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解剖学特点

2021-08-06 09:25:20周云烽张正政江川徐达政谢若琪王铭薇李卫平沈慧勇宋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踝关节体位韧带

周云烽 张正政 江川 徐达政 谢若琪,4 王铭薇,5 李卫平 沈慧勇,6 宋斌

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广州510120)

2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襄阳441000)

3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4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510060)

5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广州510060)

6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骨科(深圳518033)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诊疗活动中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损伤多发生在后足极度旋后、小腿外旋的体位,常伴发有不同程度的外踝韧带损伤[1]。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外踝韧带损伤常被分为:0 级,正常踝关节,外踝韧带完好无明显损伤;Ⅰ级,距腓前韧带(anteriortalo⁃fibular ligament,ATFL)部分撕裂,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CFL)完好;Ⅱ级,ATFL 完全撕裂,CFL 完好;Ⅲ级,ATFL 完全撕裂,CFL 部分撕裂;Ⅳ级,ATFL 和CFL 均完全撕裂[2]。流行病学研究[3]发现约有超过73%的外踝扭伤患者会伤及ATFL,约20%常同时遭受ATFL和CFL损伤,这种人群分布特点与损伤的程度分级相一致:ATFL 受损先于CFL,且程度较CFL 更为严重。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发生ATFL损伤继(伴)发CFL损伤的潜在机制并不明确。

大部分患者在损伤后可经保守治疗恢复踝关节功能,约有30%的患者会发生迁延不愈,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此时常需手术干预[4]。对生理解剖结构的掌握是了解病理损伤机制、判断损伤结构及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式(尤其是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制定康复计划的前提和依据[5]。ATFL 和CFL 的分束形态走行、长宽等维度参数、止点面积、止点与周围骨性标志之间的距离、二者的连接方式等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且许多问题尚未达成一致[5-10]。当前,对踝关节解剖相关的研究主要以白种人标本来源居多,对黄色人种的研究报道尚少,尤其是对中国人踝关节的解剖学报道更为少见[11,12]。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ATFL 存在双束或三束[13-16],但国人踝关节中尚未见三束ATFL 的报道。在踝关节活动过程中,各分束的维度参数会出现何种变化仍不十分明确。同时,目前尚缺乏对国人ATFL和CFL之间的角度、起止点面积等相关参数的研究报道。考虑到人种、观察(测量)方法、样本量等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对更大样本量的国人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目的是:①观察国人ATFL的形态学特征,探讨ATFL分束的分布规律;②测量外踝韧带在不同踝关节体位下的维度参数,分析扭伤伴(继)发韧带损伤的可能机制;③对国人踝关节ATFL 和CFL 之间角度、韧带起止点面积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通过解剖学观察和测量,可为更全面掌握国人踝关节结构的生理特点,更好地指导踝关节扭伤后发生ATFL、CFL 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47例10%福尔马林溶液防腐保存的国人踝关节标本(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其中右踝21 例、左踝26 例;女性11 例、男性36例。所有标本皮肤完整无手术瘢痕,未见明显足踝部畸形,被动活动踝关节无明显受限。

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小心分离皮下筋膜及血管神经,显露筋膜、肌肉等组织,完整暴露出AT⁃FL 和CFL,并小心剔除其起止点周围组织。观察并记录ATFL分束情况,使用精度为1°的电子量角器在中立位下测量ATFL 各束和CFL 之间的夹角。用记号笔标记各束韧带的起止中点部位,采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在中立位、背伸位、跖屈位及跖屈内翻位下测量各束韧带的长度,并在各束韧带中部测量韧带宽度(图1)。参照生理状态下的踝关节活动角度,实验中我们人为将踝关节固定在背伸25°、跖屈45°模拟踝关节背伸–跖屈角度。将关节测量尺的一边放置于腓骨,使其长轴沿腓骨长轴走行;测量尺的另一边与足底外侧缘平齐。活动足部,使测量尺分别位于90°、65°、135°的位置,分别对应踝关节中立位、背伸位和跖屈位,并在跖屈位时施加应力维持在最大内翻位,以此模拟跖屈内翻位[17]。标记各韧带起止点附着部位的范围,止点离断后从垂直方向连同刻度尺留取图像资料并用Image J软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罗克维尔,马里兰州)测量面积。在软件中打开解剖时留取的大体图像资料(图2A),在系统中将原图放大200%,使用系统自带的“直线”工具沿刻度尺绘制特定长度的直线,再通过“分析”菜单—“设定标尺”—“已知距离”—“长度单位”(cm)(图2B),接下来通过“绘制”选框沿标记的止点边缘标记出范围,最终使用“分析”菜单下“测算”功能键完成面积测算(cm2)(图2C)。

