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喻世明言

2021-08-04 10:43莫文沁
读书 2021年8期
关键词:夏目漱石无题英国

莫文沁

一九0一年,日本小说家、英国文学研究家和诗人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期间以《断片》为题写了一些笔记,其中第八条:“从猿用手抓取东西开始至克莱武,让人感到教育之恐怖。学习英语,如果不能充分理解从英文书籍所传授的文化,又能学什么呢—这里除英语书籍以外的文化(从汉籍、和书而来的文化)丁点儿也没有。这样的人既不辨善恶又不理解德义为何物,仅仅器械般地为国家所使用。如此不啻国民的品位丝毫也得不到提高,器械般使用国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毁坏着国家。”“猿用手抓取东西”是指达尔文的进化论,恩格斯曾将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称为十九世纪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然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一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所利用,就成了人类社会中的赤裸裸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霸凌强盗行径。克莱武(Robert Clive)是英国十八世纪的政治家、军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供过职,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七四四年作为英国殖民军的一员来到印度,一七五一年在加尔各答笼城以作战骁勇而驰名。一七五七年在印度西孟加拉普拉西(Plassey)地区指挥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军打败了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军和孟加拉太守的联合军,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铺平了道路。回到英国后,因其受贿等恶行被揭发而自杀。

夏目漱石明治三十三年(一九00)作为日本文部省首批官派留学生赴英国伦敦学习研究英语文化,一九0三年归国后,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大学任教。日本从明治元年(一八六八)开始的“明治维新”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旗号下全盘西化,至夏目漱石赴伦敦留学已三十余年,可夏目漱石却写下了思考全盘西化的问题要点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探索方向。

我所读的夏目漱石的著作多为小说,有日语原文的也有大量翻译成中文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有《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行人》《心》《道草》《明暗》等小说。日本思想史研究家评价夏目漱石的作品“从英国留学的经验方面批判了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的现代化是如何滑向了皮相上的浮华轻佻”(清木正之:《日本思想全史》,筑摩新书二0一四年版,326页)。这里特别提到夏目漱石在英国的留学经验。我以为上述《断片》第八条中的“从猿用手抓取东西开始至克莱武,让人感到教育之恐怖”是读解夏目漱石小说的纲,也是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期间体验研究英国近现代文化后,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而勾勒的一幅形神兼备的头像。正如《断片》第一条至第八条所推衍的金钱乃势力、乃社会地位,这不能不让夏目漱石对英国近代教育把进化论作为殖民主义的灵丹妙药和把克莱武这样的“无德义者”捧为殖民英雄而感到“恐怖”。

何以感到“恐怖”呢?夏目漱石在《斷片》中写道:

西洋人赞赏日本人,多半是因为日本人模仿自己师事自己。相反,轻蔑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不尊敬自己。西洋人的称赞中,包含着我国国民的对传统的毫不留恋,但认为这是荣誉就错了。如果是深思熟虑幡然觉悟而与过去的丑恶告别,这是值得称赞的毫不留恋过去;相反,只是为眼前的新奇所迷惑、在好奇心驱使下而丢弃了百年习惯,这就成了肤浅的毫不留恋过去……日本人是欠缺创造力的国民,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是乐于模仿中国,维新后日本人又专一模拟西洋。可哀的日本人也明白,即使专一模拟西洋人,可最终在经济上在实用性上以及在西洋化后必然产生的恋慕过去的传统上讲,都不可能全盘西化。过去日本人以唐宋元明清为样板加以模仿而留下了和汉混合的遗产,可现在的日本人不得不全盘西化是苦于为了避免日欧两者的冲突。

原来夏目漱石为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行径和逻辑而感到“恐怖”的同时,还有对日本全盘西化后走向何方的担心。

众所周知,一八五三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军舰闯入浦贺港,向幕府递交国书,要求开国通商,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一八五四年一月,在美国的武力威慑之下,幕府被迫签署了《日美和亲条约》,通称《神奈川条约》,随后,英、俄、荷兰等国陆续胁迫幕府签署了类似的条约,幕府持续了两百余年的锁国体制逐渐走向崩溃。一八五八年六月,日美签署《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之后,荷兰、俄、英、法四国也与日本签署了大致相同的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从此,日本的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等被列强剥夺,日本不得已而欲师夷以制夷。日本跻身列强之后,明治政府向英国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领事裁判权的要求。此时英国因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交恶,出于拉拢日本对抗俄国的外交策略,英国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两国于一八九四年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日本收回英国领事的裁判权,收回了英租界的行政管理权以及部分关税自主权,且将以前日本单向给予英国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修改为双向互惠的最惠国待遇。接着日本又陆续与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十四国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收回了各国领事的裁判权。此后,外国人在日本犯罪或发生纠纷,均由日本裁判所管辖。然而,在西方列强师傅教诲下成为列强的日本,反过来却要求清政府同意日本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一八九五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了日本享有与欧美列强一样的在华最惠国待遇,其中包含了领事裁判权。事实上日本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中国有句俗语:跟上啥人学啥样。这正是夏目漱石“日本人不得不全盘西化是苦于为了避免日欧两者的冲突”这句话所隐含的西化后日本又将亦步亦趋西方、进而转嫁危机的担心。

