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其睡狮乎?闻之当勃然兴;中华其病象乎?闻之当霍然起。盖青年者,国家之魄,“晨钟”者,青年之友。青年当努力为国家自重。
——李大钊
时空剧场
刚入园,一座高大挺拔的白色雕像映入眼帘。他身穿长袍,负手而立,高耸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薄薄的镜片下,一双犀利深邃的眼睛眺望着前方,好像時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阳光穿过树叶,在他的身上洒下点点细碎的金光,为这位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这,就是真理光芒闪耀的模样吧!
穿过两旁满是雪松的大道,小鱼儿站立在李大钊先生的雕像前,为他送上一束鲜花。这束花,见证了我们的对话。
小鱼儿: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先生您是抱着怎样的想法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呢?
李大钊:我出生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不必说,连国家和民族都处于灭亡的边缘哪!后来,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和解放的曙光!于是,我讴歌它,赞美它,希望国人能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
小鱼儿:您的爱国运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大钊:大概是从1915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开始,我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后来,我领导了五四运动,还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奔走于大江南北,一直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路上前进着。
小鱼儿:您被逮捕时,才38岁……您后悔吗?
李大钊: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为了共产党,我从不后悔。因为,那是我的信仰!
小鱼儿:感谢您!正是您和同志们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党史小课堂·
“问题”与“主义”之争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宣扬实用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系统地批驳了胡适的观点。他号召不仅要宣传主义,而且要本着主义作实际的行动。他激烈抨击改良主义的社会改造方案,并运用唯物史观,论证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他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生机的社会,“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他强调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造。
“问题”与“主义”之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对于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改造中国社会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