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兆娟
2020年的春天,遍野春花在空旷的原野上寂寞地开着。2020年,这注定载入史册、不同寻常的庚子之年,新冠病毒肆虐,举国按下暂停键。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参与抗疫。在病毒节节败退、曙光已经初露的2020年3月12日,一封来自疫情中心——武汉的红色感谢信,送抵南阳盆地最北端的小城方城。当消息从方城县委、县政府传出,120万颗淳朴、热情的方城人民的心,瞬间便翻起了沸腾的热浪。
这封飞驰而来的感谢信和援鄂医疗队员幸福地吃面的视频,第一时间显示在方城县烩面故事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城县同乐食品厂厂长刘同举的手机屏幕上。“同乐食品厂工作群”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咱河南医护吃的是咱生产的烩面。”“武汉抗‘疫,全国抗‘疫,也有咱烩面故事一份功劳。”“只要医护人员喜欢吃,再熬仨通宵我也愿意。”……感受着员工热情的欢呼声,刘同举坚毅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若有战,召必回。”作为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刘同举虽然已经脱下了军装,但是铿锵有力的誓词言犹在耳。他数年来夙兴夜寐、上下求索,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如今,在武汉抗疫的特殊战场上,他用家国情怀烩就的一碗面,在国难当头时节赤诚捧出,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价值。
都说“十年磨一剑”,对于刘同举而言,这碗凝聚信念与梦想的烩面,他何止奋斗了十年?
魂牵梦萦为碗面
1989年,來自方城县二郎庙乡刘庄村的热血男儿刘同举应征入伍。远离家乡,吃着南方的大米粽子,他开始想念蕴含家乡味道的那一碗面。可以说,方城人就是被各种各样的面食养大的。方城地处中原腹地,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小麦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方城人就地取材,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面食吃法。其中,用高筋粉和山羊肉为主料做成的羊肉烩面,更是让每个方城游子魂牵梦萦。为解乡愁,训练之余的刘同举就钻进炊事班帮厨。可是他也知道,人间至味的方城烩面虽好吃,却“跳不出碗,走不出城”。“等我探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方城羊肉烩面,大碗,要半斤的!”他只好砸吧砸吧嘴,咽下一口唾沫,暗下决心。
小荷才露好碗面
1992年,退伍的刘同举,和同为退伍军人的妻子李建新,在县城南郊化纤厂门口开了家名为“同乐烩面馆”的夫妻店。
刘同举一头扎进厨房,亲自掌勺,昼夜琢磨、实践。面粉加水加盐的比例,和面、醒面、提面的温度和时间,骨头汤的熬制,辣椒油里中草药的配比,捞制羊肉臊子的火候……不断地操作,反复地实践,准确地记录,用心地探索,多方地征询。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和改变,在食客那里可能只是几分钟味蕾的享受,而对刘同举而言,都要经过无数次地试验和调整。
随着方城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烩面馆开始满城开花,竞争也愈发激烈。可是他们的店里依然每天熙来攘往,座无虚席。不止是上下班的工人、附近的居民,就连南来北往的司机、几十里外进城赶集的农民,也会慕名而来,要一碗“刘同举味道”的烩面,直到吃得满头大汗,才心满意足。临走时,有的食客还要买个火烧,或掏出烟盒外包装用的塑料纸,夹上点独一无二的辣椒油后,才在频频回望中意犹未尽地离开。朴实厚道的夫妻,用诚信和精益求精,把“同乐烩面馆”打造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当然,这金字招牌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扎根异乡扩碗面
