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强
今年以来,教育部针对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了具体措施,进一步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山西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各地市各學校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摸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做法。
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烦恼多的现状,2019年,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和内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太原市坚持在小学实行“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布置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等阅读、实践体验类作业。积极倡导学生身心健康优先于学业成绩的观念,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在“减负”的同时,太原市教育局强调“增能”。要求原则上不得通过微信、QQ群布置学科作业,将记录作业的权利和能力还给学生,同时要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培养。
太原市杏花岭区2019年率先在全市启动托管延时服务。新建路小学随即提出了“尽量不把作业带回家”托管思路,要求学科教师每日进行作业公示,公示内容、预估时长,督促老师科学布置作业。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能够完成家庭作业,孩子的书包也变成了小的手提袋,还有好多学生不背书包回家,回去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或实践活动。
今年,太原市五一路小学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比如,该校分层分类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设计每日作业区域(任课教师把每日作业量及时间呈现在此区域)并充分利用托管时间,完善托管教师管理机制,提高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有充足的午休时间,太原市一些学校还向学生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务。比如太原市十九中就探索了一条适合本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路径。据了解,该校早在2014年就尝试着给体育训练队的学生提供早餐。该校办公室主任郑文辉介绍,这个举措源于有一次一位学生因为早上训练后吃零食闹肚子。校长张代军知道后就在校务会上提出,能不能开辟一块地方,办起一个小餐厅,让早上6点就来学校参加体育训练的孩子们能吃上放心的早餐?他说,孩子们训练很辛苦,训练结束后只能买点垃圾食品,吃完就匆忙上课,这样不行。经过不断地努力协调、跑手续,一个小餐厅在地下室开起来了。有了办小餐厅的经验后,该校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于2016年11月开办了早、中、晚三餐对全体师生开放的餐厅。之后,学校于2018年9月在教学楼的负一层建起了一个图书阅览室,家远或不便回家的学生可申请午间留在学校,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管理。目前,该举措已惠及300余名学生。
晋城市规定,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提前自己先行做完作业题目,掌握作业难易程度和时长,并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经班主任确认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作业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指导和作业形式,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关注小学一年级过渡性课程专题研究,及时收集总结学校新型作业设计、考试命题和应用方法,实时开展优秀作业设计评选并予以表彰推广。要求每天安排一定的学生校内自习时间,设置成“作业小课堂”,用于学生完成随堂作业和教师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缩短作业反馈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1+X”是运城市课后延时服务实行模式,“1”即任课教师在教室辅导学生完成作业,面对面答疑、针对性指导;“X”指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集体活动。今年以来,运城市13个县全面启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涉及325所公办非寄宿制小学,惠及73594名学生。在作业管理上,运城市强化督导问责,对在班级群布置作业、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和校长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违规教师取消职称晋级、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该市还要求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理性帮助学生确定成长目标,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大同市出台《小学课后托管服务费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每周二到周五17时10分至18时10分为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在此期间,教师要辅导学生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
今年1月,山西省出台措施,要求各地把智能电子手表、电子平板等设备与手机管理统筹考虑,确保手机有限进入校园、统一保管、禁入课堂。目前全省11个市都已出台并实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各学校都在积极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合理使用手机。
据了解,长治市早在2018年12月起已全面禁止学生携带个人手机进入校园,同时启动了智能电子学生证试点工作。目前,长治市智能电子学生证使用已覆盖该市192所学校、10万余名学生。今年,将继续推广,力争让一张小小的学生证来满足和家长联系通话、进入阅览室、报警等需求的同时,不在校接触电子产品。
“孩子活动轨迹,家长随时掌握;如果身处危险,还能紧急呼救。”日前,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紫坊小学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校电子学生证使用情况时说。
在太原市第三十中学,学校通过“疏”和“堵”,利用家长会、开学第一课、班会等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沉溺手机的危害。同时制定强制性的校规校纪,原则上形成手机“有限入校,禁入课堂”。除了学校老师做出努力,在课外也要求家长对孩子一定要限制手机使用时间。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规定,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走读生不允许携带手机,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协助,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住校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复同意后,携带非智能手机进入学校,并将手机交予班级手机保管员,放到年级指定柜子,严禁带入课堂。
目前,山西省多数学校采取的措施是:不允许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但学生在校期间确需和家长取得联系时,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便利。
长治市在高中录取总成绩中,体育分值在现行50分的基础上增加至70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中,身体素质占20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作为身体素质的重要评价指标,2020年中考开始执行。这个指挥棒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许多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人人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机制。他们制定了《学生作息制度》《体育锻炼卫生制度》《学生膳食营养卫生制度》等制度,涉及学生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太谷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据现任校长郑守兵介绍,1984年,老一辈的校领导就提出学生体质健康是最重要的,于是规定了近视的学生不能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三十多年来,每一任校领导都坚持这样做,并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评价多元化”的理念,坚持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记者随机走进两个六年级的教室,经询问,学生的近视率不到30%,远远低于全国同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据悉,太谷县目前学生中考体育满分率达40%以上。
大同市平城区召开全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大会,号召各学校增设羽毛球、冰雪、武术等十余种体育社团,保证以多样化、趣味性方式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该区还建立“视光之家”网络监管平台,按照“一生一档”的原则,实施可视化、动态化大数据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视力变动情况,向家长发出预警,督促学校完善学生健康和近视管控工作。
宁武县东关小学在落实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工作中进行了有益尝试,编制了《体育家庭作业建议项目及运动强度指引》,要求每个学生假期在家也和在学校一样,每天运动一小时以上。体育作业按性别来布置,包括耐力、速度、柔韧、腰腹力量等类别,每个类别对运动内容和强度都进行了科学设计,要求學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也作了很好的尝试:每天上下午坚持体育锻炼半小时,每学年普及一项体育技能,六年可以让孩子掌握六项技能。
今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将红色元素巧妙融入体育竞赛中,将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等与体育精神相融合,设计了如“跨过鸭绿江”“跳跃雷区”“飞跃泸定桥”等障碍类趣味接力赛,让孩子们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感受到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五项管理”是长效工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抓落实。5月18日,山西省教育厅出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项举措》,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心理健康、学生安全、校外培训等方面形成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十项举措”,同时将“十项举措”督导作为2021年责任督学的首要任务。
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秋柱表示,下一步,山西将按照实地督查要点,对所有中小学校进行专项督导,做到不落一校、不落一师、不落一生,进一步扎实推进教育部“五项管理”要求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