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忠,魏学智
(1.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我国自然分布的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sp.sinensis)、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亦即蒙古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sp.mongolica),以及蒙中杂交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sp.mongolica-sinensis)等种类的优良类型,为我国生态建设特别是工业原料林建设提供了优质材料[1]。我国沙棘种植地区主要位于“三北”,一般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对沙棘的抗旱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田间抗旱试验[2]虽然十分重要,但却只能得到品种抗旱排序,而无从知其原因所在。对参试沙棘来说,叶片水分参数的测定,将有助于我们找到不同类型沙棘抗旱性能强弱不同的一些内在原因。
试验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九成宫基地,为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沙棘科研基地。该基地地处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风沙土。
供试沙棘试材包括来自4个类型的15个沙棘无性系品种,林龄6~8 a,均处于盛果期,具体情况见表1。其中:中-蒙杂交沙棘、中-俄杂交沙棘均属于蒙中杂交沙棘,指母本为蒙古沙棘(又分别来自俄罗斯和蒙古)、父本为中国沙棘的杂交种。
表1 参试沙棘的基本生长状况
基于叶片水分状况的抗旱性指标主要有自束比、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本研究主要是利用这3个指标对15个沙棘品种开展抗旱性对比分析。
分别在15个参试沙棘品种树冠中上层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采集健康成熟叶片,装入采集袋中带回实验室内,将叶片随机分成4份,开展有关测定。
1.2.1 自束比
称叶片鲜质量,记为Wf;之后浸入糖饱和溶液中24 h;将叶片取出擦去表面糖渍并称量,记为Ws,则自由水含量计算公式为
自由水含量(%)=(Wf-Ws)/Wf×100%
(1)
用自然含水量减去自由水含量,为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与束缚水含量之比,即为自束比。
1.2.2 自然饱和亏
称叶片鲜质量Wf,将其浸入蒸馏水中使叶片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得其质量Wt;再将样品烘干得干质量Wd,则自然饱和亏计算公式为
(2)
1.2.3 临界饱和亏
将叶片浸入蒸馏水中使叶片充分吸水至饱和状态;取出浸泡后的叶片,用吸水纸将表面的水分吸干,称其质量,记为Wt;将称量后的叶片置于纱网内悬于室内使其逐渐干燥;每隔5~6 h将卷曲的叶片浸入水中,观察能否恢复至膨胀状态,直至不能恢复,此时称取其质量We,再将叶片烘干称其质量Wd,则临界饱和亏计算公式为
(3)
叶片响应外界环境因子改变较为明显。植物生理学理论认为,旱生植物较强的抗旱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基于小的自束比[3]。由于自束比为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的比值,而束缚水是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于叶片中的水,因此束缚水含量越高,其抗旱性也越强。表2列出了15种参试沙棘的自束比等有关参数测定结果。
表2 参试沙棘叶片自束比比较
由表2可知,15个参试沙棘品种的自束比范围为0.63~1.23,其中“杂雌优2号”与“蛮汉山雌”为0.63,排序并列第1;“杂雌优1号”为0.79,位居第5;“杂雌优12号”为0.93,位居第8;“杂雌优54号”为1.14,位居第12;“杂雌优10号”为1.22,位居第14(倒数第2)。
15个参试沙棘品种,包括中-蒙、中-俄两类杂交沙棘和引自俄罗斯的大果沙棘,以及中国沙棘共4个类型。按理来说,中国沙棘的抗旱性应最强,但“蛮汉山雌”和“红霞”两个中国沙棘却占据了排位的第1(最强)和第15位(最弱)。两个大果沙棘品种,一个是从俄罗斯引入实生苗中优选而得的品种“阜欧”,另一个是直接引自俄罗斯的优良品种“太阳”,这两个品种的自束比理应最大,排位最后,但事实上却是一个排位第3,一个第6,都居抗旱前列。一般来说杂交沙棘抗旱性居中,亦即居于大果沙棘与中国沙棘之间,但事实上却从并列第1至倒数第2都有。
这些情况说明,单独用自束比这一指标反映抗旱性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需要与其他指标一起来综合反映才比较合适。
沙棘叶片的含水量及其脱水能力可用水分饱和亏表示,水分饱和亏包括自然饱和亏和临界饱和亏。自然饱和亏数值越大,表示植物体内水分亏缺越严重;而临界饱和亏数值越大,表示植物抗脱水能力越强。因此,这两个指标分别为负向性指标和正向性指标。
在干旱条件下,沙棘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叶片蒸腾和光合耗水的需要,必然就引起叶片组织水分含量的减少和水分亏缺的增加,通过自然饱和亏和临界饱和亏这两个指标,就可以较好地反映干旱对沙棘叶片的影响。15种参试沙棘的叶片自然饱和亏、水分饱和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参试沙棘叶片水分饱和亏比较
如前所述,临界饱和亏数值与抗旱性成正比,即数值越大,抗旱性越强,故表3中按临界饱和亏从大到小排序。表3中显示出,临界饱和亏的范围为85.0%~95.8%,两个中国沙棘品种“蛮汉山雌”“红霞”位列前两位,而大果沙棘“太阳”位列倒数第2位,“阜欧”位居第9位。看来,临界饱和亏这一指标,用来反映沙棘抗旱性较为适宜。
自然饱和亏数值与抗旱性成反比,即数值越小,抗旱性越强。表3中按自然饱和亏从小到大排序,中国沙棘品种“红霞”和“蛮汉山雄”分别排在第1和第6位,大果沙棘的“阜欧”和“太阳”分别排在倒数第1和倒数第3位(第15和第13位),说明在自然状态下,中国沙棘“红霞”叶片水分最不亏缺,而大果沙棘“阜欧”叶片水分最为亏缺。看来,自然饱和亏这一指标,用来反映沙棘抗旱性也较为适宜。
利用自束比、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3个指标,分别对15个参试沙棘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对比和排序,得到了3个不同的排序序列。从各个序列与沙棘品种的真实抗旱性情况来分析,3个指标均不能很好地反映沙棘的抗旱性能。
为此,采用投影寻踪法[4],以15个参试沙棘品种叶片水分含量的3个评价指标——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自束比作为基本数据,得到最佳投影α=(0.713 7,0.700 4,0.001 7),并计算得到15个参试沙棘品种的投影值,详见表4。
表4 参试沙棘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投影值
投影值大小代表抗旱性综合评价的强弱,投影值越大其抗旱性越强。由表4可知,15个参试沙棘品种的投影值范围为0.827 6~0.931 6,其中:“红霞”和“蛮汉山雌”这两个中国沙棘品种排在前两位,抗旱性最好;“阜欧”和“太阳”这两个大果沙棘品种排在最后两位,抗旱性相对较差;而其余杂交沙棘均位于其间,抗旱性居中。用3个指标综合后的投影值进行排序,与理论、实践都十分相符。
可见,沙棘抗旱性是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自束比3个指标综合影响的共同结果,所以不能用某个单一性状指标来评价其抗旱性强弱。采用投影寻踪法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令人十分满意,同时反映出这3个指标中,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自束比对抗旱性的响应依次递减。一些情况下,如果需要快速简易进行抗旱性评价,可以首选自然饱和亏这个指标,或自然饱和亏与临界饱和亏这2个指标,但还是强烈推荐用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山西师范大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胡杜娟参加了整个试验过程,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