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上雕花

2021-08-03 19:49幼吾
中华瑰宝 2021年7期
关键词:贝壳艺术

幼吾

与中国其他很多的工艺美术大师一样,金阿山的艺术生涯始于国有工厂。早年与他一起做贝雕的人不在少数,但几十年后,国内能与他比肩的贝雕大师凤毛麟角。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起跑时人潮汹涌,终点却寥寥无几。金阿山凭何走到最后?

2021年5月26日,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原本定于5月24日撤展的“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精品展”因为反响良好而被续期至5月31日。这天,如往常一样,恭王府里人来人往,不一样的是,人们似乎在恭王府左侧院落内停驻了更长的时间—贝雕大师金阿山的作品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一双做贝雕的手

“哎呦,这画真是太有水平了!这真的都是用贝壳制作出来的吗?”一位参观者站在一座《长城佳色》贝雕屏风前惊叹道。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该参观者大声道:“您真厉害!用贝壳都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你看这颜色、层次、构图,没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肯定做不到这样。谁能想到把一颗松树放在画的最底端呢?这样一放,图的层次感、远近感就出来了。”说完,她连连向一旁的金阿山竖起大拇指。

听着赞扬,仿佛遇到知音,金阿山欣慰地笑了,说:“我小时候确实学过绘画。”同时,他也露出了自己那双沧桑的手。这是一双布满褶皱和老茧的手,轻微起皮,指甲很短且边缘凹凸不平,左手大拇指上还缠着一块褐色的医用创可贴。

若只看这双手,人们很难将它们与拥有一家工厂的厂长或者一件作品能卖出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工艺美术大师联系起来。然而,这双手就属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阿山。

对于自己这双沧桑的手,金阿山解释说:“我贝雕干了快60年了,以前每天十七八个小时都在做贝雕,近几年年纪大了,就缩短成了每天10个小时。”一件贝雕成品,要历经选料、清理、切割、打磨、清洗、抛光、粘贴、组装和装配九大基本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亲力亲为。于是,在与坚硬的贝壳磨合的几十年中,金阿山的手留下了道道痕迹。

金阿山说,除了睡觉吃饭,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贝雕上,“别人在做贝雕,我在做贝雕。别人休息了,我也在做贝雕。别人睡觉了,我还在做贝雕”。专注,专注,再专注,这或许就是他能够成为“中国贝雕第一人”的原因。

问自己好(hào)不好

1944年出生的金阿山从小在大连长大。大连是中国贝雕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贝雕艺术的摇篮。所谓贝雕,是一门集牙雕、玉雕、木雕、微雕、石雕等各种雕刻手法于一体的技艺,它取绘画、书法、雕塑和篆刻等众家门派之长,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精心雕琢,从而创作出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在中国古代,贝壳是稀有物品,常作为装饰品出现于头饰和各种摆件中。古代运用贝壳进行装饰的工艺也称螺钿,是现代贝雕艺术的前驱。

然而,由于大连这座滨海城市盛产海产品,各色贝壳随处可见。很早以前,当地人就有将贝壳串联或雕饰一番以作为装饰物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大连贝雕老艺人开发研创了现代贝雕艺术,大连也成为中国重要的贝雕出口基地。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结婚的“四大件”是收音机(或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及手表,而在大连,除了“四大件”,还得再加上一件贝雕作品(主要是贝雕画)。可见贝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金阿山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

童年时,金阿山就显露出对贝雕的喜爱。“我姥姥喜欢做贝雕,我也跟着做。我跟其他的晚辈不一样,不是一时半会做一做(贝雕)。我越接触这个东西,就越发现自己对它的喜欢。”金阿山回忆道。

除了做贝雕,姥姥还会画画。于是,在姥姥的影响下,金阿山一边学习绘画,一边制作贝雕。两种手艺,金阿山都学得很好。“以前,我画的画还卖过钱呢。”金阿山笑着说。事实证明,这两样手艺为金阿山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受童年经历影响,后来在招收學徒时,金阿山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好不好贝雕?”金阿山解释说:“学好贝雕,第一当然是得努力,但是好不好也很重要。”

做别人不敢做的

1965年,21岁的金阿山进了大连贝雕厂。当时,大连贝雕厂是全国最大的贝雕厂,吸纳了很多贝雕能手。可以说,金阿山真正的贝雕生涯正是始于大连贝雕厂。

进厂后,金阿山不仅学得快,做出的贝雕作品还能保质保量,故而很受厂领导的重视,但他没有满足于此。“那时候厂里跟我一起做贝雕的人有几百个,但那会儿做贝雕跟现在不一样,大家都是在流水线上,你负责做这个,他负责做那个,都是固定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式。”金阿山介绍道。在产品上,当时的贝雕厂也多以贝雕画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类型单一,更看不出风格。

