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荣富
(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宜兴 214231)
眩晕较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之中,其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前庭神经系统出现功能性或者是器质性的损害。外伤、供血障碍,还有部分患者会有炎症、中毒、肿瘤以及周围组织牵拉压迫等因素,都是有可能引起老年人出现眩晕[1]。如果将发病后眩晕性质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能够将眩晕分成两类,既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主要受到了脑组织和脑神经病变的影响,而周围性眩晕和耳部的疾病有着较大的关联[2]。由于眩晕发病部位与病因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精密的检查仪器才能够明确诊断。本研究探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老年急性眩晕患者的诊断价值。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的老年急性眩晕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68.10±1.71)岁;病程时间5~8个月、平均(7.05±1.53)月。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还可能会出现自发性的眼震,其中,单纯的眩晕者共有40例,合并听力下降者共有32例,肢体无力的共有19例,复视12例,构音障碍9例,面部麻木12例,意识障碍6例,头痛6例,面瘫4例。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急性眩晕症状;患者没有精神类疾病。
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意识不清且混乱者;合并靶器官功能障碍者;有酗酒史和药物滥用史、造血系统异常者;存在不适合进行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原因,如对造影剂过敏等;6个月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合并有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患者采取的是MRI诊断,应用的是Siemens 1.5T MR检测仪器,对患者进行MRI扫描,再应用三维扫描模式,也就是轴状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并且将头颅线圈作为基点,来对信号进行采集,常规的SE序列如下所示:也就是(TR 560 ms,TE 14 ms),(TR 5 000 ms,TE 96 ms),FLAIR(TR 9 000 ms,TE 108 ms),整个扫描层的厚度是5 mm,扫描层的间隔则是1.5 mm。要对患者进行询问,是否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人工心脏瓣膜、眼球有无异物、动脉瘤夹,如果有上述这些物品,是不能够进行MRI检查的。在进入检查室之前,要把患者身上的一些金属物品取下来,这些不能够带进检查室,因为金属物体会造成金属伪影,影响成像的质量,比如假牙、戒指、耳环、钥匙、手表、硬币等。如果有信用卡、磁盘或者磁带也要取下来,这些会造成去磁损坏,如果检查的是眼部,要在检查之前洗掉眼妆等化妆品。
颅脑MRI检查结果。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工作,实验研究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以率(%)对数据结果进行表示。
180例患者中,经过颅脑MRI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MRI检查存在异常患者共30例(16.66%),其中脑萎缩1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听神经瘤3例,脑干梗死3例(图1~2),小脑出血1例,小脑梗死3例。
图1 左侧脑干长片状低信号影
表1 检查的相关结果
图2 左侧脑干长片状高信号影
老年性眩晕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眩晕感,还有失衡感以及平衡紊乱,患者在睁眼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自身的晃动以及旋转,就好像坐车,并且发作之后患者将没有办法站立,还可能会伴随出汗、耳鸣、恶心,血压逐渐下降,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情况[3]。在一般的情况下,患者发病可能会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左右。临床根据患者的眩晕病变部位以及发病的原因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将其分成前庭性眩晕以及非前庭性眩晕,其中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又与前庭中枢性眩晕都属于前庭性眩晕的两种不同形式。如果通过眩晕性质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则能够将其分成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导致老年性眩晕的因素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其中患者出现了前庭系统退行性改变,以及脑血管疾病等都可能会诱发老年人出现眩晕。眩晕的发病原因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对患者的既往病史、X线等进行资料采集,而采取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能够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在各影像学检查中,CT诊断的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范围,但是其检查结果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其中最常见的有枕骨结节后颅凹骨骼伪迹、岩骨嵴导致的基底动脉供区病灶成像不清晰[4]。而MRI检查是继CT之后出现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式,通常运用于人体各个系统的检查中,尤其在颅脑、脊髓、心脏大血管、软组织、关节骨骼、盆腔等组织部分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检测脑内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脑缺血、动静脉血管畸形、脊髓空洞症等方面的病症时,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此外,MRI还可以检测出原发性肝癌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其检测原理是通过磁共振确定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本次研究应用颅脑MRI诊断在老年急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收治的180例老年急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颅脑的MRI诊断取得了相应的结果,之后再将对MRI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颅脑MRI检查存在异常病变,其主要病变类型有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脑干梗死、脑出血、小脑梗死等。而对于单纯性眩晕发作的患者,MRI也能够做出更细致的诊断。
MRI和其他的断层成像技术,都是可以显示物理在空间的分布,但是也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磁共振的成像通常具有很广泛的内容,通过磁共振可以成像为以下三种图像: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空间-波谱的四维图像、三维体成像。而核磁共振诊断的方式也具有无电离辐射与无创的特点,能够对患者的结构进行清晰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与心脑电图检查等对于患者进行综合确诊,但是常规检查方式对于部分疾病的诊断时易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因此进行有效的鉴别分型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帮助医生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从而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加的理想[5]。MRI应用最早的是神经系统的病变,而且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应用的病变包括:脑梗死、脑肿瘤、炎症、先天畸形、外伤等。这种检查的准确度与脑部组织生理病理学特点有密切关系,脑部梗死的早期病理改变主要体现为病变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MRI的工作原理恰巧是以人体氢质子的运作为成像基础,众所周知氢离子是水分子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使MRI检查在颅脑病变诊断中更具优越性,所以将MRI检查应用至有脑出血或梗死等存在致命风险的老年急性眩晕疾病诊断鉴别中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6-7]。MRI是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辐射伤害。MRI通常可以直接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所以不需要重建信号就能够获得多方位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一些部位的检查程度是比CT清晰,呈现多序列多种图像的成像,对于病变的部位的影像信息清晰明确[8-9]。
本次研究发现颅脑MRI检查在老年急性眩晕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增加中枢性眩晕尤其是单纯眩晕诊断识别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对早期诊断、治疗老年急性眩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