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貌仿生的针织物图案设计与应用

2021-08-04 04:09姚思明张泽军马燕红
纺织科技进展 2021年7期
关键词:针织重构面料

姚思明 ,张泽军 ,马燕红

(1.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2.广东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仿生设计源于仿生学,是根据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形、色、功能、结构等特质进行再设计与再创作的一种设计方式,通过确立仿生原型、选择仿生角度、实施具体方案、总体完善等一系列过程完成。服装仿生设计重点是服装的色彩、款式、功能、纹理、材料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寻找设计灵感的艺术活动[1]。借鉴了大自然中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审美特征,根据针织面料的材料与工艺特点进行针织物设计,并应用在针织服装设计中,使针织面料及针织服装更丰富多样。

1 地貌分类及造型审美

1.1 地貌分类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外力地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常见地貌形态包括丹霞地貌、风蚀地貌、湖泊地貌、冰川地貌、梯田地貌等。

1.2 地貌造型审美

丹霞地貌色彩灿若明霞,造型上山峰高耸,起伏绵延,具有突出的形态美、空间结构美、韵律美、色彩美,融合了雄、奇、秀、幽等美学特征[2];风蚀地貌的形成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整体呈现一种自然的残缺美;湖泊造型呈不规格椭圆形,与周围的山、树等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自然美感;冰川地貌无论是逶迤铺排的经典冰川还是高耸矗立的冰川末端以及硕大的冰盖,都展示着一种气势逼人的壮美[3];梯田地貌造型随山形呈阶梯式变化,体现了形式美中的韵律之美,色彩与线条呈现统一、和谐的自然之美,是一种自然和人文融合得最好的景观设计[4]。

2 研究思路

对地貌审美特征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地貌造型分析研究。通过网络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地貌成因,归纳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地貌造型审美特征,选取具有设计可行性的代表图片。(2)地貌特征元素提取及重构衍化设计。从地貌景观图片中提取出图案造型几何线条与色块,将提取出的图案和色彩元素进行重构与衍生设计。(3)基于地貌仿生元素的针织物设计与应用实践。研究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思路

3 地貌特征元素提取及重构衍生设计

地貌特征元素提取及重构衍生设计分为元素提取与重构衍生设计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深入分析地貌造型特征提取造型元素后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与概括,将地貌造型代表图设计成几何纹的平面构成图(以下简称平构图)组合归纳设计;色彩元素的提取是基于地貌图的色彩提取,形成统一色彩基调的色彩组合。第二部分,将造型元素平构图进行元素的选取与组合重构,依据针织面料特性形成适合针织面料成型工艺的图案组合;将提取出的原始色彩组进行应用配色选择,再进行明度、纯度等的衍生设计,形成新的单一色彩或色彩组合。

3.1 元素提取

选取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地貌造型特征图片作为设计参照,根据地貌特征进行造型审美关键词概括,然后进行造型元素的几何形提取,提取出的元素几何形有折线、椭圆形、曲线、直线等,再根据所提取的几何图形进行点、线、面的组合设计,形成造型元素的平构图,为地貌造型的仿生设计提供转化基础。由于地貌景观是由自然作用形成的,故其色彩多元且风格自然,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无比宝贵的设计灵感。造型色彩元素提取见表1。

表1 造型色彩元素提取

3.2 元素重构与衍生

3.2.1 基于形态仿生法的设计重构

造型元素的重构运用“形态仿生法”进行设计,形态仿生法立足于自然环境,是人们在对自然物体的外部形态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模拟、变形、重组、细化等艺术手法将其应用到设计中,以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表现[5]。

基于形态仿生法的设计重构在造型元素平构图的基础上进行单一元素的选取变形设计,根据单一元素形态进行二方连续重组以及无规律重复组合的形式组成新的图案,最后将重组的图案进行细节化处理,使其造型丰富美观。

丹霞地貌元素重构分四步完成,如图2(a)所示。第一步:丹霞地貌造型平构图为初始模式,提取出单一折线造型元素,以此为基础进行变形组合设计;第二步:将折线元素进行二方连续组合形成连续折线图形,呼应丹霞地貌造型的蜿蜒起伏特点;第三步:将线条重复,形成具有韵律感的图案;第四步:增加整体图案的纹理细节,以适应针织面料编制工艺,形成具有现代化视角的针织面料。

风蚀地貌元素重构分四步完成,如图2(b)所示。第一步:以风蚀地貌造型平构图为初始图形,提取出的单一造型元素为椭圆形;第二步:将椭圆形进行放大、缩小、拉长等变形,形成不规则图案的组合;第三步:依据形式美法则进行无规律的重复组合,形成具有风蚀地貌无规律重复的特点并有一定美感的画面;第四步:添加细节,使画面丰富形成整体。

湖泊地貌元素重构分三步完成,如图2(c)所示。第一步:以湖泊地貌造型平构图为初始图形,在不改变地貌造型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将初始图形直接进行变形设计,形成具有可连续设计且美观性强的图案;第二步:将变形后的图形进行二方连续组合设计;第三步:基于针织面料编织工艺进行细节处的调整,形成接近湖泊造型的连续图案。

