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频
我喜欢宋儒周敦颐对莲的传神描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这里,莲的风骨,莲的柔美,莲的风情,莲的古韵,展露无遗。
家乡村子里沟坑、陂池很多。在夏季,密密麻麻的荷叶挤满了水面,远远望去,水塘似一块绿色的大布。偶尔去看,只见一枝枝或粉红或纯白的荷花,袅袅娜娜,被荷梗擎出水面。有蜻蜓飞来,停在花瓣上,有时几分钟不动,有时转身又飞到另外一朵上。倘使两只蜻蜓偶遇了,还会窃窃私语。花瓣在坠落的一刹那,与水影深情一吻,场面唯美而空灵。
至于羞涩的菡萏则躲在荷叶下,悄悄地摇曳,一般人看不到。夏日阳光越是毒辣,蹲在大圆荷叶上的青蛙越是呱呱叫个不停。麻雀在池边树上叫出尖锐的调子,估计是在说“太热了”。毛色灰黄的一群鸭子,则躲进香蒲丛里觅食鱼虾。迷人的水韵,让记忆里的水墨画愈加清晰,还带着一缕吹不散的荷花馥气。
看过很多大师以荷为题材创作的画。齐白石的荷画天真烂漫、真率刚健,他在《荷塘》画作上写有一首七绝:“少时戏语总难忘,欲构凉窗坐板塘。难得那人含约笑,隔年消息听荷香。”里面记录了齐白石年轻时,与某位少女相约赏荷的零碎情史。张大千所画的荷花作品非常多,看他的荷花画册,可见一些画作的左上方有一方篆文钤印,仔细辨别,竟是“三十六陂秋色”“冷香飞上诗句”“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等词句,这些荷花形象娉娉婷婷、雍容高贵。黄永玉在北京郊区建起一座占地六亩的“万荷院”,里面有一方占地两亩多的大荷塘。他的画作有一种笔触鲜艳、色块明亮的厚重气质。这三家各有千秋,难以评出高低。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古人富有生活情趣的实录,每个字里都流淌着江南的明丽与舒朗。元末的倪云林,携美酒、戴箬笠、乘兰舟、荡桂棹,摇到藕花深处,弹筝、吟诗、赋词,陶然忘机。这是如今为工作、生活疲累奔波的人所不敢想象的理想生活状态。倘是月夜,明月下的荷池,被一片朦朦胧胧的烟岚所笼罩。一个旷达的人,听蛙鸣而乐,枕月色而眠,应是大潇洒的风度。下大雨之时,雨滴砰砰地摔在清圆的莲叶上,好似乐坊敲响的钟磬。云开雨散后,荷花更加风情万种,迷倒众生。
童年曾在莲池里摘莲蓬,因为没有戴长袖套,胳膊被荷梗上的小刺划伤了皮肉,虽不甚痒,却不美观。剥开莲蓬青色的壳,吃着清香的莲子,很快驱散了那丝丝烦闷。
藕带,色如羊脂,形如毛笔,古名藕簪、银苗等。乡下呼之为“藕梢子”“藕舌子”。有时候,我还会扎猛子,沉到水底,摸到荷叶的根茎,抽出一条嫩雅朴鲜的藕带,放到岸边,再扎下去抽。循环往复,不到半个小时,便有了二十几根。因它价格高,好出手,一般舍不得吃,母亲拿去卖给菜贩子,换回一点油盐。它不可久放,久放会发黑,还咬不动。炒、拌、煎、蒸、炸、熘皆可,但只有清炒才能發挥它的本来味道。最近几年又流行吃酸辣藕带,用刀将藕带斜切成细长的小段,撒盐略腌。放油入锅,大火烧,放进红辣椒细丝,翻炒一下,再倒入藕段,翻炒两三分钟,最后溜入香醋,便可起锅。这样的炒法,吃起来细脆无筋,鲜、香、辣、爽。
秋冬季节,农人还会在淤泥下挖藕,粗如成人手臂的藕,炖汤、清炒皆宜。说到炖汤,必须用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这样吃起来口感粉糯软绵。饮一口汤,浓酽清甜,藕香与肉味缠绵悱恻,难舍难离。
秋冬,萧萧疏雨乱枯荷,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芜野苍苍,烟水茫茫。一陂枯荷,或折断或挺立,甚至还有焦灰的叶子扎入水下。
残荷,是农人眼中的普通物,却是诗人诗中的凄美句子,拈来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