图1 ATFL在中立位上的长度(A)和宽度(B)测量示意图

在测量开始前,实验人员先进行了相关解剖和测量操作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明确外踝结构特点,并参阅前人研究制定了踝关节不同体位的界定和维持、韧带测量方法、软件操作等实验操作规范和标准。所有解剖由同一位操作者完成,由2 名操作者独立完成数据测量,每位操作者测量3 次。选择中立位ATFL 长度、ATFL-CFL 角度及CFL 跟骨止点面积作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

最终对所测数据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以±s表示,对符合方差齐性的韧带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韧带在不同体位间、不同ATFL 分束与CFL 夹角之间的差异,事后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根据韧带分束数量进行分类时,不同性别、左右侧所占比重用百分率表示,男女、左右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同一观察者内,对中立位ATFL 长度(ICC=0.974,P<0.001)、ATFL–CFL 角度(ICC=0.938,P<0.001)及CFL跟骨止点面积(ICC=0.913,P<0.001)的重复测量结果均提示可信度良好。在不同观察者之间,中立位AT⁃FL 长度(ICC=0.941,P<0.001)、ATFL–CFL 角度(ICC=0.924,P<0.001)、CFL 跟骨止点面积(ICC=0.897,P<0.001)测量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对各参数的测量方法可靠且可重复。

2.1 韧带大体形态

在所解剖的47 例踝关节标本中,均解剖出ATFL和CFL。ATFL 呈扁平四边形,起自腓骨远端前方,向前内侧走行,止于距骨体外侧面。CFL呈圆柱状,起点位于腓骨远端前方、ATFL 起点偏下的位置,向后下方走行并附丽于跟骨。不同分束的ATFL 走行方向基本一致(图3)。ATFL和CFL的方向随踝关节位置变化而变化:在中立位时,ATFL约呈水平方向前内方走行,在向背伸位活动过程中,ATFL 逐渐斜向前上方,而在跖屈位时斜向前下方。CFL 在中立位时向后下方走行,而在背伸位时趋于垂直、跖屈位时趋于水平走行(如图4)。单束ATFL 共有13 例(男性9 例、女性4 例),占27.6%;共有31 例标本(男25 例、女6 例)的ATFL 呈双束形态,占66%;余下3例的ATFL分为三束(男2例、女1 例),占总标本数的6.4%。各不同分束的ATFL 在性别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0.842,P=0.656)。从左/右踝分布来看,单束ATFL 的标本中左踝5 例、右踝8 例,双束ATFL 中左踝14 例、右踝17 例,三束ATFL 中左踝2例、右踝1例。同样,ATFL分束在左/右踝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0.793,P=0.673)。

图3 外踝结构大体外观

图4 各韧带的形态和张力随踝关节体位变化而改变(图示ATFL为双束结构)

