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教育看今朝

2021-08-06 14:04史进智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晋中改革发展

史进智

百年大党初心不变,百年教育风华正茂。100年来,晋中人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告别旧制度旧模式的束缚,低谷中崛起、徘徊中探索、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铸造着时代的辉煌,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从有学上到免费上”“从免费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晋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谱写了百年大党兴办百年教育的世纪华章和世界奇迹。如今,晋中教育已经成为与晋商文化相映成辉的亮丽品牌,享誉三晋,知名全国。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晋中教育同全国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把创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经过28年的探索,形成了以工农为基本教育对象,以唤醒工农觉悟和培养其实践斗争能力为基本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当时,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服务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17年间,晋中教育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改造旧教育为方向,积极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着力推动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为工农服务、为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晋中教育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文教总方针指引下,一手抓普及教育,一手抓扫盲教育,原晋中地区的平定县神峪口小学教师张瑾瑶艰苦办学、发展山区教育的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晋中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神峪口式学校和张瑾瑶式老师,曾一度时期为普及地方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这10年间,晋中教育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复课闹革命”“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还要批判资产阶级”等思想指导下,“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运动一个接一个,时而缩短学制、废除招生考试制度,时而“开门办学”“教育学大寨”,作为大寨所在地的晋中地区,教育管理动荡不定,教育秩序遭到破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教育逐步好转起来。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上世纪末的20多年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晋中教育事业伴随着全省、全国教育改革的浪潮,逐步恢复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全区教育事业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针指引下,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不断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1996至1997年,“全国二、三片地区扫盲现场会”“全国农村教育工作现场会”“全省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场会”相继在晋中召开,推广了晋中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1996年,晋中比全国提前4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1999年,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比全国要求提前13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目标,受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奖励,并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晋中撤地设市20多年来,全市教育工作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依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按教育方针育人,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坚持按教育政策办事,坚持按教育法律法规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科学施策,综合推进,全市无论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呈现出了协调发展的格局。这一时期,晋中教育坚持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重点,稳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这一时期,按照“以市统筹一盘棋,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探索形成了“四化两改三保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三大主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先一步、高一层、优一等发展,基本建成了均衡协调、公平优质、充满活力、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育强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均衡协调、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为新时代晋中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确保了正确方向。2017年以來,坚持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相继实施“改革创新”“推进落实”“标准质量提升”“教育课题研究”等系统化主攻项目,教育事业呈现出稳中求进、进中向优的新态势。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夯实了发展基础。晋中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示范性、引领性、前瞻性教育改革,形成了一大批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经验。三是坚持巩固提升,挺进了全国第一方阵。率先普及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教育,育人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晋中教育整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四是坚持内涵发展,凸显了品牌效应。全市教育的品牌度、美誉度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教育公平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晋中教育的历程告诉我们: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教育事业作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依靠,不仅使劳苦大众在政治上翻身,还通过实施积极的扫盲政策,使广大人民在文化上翻身,为教育事业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振兴。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两大战略,历史性地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现了“上学不缴费,种田不纳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有机地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在优先发展、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理念新要求指导下,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国家,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

进入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晋中教育还面临新挑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教育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教育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教育科技创新贡献力亟待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急需完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等有待转变。谱写晋中教育新篇章,晋中亟需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标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更高的历史站位和更广的战略视野,科学谋划区域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

(作者系晋中市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晋中改革发展
晋中采风行
晋中风光无限好
区域发展篇
浅论晋中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