刘同举的姐姐在南阳油田做生意。每次她回娘家,就和当年刘同举探亲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先美美地吃上一碗烩面。有一次,刘同举的姐姐偶然提到“油田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很多人都很爱吃面,那里却没有一家像样的面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自己是怎样魂牵梦萦那碗面!”刘同举感同身受。他想让从天南地北来到这里、参与祖国大建设的油田人,也能美美享受一碗地道的方城烩面。
于是,他把店交给妻子,开始深入油田角落街巷,寻找合适位置的店面。不久,“方城烩面”的招牌便出现在了南阳油田。油田人奔走相告,“方城烩面”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火爆场景。1994年的油田街头,最晚打烊的那家店,一定是刘同举的印着红色招牌的方城烩面店。
之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新野、邓县、镇平……刘同举把一块块“方城烩面”的招牌挂了起来。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烩面端上来,一张张单子飞过来,一条条商业链串起来。对于食客而言,吃的是一份痛快,一种满足,一种营养;对于刘同举而言,做的是一种情结,一份信念,一个理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刘同举像一匹骏马,在面食的赛场上纵缰驰骋,他要在这里创造自己的烩面王国。
花样翻新变碗面
将烩面馆开到郑州的刘同举,有点嫌弃自己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类的味觉具有求鲜求奇的特性。作为一家红火的餐饮店老板,刘同举高度清醒,心存危机。当时的方城烩面,都是用高汤煮面,臊子浇头。他试着爆炒新鲜羊肉,采用炝锅面的工艺来制作烩面。本来只是尝试,谁知一炮走红,“生炝羊肉烩面”在郑州街头又一次爆火。郑州市民争相品尝这碗拥有新鲜元素的实惠烩面。2009年,挂在郑州市花园路与三全路交叉口的“南阳刘同举生炝烩面”招牌,成了中原人面食记忆里难以忘怀的记忆。
勇立潮头提碗面
走南闯北后,刘同举还是想要回归方城。
当时,方城遍布城镇乡村的烩面馆有2000来家。虽然货真价实,味道浓郁,可毫无例外都是简陋低端的店内环境。几张低矮的桌子,一排油腻腻的凳子,几种简单的小菜,黑黢黢的操作间,衣着随便的厨师……这些年的餐饮管理,让刘同举积累下丰富的经验,也让他敏锐地意识到,要继续发展方城烩面就需要提升烩面,档次,把烩面做成一种高大上的餐饮。
回到方城的刘同举,奔走于方城有影响力的烩面馆之间,不厌其烦地和各店老板沟通、商谈、碰撞、融合……在刘同举的动员下,最终成立了方城烩面协会,并制订了统一的行业规则,对烩面的食材、配比、服务、管理等提出了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以一个军人的敢作敢为、大刀阔斧,大步行进在方城烩面的改革之路上。
2015年,装修一新的“方城烩面故事”餐饮旗舰店在方城县七峰大道开门迎宾。装修雅致舒适的房间,着装整齐的服务团队,快速有序、贴心周到的服务,琳琅满目、口味齐全的菜品,给习惯了地摊消费的方城人极大的震撼。大家纷纷感慨:“原来烩面还可以这样吃!”“烩面可以配菜,烩面馆里也可以招待贵宾!”“烩面不是永远的丑小鸭。褪去粗糙的外衣,配上华美的装饰,烩面原来也可以是雍容精致的白雪公主!”
“走,到烩面故事,尝尝俺正宗的方城味道。”方城人自豪地说。日子一天又一天,越来越多的方城人已经习惯了在“方城烩面故事”里招待贵客。
夙兴夜寐靓碗面
经常接待四方来客的“方城烩面故事”餐饮店里,迎来了一位从东北回来的食客。酒足饭饱出门之际,这位客人颇为遗憾地说:“咱方城烩面这么好吃,为啥就跳不出碗,走不出城呢?要是能有办法储存运输,让外地人也能随时随地吃到,该多好啊!”
一句不经意的感叹,刘同举又上了心,这何尝不是自己的遗憾?这喷涌而出的念头,就像掀开了盖子的沸水。其实从创业之初,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烩面再好吃,如果不打破地域的局限,又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吃到?但如果沿袭方便面的做法回水重泡,就会失去烩面的口感、味道和灵魂。要知道,方城烩面的灵魂,就在于面条和羊肉的鲜香啊!他苦苦地思索、实践,仿佛在黑暗的隧道里茫然四顾,却始终不愿放下心底那份执着与渴望。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在一次参观食品厂时,看着流水线上做速食饺子工人手中的那团面,刘同举灵光乍现:如果能够在30分钟之内处理好面条,把烩面做成冷鲜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味,不就保留住了烩面的灵魂吗?
