用排笔先将调和的颜色刷在案子上,铺上宣纸,然后蘸染色水往宣纸上刷,刷时用力应均匀,干湿要合适,然后用棕刷刷上第二层宣纸,蘸染色水再往宣纸上刷,以同样程序以此类推染纸,一般一次染十张左右,染完最后一张后要翻身棕刷刷平,其目的使颜色沉淀均匀。随后将染好的纸用晾杆挑起,放置于晾纸架上。晾干后,取下备用。刷染适用于染色较少的用纸,且染色比较均匀。

浸染:将煮好的染色水倒进水槽,将10张左右纸张置入水槽抚平,用小碗舀染色水倒在纸上,倒水要均匀,待纸浸透后,取出,將多余的染色水控出。搭在晾纸架上晾干。晾干后,揭开备用。浸染适用于染色较大量用纸,染色相对深浅有差。

拉染:将被染纸张短口处固定在一根杆上,将纸张从杆的这头缓缓入色水池中,循序渐进将后续的纸张拉入池中,将染好的纸从池中拉出后晾干备用。注意不要让纸与池的边缘触碰,纸张拉起时要用力均匀。

(三)粘合剂使用

书画装裱、修复工序中,南方地区特别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粘合剂使用为面粉直接制糊。北方地区制糊,则是要面粉去除面筋。这种去除面筋而制成的小麦淀粉浆糊称之为“粉浆”。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干燥的情况下会发脆,发硬。不去面筋会膨胀、发酵、生霉,极易导致装裱完的书画卷翘、变形,但去除面筋的浆糊会比面粉直接制浆的粘性差。

古籍修复所用的浆糊为粉浆,一是用粉浆较面粉直接制糊,不易生虫。二是古籍的纸张较薄,所用的浆糊调兑的比书画所用的浆糊要稀,太黏稠的浆糊会使书页修口不平整,所以粉浆的特点更适合古籍修复所需。

(四)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古籍和古书画修复的工序中,因古籍有的为正反面书写或刻板印刷的,所以修复时一般不托纸。如果将书页托裱,不仅改变了书页原本形式和厚度,而且也会增加纸张书籍装订的厚度。古书画修复因为还有后期的装裱工作,所以装裱和修复画心时,无论是纸本或是绢本都需要托裱上托纸,这与古籍有所不同。

另外,古籍书页是压平,即书页修补后,要在背面适量喷水,补丁较多的书叶可适当增加水量。注意将书页按顺序铺在吸水纸上,一定要展平,再盖上吸水纸和纸板,用重物压平,干燥期间还需不断更换吸水纸;书画则是上墙绷平,即四边涂抹浆糊,空绷于大墙上。

(作者简介:王红梅,工作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浆糊书页染色
老友“浆糊”
KAIHARA开发出加强环保型染色的方法
痴巫婆的故事树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轻轻地打开书页
自制浆糊管
老鼠歇后语
浆糊对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