与夏目漱石为英国近代教育感到“恐怖”形成一百八十度反差的是大正五年(一九一六)十月十六日所写的一首《无题》诗。

人间翻手是青山,朝入市尘白日闲。

笑语何心云漠漠,喧声几所水潺潺。

误跨牛背马鸣去,复得龙牙狗走还。

抱月投炉红火熟,忽然亡月碧浮湾。

这一年的五月,夏目漱石的绝笔长篇小说《明暗》开始在《朝日新闻》上连载,至十二月九日因胃溃疡恶化去世而未完成。从夏目漱石的信件中可知,在《明暗》连载中的八月十四日起,夏目漱石开始写作《无题》诗,到十一月共完成了七十五篇《无题》诗,大约平均一天半即创作一首。

毕业于东京大学德语文学专业的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古井由吉在《读漱石的汉诗》(漱石の漢詩を読む)一书中,把十月十六日这首《无题》诗誉为“乾坤之绘画”,新解如下:

“誤跨牛背马鸣去”,字面上是说把牛误认作马,骑上了牛背这一鲁莽举动使马大吃一惊,嘶鸣而去。“复得龙牙狗走还”,与上句“误跨牛背”相对,这一次虽然拾到了龙牙,但跑回家的却是一只狗。这两句诗中出现了牛、马、犬三种动物。实际上是《周易》哲学思想在诗中的体现,马为阳,牛为阴。《周易》从阴和阳这两个要素的组合而阐释天、地、人的关联,进而教诫人们的处世进退等。《周易》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自然哲学,阴阳占卜是其具体实践。阳为积极,阴为消极,但阳也孕育着危机,阴也包含着谨慎行事而前程光明。阴阳两要素可解明诸多事由。《周易》明示了好转换为坏、坏转换为好的事实,可以说是由现在而判断未来的哲学。……狗在八卦中是“艮”卦,是一种象(形),意指停止、困难,表示形势不利,需戒“慎”……本来是形势不利垂头丧气,应等待时机,但不知从何方叼来阳气之最的龙牙,一下子反转阴气而成为意气盛发,这只狗跑回家,跳跃得上了天。可想而知,后果是麻烦和危险。……“艮”卦的狗叼来了阳气之最的龙牙,瞬间变得元气满满,但结果是“震”,就如同天空震耳欲聋的雷响,给人带来的只是咶噪和危惧而已。诗的尾联是“抱月投炉红火熟,忽然亡月碧浮湾”。“熟”即煮熟作物的果实的意思,也形容兴盛的样子。假定把怀抱的月亮投进榻榻米上的炉子,炉中的火熊熊燃烧,可“忽然亡月”即月亮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碧”,即无尽的绿、近似青的色彩浮现在“湾”即大河的入海口。

如前所述,夏目漱石在写作这首《无题》诗的同时也在创作绝笔长篇小说《明暗》(最终未完成),小说的主题是通过男女主人公津田和延一对年轻夫妇不安定的家庭生活,而剖析全盘西化后的日本社会的“自我”即哲学上的“唯我”问题。我之所以说《断片》第八条是读解夏目漱石小说的纲,就在于夏目漱石是既具有深厚的东方哲学素养又具有英国留学经验的“两栖”学者,他在为“从猿用手抓取东西开始至克莱武”这一英国近代教育唯金钱和自我至上(包括殖民主义者的本国利益优先)而“感到恐怖”、为长篇小说《明暗》中的主人公在日本来自外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强压下不得不全盘西化,并在由此而滋生的“自我”即“唯我”思潮中煎熬不安的精神状态写生的同时,挥毫写就了这首“乾坤之绘画”式的东方哲学主题《无题》诗,在东方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包容精义和西方近现代以进化论为通理的强者乃公理、金钱至上的所谓民主自由精神的两相观照下,绝笔式地对世人昭示了自英国留学时期开始探索的作为小说作家和诗人的夏目漱石东西方文明观。

猜你喜欢
夏目漱石无题英国
最厉害的本领
抓住对方的心
抓住对方的心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无题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我爱你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无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