做贝雕越久,技艺越见娴熟,金阿山的想法也就越多,他有了不一样的“野心”。金阿山说:“那时候的我就想做出好贝雕。”那什么是好贝雕?对此,金阿山毫不遮掩地说:“我就觉得,要做别人没做过的,要做别人不敢做的。”

那什么又是别人没做过的?什么又是别人不敢做的?鉴于此,金阿山大胆地提出了“珍贝艺术”新理念,即将贝壳与黄金、宝石结合起来,并运用浮雕、平贴、镶嵌等工艺,创作出全新、独立的贝雕艺术作品。简而言之,金阿山要将贝雕转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非锦上添花的装饰工艺,从而让贝雕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性。

立体贝雕《九龙壁》是金阿山“珍贝艺术”的代表作。这件作品长6米,高1.8米,宽0.7米,是以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为原型,采用贝壳,再配以黄金、宝石精雕而成。该作品与原型相差无几,就连颜色也分毫不逊,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贝雕艺术精品。在2012年东北亚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该作品荣获了特别金奖。

2014年,金阿山带着《九龙壁》赴深圳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其间一段小插曲为后来金阿山开办金阿山贝雕艺术馆积累了资源。当时,该《九龙壁》被陈列在展馆正门处,游客一过必能看见。恰巧,一位来自大连的市领导正好也来参观,一眼就看见了《九龙壁》,惊艳之余便进行了一番询问。得知创作者金阿山来自大连,这位市领导十分惊喜:“没想到,这竟然是来自家门口的艺术呀!”市领导当即就表示要帮助金阿山宣传大连贝雕艺术。

有了政府的支持,2015年,金阿山顺利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20年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大连市政府又主动提供场地,扶助金阿山建成了金阿山贝雕艺术馆。如今,这座艺术馆已成为大连的一张名片,凡是去大连调研的团体机构,一定会去该馆参观。

绝对不能对付

将“珍贝艺术”理念由理论变为现实后,一次次的成功也宣示着,金阿山摸索出了一条贝雕艺术之路,但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珍贝艺术”作品确实好看,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十分耗时费力,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贝壳的形状问题。贝壳形状固定又质地坚硬,如何将其转化为自己想要的形状?金阿山尝试过两种方法对贝壳进行软化: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是学习自菲律宾的,但我们发现这个方法不行,对人体有害,就不用了,現在,我们都是用物理方法。”金阿山说。金阿山是贝壳软化物理方法的首创者。1987年,他还凭借此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轻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攻克了技术难关,接下来就是创作环节了。为了搜集创作素材,金阿山将目光放至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各种古画、古建筑、屏风以及神话故事等皆是他的灵感来源。一旦有了创作素材,他便以此为蓝本先画出设计图,然后以泥或木制做出底胎,再将软化处理过的贝壳配以珍珠或宝石等粘接于底胎上,其后,再进行修形、固定和抛光。有时候,一件大型立体贝雕作品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九龙壁》《麒麟》《龙船》《九龙天坛》《西方三圣》等作品,无一不饱含着金阿山的精力与心血。

在金阿山看来,贝雕的制作过程没有任何讨巧之处,唯有耐心和认真。“要做出好贝雕,你得有那个劲儿。”金阿山总结道。正因如此,其他时候,金阿山是慈祥的长辈,在教学时,却是十足的严师,对贝雕制作绝不放松一丝一毫。“绝对不能对付。”金阿山说,“你第一次让他对付过去了,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放松,最后出来的作品就一定不是最好的。”

对于金阿山的严厉,既是儿子又是徒弟的金吉最有感悟。有一次,金吉与团队一起负责制作立体贝雕《龙船》上的一个小部件。“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做出来,可是父亲一看,觉得不行,要撤掉。当时我心里就挺不乐意,毕竟这是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做出来的,而且这只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小部件,我们觉得也没必要那么较真吧!”金吉回忆道。但金阿山就要较真。他看大家不动手,就自己上手改。金吉看父亲那么坚持,也行动起来。“等改过来后,我们发现,效果确实比之前要好。”金吉说。

学徒们都知道,做不好贝雕,要挨金阿山的骂,但金阿山不是背着手张口训斥一顿就完事,而是自己亲自动手作示范。“等做出来,大家一看,自然会知道哪个好。”金阿山笑道,“所以他们被骂了,哪怕是被我骂哭了,最后还是会回来继续做。”因此,无论是在手艺上还是在为人上,学徒们都打心底里佩服金阿山。

艺海沉浮几十年,年近耄耋的金阿山开始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贝雕艺术的传承上。他经营的贝雕工厂和金阿山贝雕艺术馆,既是他制作贝雕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传扬贝雕艺术的基地。“只要他好这个东西,愿意学,我们就欢迎他来。所有学徒,我们都包吃包住,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月还提供补助。”金阿山笑着说。

猜你喜欢
贝壳艺术
纸的艺术
被骗了
美丽的贝壳
贝壳巧变身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树枝贝壳花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