天南地北地考察,个性化定制机器,找场地建厂房,开工生产,一家一家实体店去推销介绍自己的产品,请不同群体的人品尝,从线下到线上……
刘同举不记得,转身扑进工厂,自己究竟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似乎是一架不会停顿的永动机,也是一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巨型铲车。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能为难到他。挂在他嘴边的故事,永远是一往无前,永远是希望无限。只有他的爱人知道,躺在床上,48岁的他会发出老人一样疼痛的呻吟声。对病痛云淡风轻的他,当听到“一位随儿子定居上海的方城籍老人,在吃到煮熟的烩面后放声大哭”时,眼里闪过了转瞬即逝的薄雾。
大爱抗疫捐碗面
2020年除夕之夜,武汉封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陡然将春寒无限拉伸。毗邻湖北的河南南阳,也是疫情的重灾区。疫情初始,120万人口的方城,商户关门,全城寂然。只有逆行的勇士们,在方城县疫情指挥部的统一协调、安排下,穿梭在空荡的街道。“方城烩面故事”因为疫情关店,损失惨重,但是依然向坚守防疫一线的勇士们捐赠了一批盒装烩面物资,为抗疫尽了绵薄之力。
不久,一场更大的考验到来了。
奔忙在抗疫腹地的医护人员,以超大的工作量,透支着极度疲惫的身体时,武汉的物资供应却极为短缺和单一。抗疫人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碗热乎的家乡烩面。为达成这一心愿,时任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县长段文汉亲自协调。作为方城历史上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烩面生产企业,同乐食品厂责无旁贷承接了生产任务。原材料高度短缺,工人们被困家中,短短的3天时间,要生产出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周才能出厂的200件烩面。刘同举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吃住在办公室,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让同乐食品厂如期将2000件烩面交付到县委、县政府领导手上。
2020年3月7日,满载方城烩面的大货车穿云破雾,直抵武汉。在捐赠现场,鲜红的横幅上写着“武汉热干面感谢河南烩面”。河南省援鄂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总领队、省爱卫办主任刘延军代表受赠方,对方城县委、县政府、同乐食品厂等单位及个人表示高度感谢。1200余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吃上了思念已久的家乡烩面,这为他们增添了无尽的力量。大家表示,一定不负家乡人民的深情关爱,坚决打赢抗疫之战。
2020年3月12日,方城县委、县政府收到了一封红色的感谢信。人们在赞扬河南人、方城人抗疫担当时,就会提到“方城烩面故事”,会提到心怀家国的刘同举,同时,忍不住高高竖起了大拇指:“好样的!”
志在千里大碗面
武汉抗疫,2000件带着方城人爱心、祝福和温暖牵挂的方城烩面,让同乐食品厂、让“方城烩面故事”、让刘同举这个名字飞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20年国庆,方城烩面入选中宣部《国泰民安国庆面》一书。国庆期间,方城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同吃家乡烩面,共祝祖国繁荣”国庆爱国周主题活动。活动反响强烈,这让方城烩面再一次美名远播。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历史也将对方城烩面、对刘同举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农业大县、全国小麦生产百强县,方城的农产品深加工亟需更大的发展。方城县委、县政府对刘同举和他的烩面深加工企业寄予极高的期望。为了扩大生产,最大程度地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下游的种植、养殖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方城县拟在毗邻许平南高速公路方城入口处择建新厂。新厂区一期工程占地49亩,将生产包括牛羊肉加工、调味料加工、烩面加工等多个系列共数十个品种。目前,新厂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推进阶段。
穿梭于“方城燴面故事”旗舰店、同乐食品厂和新厂迁建工作的刘同举,依然是三更灯火、昼夜忙碌。他永远记得,在方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时任县委书记的褚清黎同志深情勉励他:“刘同举啊,把方城烩面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做好、做大,让方城人为有方城烩面而幸福、自豪!”
一路走来,那些深情凝望、殷切期待的眼神,汇成一束明亮的光,照耀着刘同举的奋斗之路。
每当想到这些,刘同举总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放在心脏跳动的地方。那里,有着不息的热情,有着滚烫的家国情怀。又一次,他向祖国,也向自己宣誓:“若有战,召必回!做好方城烩面,时刻准备着!”
责任编辑/张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