2.2 各束韧带长度测量结果

单束ATFL 在中立位的平均长度为18.91 ± 2.95 mm,背伸位长度18.19 ± 2.15 mm,跖屈位长度19.79± 2.05 mm,跖屈内翻位长度为20.31 ± 2.32 mm。踝关节不同位置下的ATFL 长度无明显差异(F=1.99,P=0.128)。双束ATFL 中,上、下束在中立位的长度分别为19.4 ± 2.53 mm、15.89 ± 3.20 mm,其长度在背伸位时分别为18.23 ± 2.69 mm、16.06 ± 2.95 mm,跖屈位时分别为19.97 ± 2.57 mm、15.21 ± 3.06 mm,跖屈内翻位时分别为20.18 ± 2.51 mm、15.53 ± 2.82 mm。踝关节不同位置下各束长度间无明显差异(上束:F=1.569,P=0.162;下束:F=0.492,P=0.689)。在随踝关节位置变化过程中,三束ATFL中的下束长度与双束ATFL 下束长度变化趋势类似,其余两束与双束AT⁃FL的上束变化趋同,且三束的长度随体位变化无明显差异(上束:F=3.41,P=0.073;中束:F=0.261,P=0.851;下束:F=3.159,P=0.086)。CFL 的长度在中立位时为26.73 ± 3.49 mm,背伸位时为27.79 ± 3.04 mm,跖屈位时25.83 ± 3.43 mm,跖屈内翻位时变为27.39 ±3.60 mm,不同体位下CFL 长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2.295,P=0.082)。见表1。

表1 ATFL和CFL在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长度(mm,± s)

表1 ATFL和CFL在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长度(mm,± s)

单束ATFL双束ATFL上束下束三束ATFL上束中束下束CFL中立位18.91 ± 2.95 19.40 ± 2.53 15.89 ± 3.20 18.62 ± 1.97 17.97 ± 1.10 17.39 ± 2.06 26.73 ± 3.49背伸位18.19 ± 2.15 18.23 ± 2.69 16.06 ± 2.95 17.06 ± 1.43 18.35 ± 1.89 18.69 ± 2.28 27.79 ± 3.04跖屈位19.79 ± 2.05 19.97 ± 2.57 15.21 ± 3.06 19.99 ± 1.25 17.85 ± 1.46 13.69 ± 2.20 25.83 ± 3.43跖屈内翻位20.31 ± 2.32 20.18 ± 2.51 15.53 ± 2.82 20.56 ± 1.04 18.74 ± 0.72 17.17 ± 1.76 27.39 ± 3.60

2.3 各束韧带宽度测量结果

各束韧带在踝关节位于不同体位下时的宽度测量值见表2。单束ATFL 在中立位下的宽度为6.70 ±1.37 mm,背伸位宽度为6.68 ± 1.50 mm,跖屈位为6.44 ± 1.41 mm,跖屈内翻位时6.10 ± 1.30 mm。不同体位下单束ATFL 的宽度无明显差异(F=0.532,P=0.662)。双束ATFL中,上束的宽度在四种体位下分别为5.84 ± 1.12 mm、5.96 ± 1.12 mm、5.45 ± 1.08 mm和5.37 ± 1.06 mm(F=2.158,P=0.097),下束的宽度分别为4.69 ± 1.15 mm、4.34 ± 1.06 mm、4.86 ± 1.11 mm 和4.75 ± 1.20 mm(F=0.492,P=0.689)。三束AT⁃FL 中上、中、下束在中立位的宽度分别为4.09 ± 0.28 mm、3.80 ± 0.51 mm 和3.32 ± 0.70 mm,各束宽度随体位的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上束:F=3.124,P=0.085;中束:F=0.359,P=0.784;下束:F=0.653,P=0.603)。CFL在中立位宽度为4.95 ± 0.97 mm,背伸位宽度为4.79± 1.06 mm,跖屈位5.18 ± 1.12 mm,跖屈内翻位4.33± 1.06 mm。不同体位下CFL 宽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2.398,P=0.081)。

表2 ATFL和CFL在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宽度(mm,± s)

表2 ATFL和CFL在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宽度(mm,± s)

