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05 00:48温海苹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电离青海省化学

温海苹

◆摘  要:微课作为信息时代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片段,因量小、形式多样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在我省的研究背景、在我校的研究意义、微课本身的特点、制作微课的技巧和软件以,并结合“越稀越电离”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微课在教学应用进行了几点的思考。

一、研究背景

1.青海省教研现状

2019年10月根据青海省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2019年青海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通知》经评审,122件作品获奖。其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课件、微课,其中微课一等奖13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23个,但化学领域仅有2个。2020年4月,青海省电教馆发布了青海省电化教育馆和青海省电化教育学会决定举办2020年青海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其中比赛类型有微课、课件等,在化学领域很少。2020年12月青海省电教馆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2021年度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其中就包括了观摩、交流、中国梦三个项目,所报课例类型有交互式电子教学设备类、数字化学习终端类、创客/STEAM类、人工智能编程类、在线课堂类等。总之,青海省的教研集中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方面,对微课在教学的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2.青海省研训现状

2017年11月7日,由新思考网、继教网联合承办的“国培计划(2017)”进行了培训,其中就包含了微课项目。此次共计138人参加了本次工作坊项目集中培训,另外青海省电教馆组织的国培计划(2019),本次培训的项目的主题是“引领带动、融合创新,教育化管理信息能力提升”。可以看出青海省对信息化能力的培训一直视为培训的重点。

二、研究在我校的意义

1.化学微课的建设有助于丰富化学校本教材的建设

化学微课的建设本身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多样化的微课如化学史教学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支架式教学微课、数字化教学微课的建设都有助于丰富化学校本教材的建设。

2.化学微课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或教学环节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可根據教师的兴趣出发,因此可形成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

3.化学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按照学习的需要可反复观看,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4.微课的应用打破了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学习限制

微课的学习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学习不仅限于课堂之内,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微课形式多样,因此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微课的特点

微课以视频为核心内容,教学时间短。受到教学时长的限制,微课往往是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者是关键点进行讲解,突出展示课堂中的教学主题与教学活动,内容精简凝练,有利于学生抓住突出的课程主题,掌握微课课程内容。微课传播途径众多简单易用。除了课堂还可以在课外借助于手机、电脑等终端开展移动学习其中移动学习是微课相对于传统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更符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要求。

四、微课制作技巧与软件的选择

最简单微课制作就是实景拍摄,直接用手机拍摄微课,其次就是动画式的微课制作工具。Camtasia Studio是最专业的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套装,在实际操作中它相当于是Camtasia Studio+PPT,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制作视频封面和菜单、视频压缩和播放。我校化学教师制作微课更青睐CS,因为还可以增添批注、字幕,放大效果等,总之利用CS,可以让微课更加完善,让学生学习更轻松。

五、“越稀越电离”的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越稀越电离”选自于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等,其中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正向移动对学生会造成认知上的困难,以稀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为例,加水稀释对于醋酸溶液“学生主要的困惑点在于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各组分的浓度都在同等程度的减小,按照化学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前者变化使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而后者变化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那么最终这个平衡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呢!究其原因,在于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而加水稀释时各组分的浓度均减小,这种改变的是几个因素的改变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通过查阅文献作者赵震亚《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的多角度解析》一文并结合教学实践制作的微课中分别用了碰撞理论、类比法、计算法解释这一原理。

本研究的微课制作主要使用了“CamtasiaStudio+PPT”的形式,时间为4分钟,最后将微课制成二维码发布在学生端,学生扫扫二维码就能随时随地观看。在实践效果方面制作了相应的微习题测试学生对“越稀越电离”的理解,共有高二214位参与答题,其结果如下:(1)大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法对越稀越电离的解释更加有说服力,这也说明定量的计算比定性的说明更让学习者容易接受;(2)比起课堂直接讲授,通过微课学习更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暂停式”理解,也可以反复观看;(3)比起一种方法去讲解一个问题,多种方法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将一个疑难点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是教学策略的选择,简短精辟的微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郑艳晶.时代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电离青海省化学
电离与离子反应高考探源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奇妙的化学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