冰川地貌元素重构分四步完成,如图2(d)所示。第一步:以冰川地貌造型平构图为初始图形,从初始图形中提取出单一造型元素为矩形,以矩形为基本元素进行图案组合设计;第二步:将提取出的矩形元素进行拉长、旋转、变化粗细线条的形式,基于冰川造型元素特点进行变形组合设计;第三步:运用二方连续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第四步:添加细节,使整体画面具备冰川地貌造型的气势感。

梯田地貌元素重构分四步完成,如图2(e)所示。第一步:以梯田地貌造型平构图为初始图形,提取出的单一元素为一条不规则曲线,以此为基本元素进行图案组合设计;第二步:将提取的曲线弯曲程度降低,根据梯田地貌呈阶梯式变化的特点进行元素组合设计;第三步:将变形组合再组合形成高低起伏图形;第四步:进行二方连续组合形成完整的图案;第五步:旋转90°,更直观表现梯田地貌阶梯性、断面错落的整体特点。

图2 元素重构

3.2.2 色彩元素衍生

将提取的色彩组进行最终应用色彩的选取,在不改变原色彩基调的基础上,以针织面料图案设计为前提进行色彩的提亮、加深、减淡以及改变成相近色相等调整,使衍生出的色彩或配色组合有较大的层次变化。(1)从丹霞地貌图提取的色彩中选取1、3号色,将1号色提亮,3号色加深,形成对比度较强的两色组合;(2)从风蚀地貌提取的色彩中选取2号色,将2号色提亮;(3)从湖泊地貌提取的色彩中选取2、3号色,将2号色饱和度降低,3号色明度增加,形成色彩对比更加强烈的两色组合;(4)从冰川地貌提取的色彩中选取1、3、4号色,1、4色彩不变,3号色提高亮度与纯度,形成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色彩组合;(5)从梯田地貌提取的色彩中选取2、3、4号色,降低所选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形成对比柔和的色彩组合。

4 基于地貌仿生元素的针织物设计与应用

4.1 基于地貌仿生元素的针织物设计

通过以上步骤已经完成了地貌仿生图案纹样设计稿和配色方案。地貌仿生元素的针织物设计见表2。(1)仿丹霞地貌针织物设计,选用朱红色和红褐色2种颜色纱线,采用芝麻点提花为基本组织,按仿生图案纹样配色要求编织出蜿蜒起伏韵律美的针织面料。(2)仿风蚀地貌针织物设计,选用土黄色纱线,采用移针、翻针的编织方式,形成不规则的孔洞,使织物呈现风蚀石窝的效果,具有凹凸不平的残缺美。(3)仿湖泊地貌针织物设计,运用湖绿色和灰白色纱线,采用双层和单层结合的方式,双层区域为前针床编织2横列后针床进行1次翻针,使得双层区域和单层区域间的有效编织横列之比为1∶2,形成湖面波纹的效果,编织的织物具有波光粼粼的层次美。(4)仿冰川地貌针织物设计,选用灰白、浅蓝、深蓝3种颜色纱线,采用提花组织为基本组织,运用翻针、整体移针的编织方法,使织物呈现冰斗、角峰的效果,具有硬朗锋利的冷峻美。(5)仿梯田地貌针织物设计,选用灰绿、浅豆绿、深蓝3种颜色纱线,采用局部编织的方式,呈现局部错落的色块,使织物呈现阶梯和层次变化,具有婀娜曲折的层次美[6]。

表2 地貌仿生针织物设计

4.2 基于地貌仿生元素的针织物应用

为验证地貌仿生针织物应用的可行性,选择两款针织服装进行面料应用设计,其中款式1为女士套头针织上衣,袖型类似羊腿袖,领口、袖子下半部分、衣身下摆部分采用罗纹组织,服装整体采用淡蓝色为主色调,由于此款上衣袖型较为夸张,为了突出袖型效果采用仿冰川地貌图案针织面料作为袖子上半部分面料,既突出重点又使服装整体和谐自然具有时尚感,适宜于年轻追求时尚与个性的女性穿着。款式2为2粒扣女士针织开衫,领口、前门襟、袖口、衣摆采用罗纹组织,由于此款服装是针织服装中常见的款式,为了使其具有新颖度和创意性,面料上应用仿风蚀地貌图案面料作为衣身与袖子主要部分的面料,将重点放在针织组织的创新性上面,这也符合当前针织服装流行趋势,适合注重细节的时尚女性穿着,如图3所示。

图3 款式图

5 结语

造型各异的地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其变化万千且色彩缤纷的审美特征值得设计师去汲取灵感加以运用,将地貌景观从造型、色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提取基本元素后进行重构与衍生设计,充分尊重地貌景观特点与针织面料编织工艺的前提下进行针织面料的图案设计,编织出的针织面料与设计出的针织服装都具备了较强的美感与时尚性,充分说明了从仿生角度出发设计的针织图案是具备可行性及具有应用价值的。

猜你喜欢
针织重构面料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针织暖意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锦绣如织
多彩针织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热销面料及辅料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