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头】
喜迎建党100年,
曲艺人心潮澎湃话从前。
赵玉明是曲坛前辈,
曾经历往事一段;
脸上洋溢着幸福感,
时光穿越到60年前。
【太平年】
在那火红的年代,1958年,
有一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了说唱团。
赵玉明有幸为总理表演,
她唱了个单弦小段儿,为的是不耽误总理的时间。
演唱完毕,总理到了面前,
他夸奖赵玉明嗓音特别甜。
总 理说:“《要酒菜》这个段子很风趣,可就是有点儿短。”
“哎”,忽然他问赵玉明:“你是不是共青团员?”
赵玉明说:“自己的文化浅,思想也简单,
年龄也大了点儿,不好意思再入团。”
总理说:“你还很年轻嘛,要争取入党。”
赵玉明把总理的话牢牢记心间。
【剪靛花】
赵玉明,在那个夜晚,难以成寐,
辗转反侧浮想联翩,
思想起,旧社会沿街卖艺苦受熬煎,
受尽了,欺凌压迫有谁可怜?
是共产党,把红旗展,驱离了黑暗,
我们穷苦艺人当家作主才把身翻,
总理的话又轻又重拨动我的心弦,
我一定要做一名共产党员!
【南城调】
周总理殷切的叮咛,时常在赵玉明脑海中浮现,
如雨露似甘霖滴滴地润心田。
从此后她思想上要求进步,业务上探索不断,
对同志像春风暖对自己是格外的严。
赵玉明艺海扬帆,初心不变,
从北京到天津她拼搏了数十年。
为传承她培桃育李,诲人不倦,
说:“谁爱曲艺我爱谁”——这句话成了名言。
几十年她孜孜以求,未能忘多年的夙愿,
为的是总理的一句話,立志要成为一名(转“靠山调”)
【靠山调】
共产党员!
退休后,她讲课、教学,参加演出从未间断,
出版了自传体《艺苑寻踪》,道尽一生的苦辣酸甜。
到了晚年她更是老有所为风光无限,
荣 获了“金唱片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真乃实至名归,理所当然!
赵玉明被称作“曲坛长青树”,耄耋之年依然进取,
周恩来总理的亲切话语她一直念念不忘,常响耳边!
在 一个晚霞似锦的美好日子里,年届90的赵玉明郑重写下入党申请,
很快获批为朝阳区的一名预备党员。
北京晚报刊登了她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感人画面,
一时间在曲艺界被传为佳话美谈!
就 在预备期内,91岁老人不慎跌了一跤,引发身体病变,
家人、学生无不牵挂,焦虑万般!
【四板腔】
赵老师,被送到,朝阳医院,
此时节,尚在那,疫情期间。
按规定,为安全,限制望看,
也只有,近亲属,短暂留观。
老人家,已到了,弥留之际,
睁开眼,双唇颤,无力言谈。
外孙女,说:“我知道,您的心愿,
您一定(转“流水板”)把党员转正挂在心间”。
【流水板】
老人家,微微点头,目光流出无限的期盼,
亲 人们,马上行动即刻找到所在支部把老人的心愿细说一番。
有关部门开会研究特事特办,
第一时间把党员转正书面决定送达老人病床前。
外孙女儿一字一句轻声读念,
玉明老人面含欣慰安然合眼像进入睡眠。
(音乐转换)
几天后,赵玉明告别仪式隆重举办,
大厅内没有哀乐,播放着怹的经典唱段动人心弦!
花丛中老人安卧神态安详心无遗憾,
在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气氛庄严。
玉 明同志人生舞台华丽转身精彩谢幕迎来四周掌声一片,
这 位老艺术家,新党员,生前身后依然闪光,她的那,亮节高风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单弦牌子曲《心愿》是崔琦先生创作于2020年的新作品,该作品讲述了已故单弦名家赵玉明先生(我的姥姥)不忘初心,9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91岁临终时最大的心愿是党员转正。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家人的努力下,最终心愿得偿,覆盖着鲜艳的党旗,走完了自己精彩而圆满的一生。
作者崔琦先生和我姥姥相识60余年,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姥姥病危的那几天,崔先生几乎每日打电话来询问病情。在姥姥去世后,更是亲力亲为帮忙写挽联、烈日下主持追悼会……在那段最难过的日子里,崔先生电话中的言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宽慰。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正是这几天的聊天内容,竟在数月后成了崔先生笔下鲜活的创作素材。
我们常说“好作品是自然产生的”。的确,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写就的作品肯定不如“有感而发”的作品那样打动人。崔琦先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创作题材,更重要的原因是发自肺腑地希望把这段事情以作品的形式记录下来,寄自己独有的一份哀思。崔先生想:恰逢建党100周年,我们曲艺人用曲艺的形式歌唱我们曲艺界前辈积极入党的事儿,总会比“空喊口号”的作品更为生动、感人。赵玉明是单弦演员,这个题材以单弦的形式表达出来最有意义。在征求我们家人同意后,崔先生酝酿良久,一气呵成写完了这段作品,发给我看时早已反复打磨修改了3稿。我和母亲热泪盈眶看完了作品,一则是回忆起那段生离死别的场景,同时更是被崔先生发自肺腑、认真创作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崔先生熟知单弦曲牌的句式规律以及按腔格填词的四声运用技法,所以看着曲牌和唱词,唱腔就能“跃然纸上”。这一点其实也是鼓曲创作的高难之处,就是如何处理好腔词关系。既要做到词句通顺,又要兼顾行腔流畅;唱词要有逻辑关系的同时,唱腔也要布局合理,使旋律气氛能烘托唱词内容。多年的积累和经验使崔琦老师的创作水平深受业内人士认可。而更难得的是崔先生对自己所创作品是负责到底的态度。从演员、乐队的人选到节目的排练、二度创作修改……事无巨细,崔先生都认真负责地盯紧每一个艺术生产环节。
在西城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单弦《心愿》正式首演于西城区文化馆的缤纷剧场,我和母亲受邀去观看了演出。演员于红老师和乐队伴奏高建民、李桂芝老师也都和我姥姥交往多年,感情深厚。接到这个任务后,他们十分认真,演出之前是每天排练,根据不同情节的需要反复打磨唱腔,多次进行修改调整。首演当天,于红老师饱含深情的演唱,使我和母亲及在场观众都不禁落泪。演出结束后,崔琦先生听取观众意见,又反复听现场录音、看录像,与演员、乐队们多次协商对作品进行了再度打磨调整。就是这样精心的生产过程,使得这个作品在“艺韵北京”曲艺大赛中脱颖而出,摘得金奖。
作为亲历者,我目睹了一个曲艺作品完整的生产过程。不禁慨叹曲艺创作的艰辛,敬佩曲艺作者的执着,也感激曲艺演员的敬业。周总理曾经说“曲艺是文艺尖兵”,创作是艺术发展的源动力。纵观曲艺史,每个红极一时的艺人,都有他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时代属性。“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时代凯歌”,是每个艺术从业者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传统,为的是完整保存延续中华文化的DNA,不致其变异;我们开拓创新,为的是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大潮中依然绽放光芒,不使人忘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代的才是永恒的。
(点评人:单弦演员 翟静婉)(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