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诸多代表、委员也纷纷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的构建。让我们共同走近文化遗产,了解传承者的努力,展望文化遗产的发展。
人物传奇
益新卓玛:“我不敢也不会停下脚步”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益新卓玛是非遗界的名人。认识她的人亲切地叫她“阿新”,后面总是要跟着一句“你太不容易了”;老一辈民间艺人叫她“筛巴布姆”。为了把迪庆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她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高原情怀全身心投入20年。
2017年,阿新出版发行了《追寻传统文化之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集》一书,同年出版发行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筛巴学勒探秘》。此外,为了重建藏族传统歌舞文化的舞台,阿新提出了非遗歌舞文化常态化展演的方案,让即将失传的“筛巴学勒”歌舞走进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疫情稳定后,她在香格里拉古城月光广场组织进行了展演活动,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民众自发的社交媒体传播,这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非遗歌舞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喜爱,展演活动成为当地新的文化标签和非遗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为了抢救非遗,我不敢也不会停下脚步。”阿新语气真诚笃定地说。
顾劼亭:在传承中照见未来
2009年,顾劼亭在巴黎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论德彪西钢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曲同工》,报告探究了德彪西这位西方现代音乐的奠基者与中国传统诗词、戏曲、水墨、园林等在美学和意境上的共通点。2014年,她开启了创作总题为“I FANTASIE”的系列舞台作品,《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成为这一系列的启幕之作。“‘I FANTASIE是‘我的幻想曲的意思,整个系列都来源于我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思考,是对于一代又一代传承的美好寄托。所谓传承,不是固守老套,而是有看到过去并照见未来的能力。”顾劼亭说。在顾劼亭看来,德彪西与杜丽娘代表的是“相遇”与“冲突”,“连接”与“忘却”。顾劼亭的探索和尝试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全新的意境。顾劼亭说:“当艺术跨越了当代与古典、东方与西方的范畴,它讲述的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纽带,闪烁的就是触动人心的人性之光。”
谷好好:爱戏曲、敢担当的“好女子”
谷好好的微信名叫“好女子”,这是她本人名字的拆字游戏,也是她数十年来对自己的要求和期许。谷好好是個敢挑战、敢担当的人,她的职业生涯也总是出现新的挑战。2016年,谷好好接到任命,担任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掌门人。中心包含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评弹6家全国知名的戏曲院团,还包括在建的戏曲专业大剧场宛平剧场及长江剧场。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争议在所难免。谷好好认为,发展中的戏曲不应该害怕争议,上海戏曲尤其如此,“争议反而可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既要传承经典,也要面向未来,这是谷好好对传统艺术的态度。“我们要坚守戏曲数百年凝聚与延续下来的经典元素、优秀基因,同时要与时俱进,丰富并拓展戏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培养人才、打造剧目、创建品牌上,探索戏曲在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让戏曲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才是守正创新。”谷好好说。
孟德芝:广收弟子传承蜀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孟德芝,18岁开始学习蜀绣。孟德芝回忆起那段时光,说:“那时经济虽然非常窘迫,但是心里乐呵呵的,经常推着自行车搭着绣绷子去参加各种展演活动,收了几个学生,对我尊敬得很,我也心里美滋滋的。”2018年,网红李子柒想学蜀绣,孟德芝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孟德芝教了李子柒半年时间,李子柒的蜀绣视频制作好后,她一帧一帧地帮忙核对针法。“我的好几名学生都告诉我,她们是看了李子柒学习蜀绣的视频才想要学习蜀绣的,这让我觉得,传承蜀绣是一辈子应该坚持的事情。”孟德芝说。
杨华珍:带着家乡父老一起创业
在成都邛窑遗址公园里,有一处被小溪、树林包围的川西民居小院落,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打造的“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中存放着长达5米的刺绣长卷《莲花化生图》和羌绣绣品《十二月花》中国风丝巾。杨华珍6岁便开始拿起绣花针,年过六旬时更是凭借自己精湛的藏羌织绣手艺,握着一根绣花针走进了国际时尚圈,和爱马仕、植村秀、星巴克等一众国际品牌进行跨界合作。
杨华珍从小便跟着妈妈学习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技艺。20岁的她已经成为织绣能手。10多年前,杨华珍来到成都,她和乡亲们制作的绣花挎包、杯垫等各类生活用品渐渐打开了市场。后来,杨华珍又开始对藏羌织绣做创新,图案、编织技巧、针法、色彩……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创作。她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今,年过六旬的杨华珍还通过成立自主品牌、做分享、开抖音直播等线上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藏羌织绣。
社会观察
文物“活起来”蔚然成风,非遗“火起来”大势所趋
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元宵节目《元宵奇妙夜》持续引爆网络,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短短5分钟的《唐宫夜宴》,5次登上热搜,获得108万讨论量、20.4亿播放量、25亿阅读量。《元宵奇妙夜》更是让网友们连呼“时间太短”“没看够”!
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故宫彩妆一经发布便被一抢而空,汉服在大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高考状元选择了冷门的考古学,李子柒等传统文化类IP在网络爆火,直播带货国风产品备受欢迎,海外网友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优秀文化产品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并非“曲高和寡”“乏人问津”,传统文化所唤醒的旺盛文化需求,折射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人民群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破圈之路”正逢其时。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有着生动的文化故事,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才是最宝贵的文化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再现、传播。
为文化遗产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2020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共同开启了“云端”之旅。“云展览”使观众足不出户便能“穿越时空”,漫游历史文化长河,消除错过热门展览的遗憾,尽情观览文物背后的故事,降低参观成本,优化观展体验,将博物馆线下展览效益从20%扩大到100%。例如,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云游”故宫指南》,涵盖了“全景故宫”“V故宫”“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故宫展览APP”等多款应用,极大拓展了博物馆空间的内涵与边界,让观众可以更广泛、更便捷地走近文明现场,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敦煌研究院积极运用各种新技术,实现了莫高窟智慧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参观模式。同时,还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插上科技的翅膀,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更加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