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丽君
摘 要: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要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以及西方学者的二元对立中心中探讨其理论来源,从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界的自然属性中分析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通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中蕴含的自然哲学思想,解答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呼吁人们对人和自然的问题做进一步审视和反思。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哲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6-0047-0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亦美丽,蓝天即幸福。绿色是生命的底色,是大自然的象征。恩格斯打破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指出技术革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势必会发生技术异化。特别是当人类工业文明盛行之时,它的掘墓人也在随它产生,先前一些思想家们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过思考,甚至萌生担忧。党的十九大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够单独生存,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大自然是生命之根,文明之基,孕育了所有的生命和物种,更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值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立足中国新的时代背景与主要矛盾,是全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主要辩证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营养,兼收并蓄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生态智慧,批判借鉴了西方二元对立中心主义的有益成分。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抛弃了费尔巴哈“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在社会历史关系中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道:某一阶级的各个人所组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总是这样一种共同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共同关系之中的[2]201。可以看出,这与控制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全体成员的无产者的共同体的情况完全不同。恩格斯也回复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3]204。这就是共同体自然观哲学思想的理论养分。他们認为,要使人与自然的共存状态不被打破,关系不致异化,让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能在整个世界发展进程中趋于和谐一致,就得对掠夺式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得使人真正成为自然世界的主人。因为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附于自然而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二者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化之根——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传承接纳了中华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中华和合文化”,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得吸纳中华文化的智慧。简单理解,和即和谐,合指融合。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社会,“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庸》中指出“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规律可循,这是人类社会不可违背的自然“天命”,因而要“知天畏命”,要求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还要看到自然界本身的作用,将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强调天人相通。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则突出对自然之爱、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是在人为之上,摒弃后天的人为,要求通过“无为”的方式,顺应万物的自然而然,把人消融于自然界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道两家思想虽各放异彩,但实质上都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隐含着二者是发展共同体的思想理念。
(三)他山之石——西方二元对立中心主义
一些西方学者要么认为人是整个世界的剧作者,要么站在纯粹的自然之上,争议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论。人类中心主义宣称,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特征的客观存在,人的目的就是要征服并战胜自然,出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力量”“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立法”等观点,将人的主体性高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力量,凌驾于一切自然之上,妄图要征服、束缚和控制自然,甚至要脱离自然界,寻求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生态系统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不以人作为参照标准,也不是在人的外力作用下呈现的,它取决于自然本身,生物物种之间权利也是平等的,自然是脱离人类社会的,不依附于人类社会,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自然能够像人一样按照自己的内在构成及运行机制变化与发展,它批判人类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一味对自然开发式掠夺,荒谬地认为人类比一切生物强,用一些最常见的生产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自然后果。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同质属性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活动创造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使人真正成为自然世界的主人。发展和安全是我们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两件大事,面对重重障碍和道道难关,我们要牢牢攥紧发展这把钥匙,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理解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一把钥匙。劳动把人从自然物种中提升出来,研究人的类特性和自然活动的客观性,既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对全世界承担的责任。
(一)人类活动的根本属性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4]。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使其直立行走,再把手和脚的功能区别开来,逐渐产生某些社会分工,随着每一肢体结构新的进展和完善,劳动强化了群居生活,使社会成员紧密联系起来,产生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一起推动人的形成。整个客观世界就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的主体,客观事物是实践的对象,人在利用实践手段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把人头脑中的观念转变为现实的存在,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而动物的行为是掠夺式行为,为了获得生存资料,它们之间进行迁徙和战斗,被迫去适应不同的环境,除了无意中把自己的粪便变为觅食区的沃土之外,再没有能力获取比从自然界赐予更多的东西,即它们只能消极依靠自然界中现成的东西,而不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恩格斯也说过,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3]204。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当然生物的反映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但它仍然不能发展为意识。虽然动物也在通过它们的活动改变外部世界,但人对自然界的影响事先就是以一定的计划目标为行为取向的。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本质规律,所以在人类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就对活动的后果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高度了解,并努力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由于动物没有意识,它们对事物的反映只能凭着感觉、心理、本能进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本质属性,造成这一区别的又是劳动。
(二)自然界的自然属性
自然界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4]48。劳动为人和自然界俯身撑桥,工人利用劳动材料生产出自己的劳动产品,自然界是为了让人复活生存而获得直接的生活资料,并作为人生命活动的对象,使人的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无法脱离自然界。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推广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在推广这种含粉块茎的同时也使瘰疬症传播开来[3]204。正如一些只在动植物中传播的疾病开始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要学会认识并掌握运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克服对自然界冠以常规的扬言征服所造成的或近或远的恶劣影响,执拗于人类至高无上的光环而变本加厉的傲娇于对自然的胜利,这样盲目的胜利,不知哪天会遭受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
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底蕴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中对深刻理解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做了说明,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四个角度彰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关系[5]。我们要将人的类特性融入自然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让彼此都获得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顺应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和独特中国气息的理论思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也反映和体现着世界观,我们也可以用哲学原理来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上起的决定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他指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6]。但人民也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把风险估计得严重一些,对各种迟滞风险都要做好防控,也就是说在人和自然之间要找到平衡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提出的“坚定信心”要求就是唯物论的适时体现,唯物论中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而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意识活动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我们人类在作用于自然界的时候,是抱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的,并且对这种要求是主动应对和适时做出调整和改变的。换句话说,能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映,即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积极改造。这种改造是有合理的限度的,超过这个度,就会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规律性,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用“问题导向”解决突出矛盾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只有解决突出矛盾才能推动发展。我们要根据特定历史时期和客观的社会环境,明确人和自然之间的特定联系,抓住关键和特殊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对症下药,解决矛盾。生态伦理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无视导致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异化。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上绝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全然不顾自然界的耐受压力,产生出乎意料的后果,引发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这都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我们也要掌握“木桶效应”原理,不能对自然的一次胜利就心存侥幸。让我们明白人类社会都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确实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人类对自然的负面价值,虽然自然不会评判,但它却客观存在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挽救濒危的动植物,包括人类自身,可以根据自然规律使自然界更加完美,这才是人类应该遵循的价值,揭露矛盾、认清矛盾时应抓住的重点。
(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我们新征程上的价值追求,影响人民生活福祉的生态环境因素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获得的最公平、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大自然对我们无私的馈赠。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我们要下大力气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超前做好预案,尤其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时,坚持哲学思维,善于观全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守底线,又要认识到危中有机,转危为机,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必要时舍弃经济利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提高战略思维定力,抓住关键要害。同时,我们也必须权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在狭窄生存空间与广阔生存空间、恶劣生存环境与良好生存环境之间做出选择[8]。这是选择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方式,也可以说是选择某种生态价值观。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排头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態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人类脱胎于自然而又仰仗自然以存续,自然没有替代品,用之虽不觉,失之却难存,人和自然理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只有合理友好地利用并保护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慷慨回报。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是本性同一的,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自然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一哲学问题,在某一方面我们应该也能理解成“自我意识”和“实体”的问题。异化劳动原理启示我们,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4]7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的讲话:“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0-10-26].http://www.xinhua
net.com/politics/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1.
[3]乔瑞金,闫宏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04.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赵建军.深刻理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9-24.
[6]金邦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440.
[7]王伟光.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
[8]赵剑英,叶汝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