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心里话

2021-08-05 23:56徐檬丹
曲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陈云青年人

徐檬丹

适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这个干了一辈子评弹工作者的老曲艺人心中的感动,一时无法言表。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武汉三镇被笼罩在病毒的阴霾中,全国上下均严阵以待。彼时国外一片幸災乐祸之声,认为疫情将让中国遭受巨大的打击。但一年多过去了,经济复苏,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达成,风景这边独好,全国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乱云飞渡,我自从容。正是有了这份自信和底气,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带领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

“文化大革命”是百年党史中的一块瑕斑,是我们走过的一段弯路。很多文艺工作者在那段时间里饱受摧残,有的丧失了从艺的信心,有的甚或对党产生了一定的怨怼心理。但我一直认为,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疫情也好,“文化大革命”也罢,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经历的自我考验,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积极用笔描画未来的路,而不是沉湎于过去自怨自艾。

我们一家两代9个人,都是曲艺工作者,而我这个老共产党员更是经历了那10年的风雨。但我没有丧失对曲艺的信心和对评弹的热爱。因为敬爱的陈云同志告诉我们,要“出人、出书、走正路”。所以我会下定决心再拿起笔,所以我还会鼓励我的儿孙积极投身到评弹事业中去。

从苏州调到上海市评弹团后,我一鼓作气,创作出了《真情假意》《一往情深》《情书风波》等一批以青年人婚姻与爱情为主题的中篇作品,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肯定与赞赏,他喜欢那些“善良、正直、爱国敬业的青年人”,并把《真情假意》一连听了20多遍。现在我想,陈云同志很欣慰,因为我们评弹工作者仍然在满怀希望地用作品描绘一个“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生机世界。

当知道陈云同志因病住院,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还在听《一往情深》,还惦记着评弹艺术的发展,我潸然泪下。

《一往情深》放在当时,确实是个好作品。但曲随时代、艺为人民应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现在看来,它的某些地方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与当前受众的审美要求有了一定的距离。同侪把它奉为经典,但我认为,经典不跟上时代,不会变成陈酿,而会变成酒糟。所以我就想对它再做一次调整。适逢纪念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4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我在上海市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同志的支持下,开始了对《一往情深》整理。

年岁大了,身体机能也开始和我讨价还价地“打折扣”,晚上想点事情,也许第2天早上就忘记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记性不好呢?于是我想到一点,就不分早晚地笔录下来。久而久之,手稿满天飞,还是一位老朋友最后帮忙收束整理。

新的《一往情深》在刻苦努力、善良正直的底色上,又为青年人加上能为他人着想、具有奉献精神的色彩,这是我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真切从青年身上看到的可贵品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再一次校读新版的《一往情深》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这几句话。党在不断自我革新中成长,文艺作品在自我革新中紧跟时代,我们的党与天不老,我们的艺术与国无疆。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陈云青年人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