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21-08-05 02:18纪梅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纪梅

◆摘  要: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逐渐的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推进对学生素养水平的提升,在其中也应该重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之后具体的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让青少年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面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时,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对于民族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明确、清晰的把握,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水平,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能够减少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各种文化的不断激荡和交融,也使得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就需要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进一步的在初中生的心中,提高传统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也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带来精神和思想上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接触到了西方文化,而对于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鲜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自然而然的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也能够在学生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留下更深的印象,从而对于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冲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将教材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其中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其渗透给学生。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入,也能够让学生在逐渐了解和深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激发探索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更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这样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多思想道德和價值观念,因此这些内容也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我国的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也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值得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因此,学生通过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为学生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

2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能够把握住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就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学生身处于教学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具有更加浓烈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具有较多类型的情境创设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对于音乐情境、问题情境或者是话剧情境的创设,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对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和教学内容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开展实践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行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中,而是要在拓展和丰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对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也能够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举办文化为主题的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也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话剧的编排和演出。这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都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提高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3拓展课外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围绕着教材内容,而且还要适当的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所能够涵盖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进一步实现较好的渗透效果,帮助学生强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教师就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科学的选择和推荐阅读书目,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而且还要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让学生能够通过书籍的阅读,获得具有价值的东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开展阅读,并且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教师能够对其作出及时的引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读后感评比、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活动的参与,实现更好的文化渗透效果。

2.4丰富教学内容

要想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渗透,就必须要丰富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针对传统文化方面。调整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比例,适当的加大体重传统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比如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汉字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也要适当的加大对于汉字起源和基本构造的这方面内容的侧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于汉字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传统文化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语文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永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28-29.

[2]魏丽娟.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课外语文,2021(12):41-4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