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薛海兰,孙俊梅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在临床中发病率最高疾病之一是糖尿病(DM),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存在紧密联系[1]。据有关报道指出,在DM患者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若未能予以患者早期有效诊治,则会导致患者视力水平持续下降,症状较为严重者还会失明,存在不可逆性以及进行性发展特点[2-3]。所以,采用有效诊断方式早期诊断患者是否属于DR疾病的并发症,从而尽早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目前诊断该疾病方式较多,散瞳检眼镜使用最为广泛,能够对DR实际分期加以诊断,然而其缺点在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偏高[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20年9月收治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89例(778眼),探究DR患者经FFA检查价值,结果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389例(778眼)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阴性眼与阳性眼分别为68眼和710眼。男性与女性所占比例约为1:1,患者年龄在37~86岁,平均(61.52±4.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对389例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开展系统化眼科检查,分别为眼底情况检查、视力检查以及眼压检查等。眼部检查利用散瞳检眼镜,对病变程度以及位置进行评估,随后对疾病分期加以评估。
FFA选择德国海德堡公司,Heidelberg Engineering GmbH提供型号为Spectralis HRA激光眼科诊断仪进行检查,先对患者双眼进行拍摄,随后在肘前静脉缓慢注入剂量为3 mL荧光素钠稀释液,10 min内查看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观察如无不良反应后在短时间内将剂量为20% 5 mL荧光素钠注射,在4 s以后对患者双眼进行拍摄,中心点选择视网膜后极部视盘与黄斑区域,拍摄区域还包括在鼻上、鼻下方、颞上、颞下方等周边区域,将获取摄影图像进行保存。
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针对DR患者修正诊断结果以及分期诊断效果;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DR标准按照全国第三届眼科学术会议1984年制定相关内容实施临床分期诊断:微血管瘤以及小出血点主要集中在后极位置,判定为Ⅰ期;存在硬性渗出或者是出血斑,并且颜色为黄白色,判定为Ⅱ期;存在白色棉绒斑以及出血斑,判定为Ⅲ期;患者玻璃体中存在新生血管或者是出血症,判定为Ⅳ期;存在新生血管以及纤维瘤增殖,判定为Ⅴ期;存在新生血管以及纤维瘤增殖,并且患者视网膜发生脱落以牵拉性特征,判定为Ⅵ期。增值型DR与非增值型DR分期分别为Ⅳ~Ⅵ期和Ⅰ~Ⅲ期。
将OCT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散瞳检眼镜与FFA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散瞳检眼镜与FFA分期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P>0.05);总分期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散瞳检眼镜与FFA分期诊断结果对比[n(%)]
将OCT血管成像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开展散瞳检眼镜诊断,阳性患者为608眼,符合率84.83%(660/778),其敏感度为84.51%(600/710),特异度为88.24%(60/68);FFA诊断,阳性患者为708眼,符合率99.23%(772/778),其敏感度为99.44%(706/710),特异度为97.06%(66/68)。见表2、表3。
表2 散瞳检眼镜诊断结果对比(眼)
表3 FFA诊断结果对比(眼)
DR具有不可逆性以及进行性特征,同时发病率极高,早期发病阶段大部分患者并未觉察,当病情持续发展后患者会渐渐出现视网膜水肿的症状,眼前存在黄斑水肿、眼部缺血或者是闪光感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症状,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疾病患者还会出现视力下降或者是视物变形等[5]。患者眼底主要以微血管瘤产生视网膜血管内部,同时还存在血管扩张,其病理改变包括视网膜水肿以及渗出,引发毛细血管闭塞或者是小动脉闭塞[6]。在患者视网膜上呈现大量新生血管,经过眼部检查后,可判定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状况,从而为其制定早期有效治疗计划,避免患者失明。然而在临床实践当中,最常采用的诊断方式分别为眼底彩色照相检查以及检眼镜检查[7]。以上两种检查方式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而采用FFA对患者眼底出去点进行检查,可更明确掌握患者病情实际变化状况以及严重程度。
FFA是临床最常采用诊断DR方式,试验无过敏后将黄色荧光素快速静推,让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遍布患者血液内,随后经过滤光片获取荧光素,对荧光素在眼底循环荧光信号加以评估,从而判定患者实际病情状况。FFA可清晰展示血管细微结构以及视网膜动态变化,利用荧光素信号科学对其病变分期以及位置加以评估。然而常规散瞳检眼镜检查方式却只能够对病变位置进行评估,无法综合评估血管细微结构病理变化以及视网膜总体情况。OCT血管成像术属于无创且快速诊断DR方式,使患者视网膜横切面层次结构清晰显示,其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将散瞳检眼镜与FFA分期进行对比,有可比性(P>0.05);总分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OCT血管成像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开展散瞳检眼镜诊断,阳性患者为608眼,符合率84.83%,其敏感度为84.51%,特异度为88.24%;FFA诊断,阳性患者为708眼,符合率99.23%,其敏感度为99.44%,特异度为97.06%。由此可见,采用FFA进行诊断及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更高,能够对患者眼底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病理变化状况,动态观察微循环过程,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开展针对性治疗方案[8]。
总之,针对临床DR患者开展FFA进行检查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快速诊断疾病分期,同时还能对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定,具有极高诊断准确率,能够对视网膜循环表现动态观察,筛查DR对眼及全身重要器官的影响,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广泛采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