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婷,杨冠桢,闫 鸽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8
脑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可对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患儿惊厥、颅神经障碍、意识障碍或肢体运动障碍等不良症状的发生[1]。该病危害较重而康复周期较长,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偏重于对患儿诊疗技术的操作,其护理措施受到医护人员经验及水平的影响,加之多数患儿因为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因而其治疗的依从性及康复的效果并不高[2]。有研究发现,早期康复干预辅之系统化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的神经受损症状,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3]。加之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中医情志护理以调节患者的心理,进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来,且被证实在用于提高患儿依从性上具有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重症脑炎患儿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如下。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收治的68例重症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已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年龄3~12岁者;(2)CT、MRI及神经系统等检查被确诊为小儿重症脑炎者;(3)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儿科重症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对小儿重症脑炎的诊断[5]。排除标准:(1)脑损伤患儿或伴有遗传代谢性疾病者;(2)伴有先天性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者;(3)严重智力障碍者;(4)有中风史的患儿。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1)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通过口头或发放纸质材料的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病毒性脑炎相关护理及康复知识的宣教;(2)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对患儿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3)完善基础护理:如补液、高压氧、抗感染、抗病毒及降颅压药物等对症治疗护理,保持患儿健侧卧位,对患儿进行肢体、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等;(4)饮食规划: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及体质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
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中医情志护理:(1)早期康复干预:①肢体关节康复训练: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增强患儿肢体及关节力量的康复计划,在保持患儿肢体功能位的条件下,按照先健侧再患侧的顺序依次进行,加强对患儿四肢肌肉、关节的推拿按摩,辅以一定的手法训练,如:按揉百会、拿捏风池、推三关等,对肌张力增高的患儿着重于拮抗肌的放松训练,对肌张力低下的患儿着重于关节的运动训练;②智力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的年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进行;③语言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的年龄、语言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如5岁以下患儿从单音节训练开始,5岁以上可通过唱歌、讲故事、朗读等方式训练,目的是刺激患儿主动开口说话,促进患儿语言功能的逐步恢复;④吞咽康复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行咽部冷刺激干预,并加强对其唇、舌、颌等面部肌群的训练。(2)中医情志护理:①言语疏导:医护人员采用鼓励性的言语与患儿进行沟通时,态度要亲和有礼,语言要通俗易懂,可以通过抚触、微笑、游戏、儿童化语言等方式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引导患儿表达其内心的感受,耐心的安抚患儿情绪,提升其信任感,必要时温柔重复,以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②移情易性:向患儿家属咨询患儿的日常喜好,通过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或故事等的方式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嘱家属多与患儿交流,从而锻炼患儿的认知能力,缓解患儿恐惧、抑郁、自卑等的消极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③护理人员教授患儿家属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让其在患儿出院后继续对患儿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教授家属情绪管理的方法,避免其在患儿面前表露出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患儿的心理。
(1)不良症状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惊厥、颅神经障碍、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不良症状的恢复时间。(2)依从性:由医护人员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所有患儿的依从性进行评估,该问卷100分满分制,具体标准为:总分≥90分为完全依从,60~89分为部分依从,<60分为不依从,患儿依从率=(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住院天数:记录所有患儿的住院时长。(4)家属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100分满分制,内容包含5个因子,25个条目,每条目下设分值0~4分,总分为所有条目得分之和,总分≥90分为很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患儿惊厥、颅神经障碍、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不良症状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 d
表2 两组患儿不良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 d
组别联合组(n=34)对照组(n=34)tP惊厥1.87±0.35 5.18±1.44 13.024<0.001颅神经障碍9.45±2.12 15.61±3.21 9.217<0.001意识障碍1.41±0.42 4.67±1.54 11.909<0.001肢体障碍10.43±0.68 15.98±3.41 9.307<0.001
联合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1),联合组患儿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联合组患儿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依从性、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比较
脑炎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常可引起患儿大脑组织弥漫性水肿或脑膜充血等,进而导致患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使大脑缺血、缺氧出现,最终影响到患儿智力、语言、运动等的正常功能[6]。中医认为,小儿具有发病容易,转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因此对于重症脑炎患儿的治疗若是干预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意识或肢体障碍等诸多不良症状的发生,且其治愈难度较大,预后亦较差,该现状引起众多的临床工作者聚焦于探索小儿重症脑炎康复护理的有效途径[7]。
本研究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重症脑炎患儿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具体结果分析如下:(1)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认为,早期护理干预可充分发挥脑神经细胞可塑性强的特征,可对受损的脑细胞进行功能上的弥补,进而改善患儿脑部缺血、缺氧状况,促进其大脑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8]。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患儿惊厥、颅神经障碍、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不良症状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提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使患儿更快的接受到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如合理的饮食计划有利于保证患儿营养的供给,科学的推拿按摩手法及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儿肌肉、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等,这些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长具有重要意义。(2)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意义。有研究认为,由于多数患儿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加上对医疗操作及陌生环境的恐惧等,容易出现治疗过程中哭闹、挣扎等康复干预依从性差的现象,且由于部分家属过度担心患儿病情,若医疗护理中稍有差池,则极有可能引发患儿家属的不满,甚者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9]。中医情志护理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神态、行为、气质等对患者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其接受诊疗的依从性,最终达到恢复患者身心健康目的的一种护理方法[10]。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联合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提示强化心理干预下的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重症脑炎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减轻患儿及其家属悲观、消极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缩短重症脑炎患儿不良症状的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提高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且家属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