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娇,刘红超,宁明珠,张海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 130000)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颅内感染,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脑脊髓膜化脓性感染,还可能合并有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1]。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骤,临床主要特征表现有呕吐、发热、头痛、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脓性改变等[2]。化脓性脑膜炎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但成年人发病亦不在少数。该病一般病情急重,患者常伴惊风、昏迷等表现,因此临床致残率、后遗症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3]。由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情重、恢复慢,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分析了5步综合化护理对化脓脑膜炎患者预后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4];无其他药物治疗史;无其他部位感染和系统性疾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急症、危重症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配合治疗和完成本研究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症状表现/例(%)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文化程度/例(%)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观察组3016(53.3)14(46.7)14(46.7)9(30.0)16(53.3)5(16.7)对照组3015(50.0)15(50.0)14(46.7)10(33.3)15(50.0)5(16.7)t/21.0081.238P0.2850.186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基础护理。①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定时巡查,注意患者体征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②呼吸道护理:当患者发生呕吐时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顺畅,以防窒息发生,如发生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③体位护理:卧床时保持头高脚低姿态,以便颈静脉回流;④用药指导:使用甘露醇及其他利尿剂行脱水治疗时,注意监测,保持电解质平衡;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步综合化护理。①心理护理:依据患者个体情况,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策略,给予健康指导。首先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其次,护理人员细心解答患者询问,解决患者心中疑惑,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三,亲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关系,同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打消恐惧焦虑心理,树立康复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高热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合理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指导患者补充水分,正确使用物理降温方式。如患者体发高热,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症药物予以降温。③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保持饮食结构合理,以保证患者营养供应。治疗期间,患者需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高之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原则。饮食以清淡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适当补充水果。对不能进食的患者,予以鼻饲保证营养需要。④皮肤、口腔护理:保持患者皮肤干爽舒适,避免搔抓;做好口腔相关护理,如患者口唇干燥或出现疱疹,适当药物涂抹。⑤并发症护理:如患者出现关节炎,则局部热敷并抬高关节,必要时予以解热镇痛剂;如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过多致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刺激征,即行硬膜下穿刺;如患者出现惊厥,则立即平卧,供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予以镇静药。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体温、脑脊液白细胞、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②生活质量(SF-36)评分[5]:包括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机体疼痛(BP)、情绪角色功能(RE)、生活活力(VT)、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8项,每项0~100分;③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12组预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体温、脑脊液白细胞、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体温、脑脊液白细胞、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2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例数RE护理前护理后tPVT护理前护理后tPMH护理前护理后tPSF护理前护理后tP观察组3037.36±3.5478.08±8.665.5210.02738.51±3.8078.53±4.465.8110.04841.17±3.1169.55±4.775.7480.01740.31±2.7074.56±4.975.3730.044对照组3036.54±3.3870.57±7.115.1030.03837.20±4.3160.59±6.015.1130.03041.22±4.6051.09±5.115.4230.01940.46±2.3565.37±3.325.6720.049t0.8133.0920.7924.0180.7183.9960.8133.891P>0.050.048>0.050.039>0.050.040>0.050.045
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非常高的脑膜炎症,是由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大多数成年人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终身免疫,但是也有部分成年患者因个人差异,临床也容易急性发作[6]。对于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目前经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病死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7-8],但其临床危害仍然不容小觑。按照患者病情和临床特征表现,临床上将化脓性脑膜炎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其中普通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流涕、咽痛等症状。普通型患者发展致败血症期,患者还会表现出高热、畏寒等临床特征性症状。普通型化脓性脑膜炎占所有患者总数的90%[9],一般患者在发作之后1~2 d内即可进入脑膜炎期,进而会引发颅内压升高,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频繁呕吐、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怕光、狂躁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昏迷。暴发型化脓性脑膜炎多发于儿童,其起病极为迅疾,如果抢救干预不及时极易导致患儿死亡[10]。轻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一般只表现出皮肤黏膜淤点,而慢性败血症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虽然病情不算迅疾,但对患者危害甚大。临床上,尤其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病死率最高[11],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极易引发不可控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见后遗症一般包括听力、视力、智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功能下降,甚至会出现行为异常等。所有这些后遗症中,尤以神经系统后遗症最为严重,而且发生率比较高,可达20%[12-13]。故在治疗过程中,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需要更优良、专业的护理干预模式。钱爱星等[14]研究报道,责任制护理干预可促进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戴旭红等[15]报道,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和5步综合化护理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充分说明5步综合化护理能够改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总结而言,采用5步综合化护理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主要有以下经验:①护理人员通过定时巡查,对患者进行监护,便于处理突发情况,避免贻误病情。②通过心理、高热以及饮食等5步综合化护理,充分发挥全面护理特性,给予患者心理及生理层面的护理支持、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控制患者体温,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确保患者营养均衡且饮食结构完善。最后通过皮肤、口腔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减少疱疹、关节炎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