单束ATFL双束ATFL上束下束三束ATFL上束中束下束CFL中立位6.70 ± 1.37 5.84 ± 1.12 4.69 ± 1.15 4.09 ± 0.28 3.80 ± 0.51 3.32 ± 0.70 4.95 ± 0.97背伸位6.68 ± 1.50 5.96 ± 1.12 4.34 ± 1.06 4.18 ± 0.28 3.91 ± 0.39 3.88 ± 1.06 4.79 ± 1.06跖屈位6.44 ± 1.41 5.45 ± 1.08 4.86 ± 1.11 3.44 ± 0.04 4.28 ± 0.78 4.23 ± 0.73 5.18 ± 1.12跖屈内翻位6.10 ± 1.30 5.37 ± 1.06 4.75 ± 1.20 3.36 ± 0.15 4.12 ± 0.72 4.14 ± 0.98 4.33 ± 1.06

2.4 ATFL-CFL角度

在中立位上,测量的单束ATFL和CFL之间的夹角为112.65° ± 10.84°;双束ATFL中,上束和CFL之间的夹角为113.61° ± 11.12°,下束和CFL 之间的夹角为111.83° ± 11.99°;三束ATFL中,上束和CFL之间夹角为112.79° ± 16.86°,中间束和CFL 间夹角为111.47°± 11.16°,下 束 与CFL之间的夹角为117.95° ±16.72°。不同类型ATFL分束和CFL之间的夹角无统计学差异(F=0.195,P=0.964)。见表3。

表3 各束ATFL和CFL在中立位时的角度(± s)

表3 各束ATFL和CFL在中立位时的角度(± s)

ATFL分束-CFL单束ATFL-CFL双束上ATFL-FL双束下ATFL-CFL三束上ATFL-CFL三束中ATFL-CFL三束下ATFL-CFL角度112.65° ± 10.84°113.61° ± 11.12°111.83° ± 11.99°112.79° ± 16.86°111.47° ± 11.16°117.95° ± 16.72°

2.5 附着部位面积

经Image J 软件测算,单束ATFL 在腓骨端起始部位的平均面积为0.62 ± 0.18 cm2,距骨端平均面积为0.53 ± 0.16 cm2。双束ATFL 上下两束在腓骨端面积分别为0.47 ± 0.16 cm2和0.31 ± 0.14 cm2,距骨端止点区域面积为0.40 ± 0.15 cm2和0.29 ± 0.11 cm2。三束ATFL中,上束在腓骨端和距骨端附着部位的面积分别为0.24 ± 0.10 cm2和0.21 ± 0.14 cm2,中束在两端的面积分别为0.25 ± 0.13 cm2和0.16 ± 0.07 cm2,下束的面积分别为0.20 ± 0.05 cm2和0.25 ± 0.17 cm2。CFL 在腓骨端附着部位面积为0.53 ± 0.18 cm2,跟骨上附着部位面积为1.40 ± 0.38 cm2(表4)。

表4 各韧带在附着部位的面积(cm2,± s)

表4 各韧带在附着部位的面积(cm2,± s)

单束ATFL双束ATFL上ATFL下三束ATFL上ATFL中ATFL下CFL近(腓骨)端0.62 ± 0.18 0.47 ± 0.16 0.31 ± 0.14 0.24 ± 0.10 0.25 ± 0.13 0.20 ± 0.05 0.53 ± 0.18远(距/跟骨)端0.53 ± 0.16 0.40 ± 0.15 0.29 ± 0.11 0.21 ± 0.14 0.16 ± 0.07 0.25 ± 0.17 1.40 ± 0.38

3 讨论

因踝关节扭伤而引起的外踝韧带损伤可能进一步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上常需要依据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阶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施治。ATFL 和CFL是外踝扭伤中最易损伤的结构,掌握其解剖结构对于分析损伤原理、确定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不同体位下韧带长宽参数的变化和止点面积的大小,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两束韧带的功能及损伤的潜在机制,进而选择性地确定治疗方案;此外,ATFL和CFL在中立位的角度可以为外踝韧带重建中的定位提供参考。

