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旖婷 陈瑞华
微信作为社交类应用软件,已然构成新的生活方式。微信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一方面为生活提供便利,如交友、社会公共服务等都更加便捷;另一方面,这种熟人化社交圈子也带来信息的封闭,进而可能导致谣言传播、群体极化等负功能传播现象。
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相关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面对微信公众号负功能传播现象,需要从其自身传播属性出发进行探明。
微信作为典型的社交媒介,其出现有其自身的历史。斯丹迪奇认为,最早的社交媒介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莎草纸,人们把信件写在莎草纸上,并写下自己的评论,然后与人分享。这种非正式传播系统能够使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递到较为遥远的地方,这种网络构成“社交媒介”系统,“在这个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沿社会关系网在人们当中流传,四面八方的人参加同一场讨论,组成分散的群体”。这指出社交媒介基本属性,即信息分享与社会关系建构功能。当然,微博、微信等作为新的社交媒介,和莎草纸、书信等媒介形式的传播属性不同。同时,微博和微信亦存在差异,微博是公开化的交流媒介,其功能类似大众媒介。相反,微信是熟人化的社交关系网络,是圈子化的互动模式。
具体而言,微信社交圈子生成与实际人际关系密切相关,亲属、朋友和同事等都是微信圈子建构的基础。某种程度上,微信圈子是传统血缘、地缘关系在网络的延伸。但与现实生活中的“差序格局”不同,微信圈子有强烈的网络化特征,即圈子构成的多元化和混杂性。因为从组成动因看,业缘、趣缘等非传统地缘要素也是微信圈子的生成动力;从传播模式看,圈子信息的扩散不仅是在圈内,也包括圈子内外、线上线下等多重维度交叉。就此而言,微信公众号更多是基于非地缘要素生成的社群网络,有强烈的共同兴趣和价值观,这种属性决定公众号信息传播的紧密性和强人际关系属性。相较于弱人际关系模式而言,强人际关系模式的信息扩散更具同质化,动员能力更强。这解释了微信公众号负传播生成的内在机制。
针对媒介社会功能,拉斯韦尔提出“三功能说”。“负功能”则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首次提出,即“麻醉作用”,体现为受众沉溺于传媒提供的表层信息与营造的娱乐化氛围,丧失信息获得主动性,从辩证角度思考的传播功能更具有批判和现实意义。微信公众号负功能传播表现在以下方面:
疫情期间,一些微信公众号为获取经济利益,对官方信息断章取义,发表未证实言论。这种的不断重复出现,会强化受众不确定感受,随即引发受众群体性恐慌。同时,微信公众号圈子化社群构成使信息快速传播,不同公众号间的内容转载更是加剧社群情绪“感染”。
社会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差异化共同体,这意味着只有维持不同人群的协调关系,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媒介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其在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传播以增强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协调各种利害关系。在全球抗击疫情背景下,传播不实信息无异于消解抗击疫情的团结力量,制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迷惑人心。
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使其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尤其是在社会紧急时期,媒介强大动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形成物质和舆论等各种保障。面对疫情造成的难关,媒介的社会动员对抗击疫情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微信公众号由于不恰当的信息传播适得其反,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与效果。如疫情期间的医生形象传播,部分微信公众号出于宣扬医护奉献精神的目的,向社会传播大量女医生、女护士剃发出征的事例。它的本意是希望增强公众防疫信心,但过度的同质化内容及不适内容宣传使得医护形象被曲解,对医护造成困扰。
面对突发疫情等社会紧急情况,如何发挥微信等自媒体社会传播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微信公众号作为圈子化传播社群,其解决思路是要强化信息的差异化,增强社群信息来源多样化,以维系观点交流与相互碰撞。基于此,笔者从政府、自媒体和受众等三个信息主体出发,探究微信公众号负功能传播的消解对策。
就政府层面而言,信息公开透明最为关键。官方信息有助于抑制谣言的生成和传播,增强公众对国家治理的信心,缓解公众的焦虑心情。随着公众对疫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疫情信息及时公布,有效缓解了社会焦虑。对公众而言,官方信息能够帮助其对谣言进行辨别。与此同时,官方信息发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部分自媒体的造谣行为。此外,如何增强信息说服力、科学性,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邀请医学专家答疑解惑、医疗知识普及节目制作等,以科学言论解除公众疑惑,是进行科学“劝服”的有效方式。如央视新闻、中国政府网、中国青年报等官方媒体访谈医学专家,并在其自媒体平台及时跟进,就有效完成对舆论发展方向的引导。而且,信息公开透明对国际信息传播亦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官方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遏制他国对本国疫情防控的恶意攻击。
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在疫情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粉丝量较大的公众号而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思考自媒体平台的角色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责任非常重要。就此而言,笔者认为这些自媒体信息平台应遵循公共信息模式,即作为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存在。这意味着自媒体也需要把关制度,即自媒体应传递真实资讯,进而搭建沟通与交流平台。例如医疗类自媒体平台“丁香医生”就积极发布防疫卫生知识,提供疫情订阅,普及日常防护知识和病理知识,使受众随时掌握疫情发展的状况。
概而言之,微信公众号虽然是以个体化或组织化方式运营,但随着其影响力扩大与受众人群增加,在坚持信息传播真实性的前提下,微信公众号需要不断反思信息生产的专业性。
受众并不是传播中的信息被动接收者,公众拥有对信息选择的权利,以及对事实自我解读的能动性,这意味着受众掌握了更多传播主动权。与此同时,这对其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即以社会公民的角色与意识参与媒介信息的行为。究其根本,传媒负功能出现原因之一就是受众思辨能力减退,对现成信息缺乏再分析。换而言之,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受众更应该具有监督和批判意识,甚至是形成公共辩论。只有这个过程才会使真正的知识得到传播,完整的事实得以呈现,并强化政府、自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强调媒介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但受制于年龄、职业和地区等现实因素,公众媒介素养仍然需要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暴露媒介诸多问题,微信公众号负功能传播就是典型现象。面对这种现象,需要多方信息主体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信息主体明白自身责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媒体舆论环境,构建良性公共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