关于ATFL 分束数量一直存有争议,主要集中在ATFL 是否由双束[8,11,12,15,18,19]或三束[13,14,16]组成,以及其组成是以单束[9,19,20]还是双束[10,13,14,16,21]为主。对国人的踝关节解剖研究较少,白露等[11]解剖了26 例踝关节标本,结果发现19 例双束(73.1%)、7 例单束(26.9%),马魁等[12]的研究揭示了双束出现的概率为57.9%(11 例/19 例),余下8 例的ATFL 呈单束,约占42.1%。他们的研究都证实了国人踝关节中双束ATFL的存在,且主要是由双束组成。在本研究中,经解剖47 例踝关节发现,单束ATFL 者共有13 例(27.6%),双束ATFL 者31例(66%),三束者3例(6.4%)。这一结果证实了三束韧带的存在,且与Kakegawa 报道的三束概率相似(6.3%)[14]。同时,本研究发现出现单束ATFL 的概率与Ugurlu(23%)[10]、Neuschwande(25%)[8]、Khawaji(22.9%)[16]、Ka⁃kegawa(23.3%)[14]、Edama(33%)[13]报道的结果较为相似,与Jorge(60%)[18]、Kakegawa(70%)[14]、Neuschwander(75%)[8]、白露(73.1%)报道的双束出现概率接近。有研究表明,不同分束、不同部位的ATFL 在随踝关节体位变化的过程中的长度变化趋势不一样[6],提示ATFL的分束可能影响韧带功能。

在本研究中,相比于中立位,单束ATFL 在背伸位时长度轻微缩短,而在跖屈位时被拉长变窄、在跖屈内翻位时变化幅度更大。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引起韧带长度变化的现象在双束ATFL 的上束和三束ATFL 的上束、中间束中更加明显;相反,下束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缩。就宽度而言,单束ATFL在跖屈位尤其是跖屈内翻位时变窄,而双束或三束韧带中的上束出现的这种变化更加明显,但下束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增宽。不同体位下踝关节所依赖的外部支持结构的作用部位不一样,这可能是引起韧带上述变化的原因[6]。根据观察发现,在踝关节处于背伸位时,上束ATFL 松弛而下束紧张,当处于跖屈位时,上束紧张而下束松弛[5]。本研究通过对分束韧带长宽的量化,证实了在体位变化过程中的韧带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发现CFL在跖屈位时稍松弛,而在背伸位,尤其是跖屈内翻位时受到更大牵拉。由于距骨前宽后窄的骨性结构,背伸位时较宽的距骨嵌入踝穴中,踝关节也因此愈加稳固,此时尽管CFL受到牵拉却很少发生损伤;而当跖屈位时,较窄的距骨滑车移动到踝穴,由于自身形态窄小、位于踝穴中的结构有限,使得踝关节的不稳定性增加,也因此更容易发生扭伤,临床上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内翻位[20,22]。在跖屈位下,ATFL 上束受牵拉变长变窄,而下束和CFL 稍变短变宽,提示此时AT⁃FL上束受到了明显的应力牵拉而张力增大,这可能是跖屈位时距骨滑车在踝穴中向前下旋转,而跟骨呈现前上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致。附着在距骨靠上方的AT⁃FL上束随距骨旋转移位最为明显,因此受到的牵拉力最大,变形最明显;而位于稍偏下方的下束止点在距骨的圆周运动中变化较小,出现了少许短缩,而跟骨向上方的旋转运动使得CFL 跟骨止点愈加靠近腓骨,因此CFL 也出现了长度变短的现象,张力的减小使得宽度相应地有所增大。而当踝关节处于跖屈合并内翻时,ATFL下束和CFL均被牵拉延长,故韧带承受的张力随之增大,因此跖屈内翻位也是临床上外踝韧带损伤的常见体位,这也可以解释临床上为何以ATFL损伤的病例最多,合并ATFL和CFL损伤者相对较少而单纯CFL损伤者罕见[3,21]。根据不同体位下ATFL、CFL的形态变化可以推断各韧带的潜在功能及可能的损伤机制,但各韧带在放松或紧张状态下的力学强度如何、不同分束承受的拉力与体位之间有何关系尚不可知,进一步的力学研究可能提供更有意义的线索,更好地揭示和验证分束的生理功能及损伤机制。

本组标本单束ATFL 长度18.91 ± 2.95 mm,与同样测量国人踝关节标本的白露的研究结果接近[11];宽度6.70 ± 1.37 mm,与马魁的研究结果类似[12]。在双束ATFL 中,下束的长度为15.89 ± 3.20 mm、宽度为5.84 ± 1.12 mm,均比上束窄(长19.40 ± 2.53 mm,宽5.84 ± 1.12 mm),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9,10,13,23]。从维度上来说,双束结构中的上束可能在维持踝关节稳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三束ATFL中,我们发现各束的长度和宽度基本无差别,且长度较单束和双束偏短,这一结果与Ugurlu 的研究结果类似[10],目前对于这种现象尚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少(3例),也可能由测量误差导致。CFL在本研究中的长度为26.73 ± 3.49 mm,宽度为4.95 ± 0.97 mm,这一结果与之前报道的长约26.67 mm、宽约4.57 mm 的结果较为接近[10],但较Neuschwander 的研究结果(24.8 ±2.4 mm)[8]、Yıldız 的研究结果(20.17 ± 2.92 mm)略长[9],同时比Burks(约35.8 mm)[23]、Taser(31.94 ± 3.68 mm)[7]报道的研究结果要短。总体看来,不同研究者报道的韧带基本参数不尽一致,这可能与人种、标本骨骼大小有关,也可能受到了样本量和或操作者测量方法的影响。

关于韧带止点面积的报道相对较少。Neuschwander 等[8]采用不透光荧光染料在标本上标记韧带止点,再通过CT扫描重建后测算各止点面积的方法对8例踝关节标本进行了面积测算。他们的研究发现双束ATFL 在距骨上的止点面积分别为1.5 ± 0.26 cm2和0.90 ± 0.07 cm2,CFL 在跟骨上的止点面积为2.68 ± 0.20 cm2。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已应用于各类基础及临床研究领域,对面积的测算是其强大的功能之一,这启示我们采用此方法对韧带止点面积进行测算。我们观察到ATFL 上束的止点面积比下束的更大,且CFL在跟骨上的面积最大,总体上这种面积的分布趋势与Neuschwander的研究相似。但同时我们发现测算的止点面积比之前的研究结果略小。这可能由解剖分离和止点标记上的差异导致。鉴于该类研究较少,在止点面积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通过对ATFL和CFL之间的角度测定,可以为外踝韧带重建手术提供参考[22]。中立位上所测得的角度为112.65° ± 10.84°,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报道颇为接近[9,10]。在双束和三束ATFL中,每分束ATFL与CFL形成的角度略有偏差,双束结构中上束形成的角度为113.61°、下束形成的角度为111.83°,三束结构内上束的角度为112.79°、中束为111.47°而下束为117.95°。这种现象可能因不同分束韧带的走行并不完全平行引起,研究报道部分标本的ATFL分束间无纤维连接且在距骨上止点完全独立[13],这使得ATFL由腓骨端呈发散状向距骨走行,不同分束的角度不尽相同。同时,在测定时沿韧带中心部位走行线的标定同样可能引起测定上的误差。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踝关节的不同体位均是由操作者人为固定,并不能完全模拟生理状态下的活动范围。其次,本研究中标本的年龄未知,年龄是否对韧带参数、角度及随体位形变的能力产生影响尚不可知;且样本均经过防腐处理,可能因此影响韧带本身特性。

4 总结

本研究通过标本解剖,揭示了国人踝关节距腓前韧带三束的存在,且距腓前韧带形态存在着一定变异。当踝关节处在不同体位时,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形态、长宽等参数也会随之改变,这种现象可能与各韧带的功能密切相关,也有助于理解损伤发生机理、推测韧带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及程度。同时,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二者之间的角度及止点面积的测定可为实现韧带的解剖修复提供一定的解剖学依据。

猜你喜欢
踝关节体位韧带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36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保健与生活(2021年6期)2021-03-16 08:29:55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