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涛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1580)
医学界临床上,对于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一般是采取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确诊,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印象检查技术也随之进步,64排CT(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也越来越趋于完善。由于MB(myocardial bridge, MB)作为先天冠状动脉相关特殊的解剖结构,因其心肌桥厚度不同表现,在临床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如MB患者会有心绞痛或胸闷等,病情严重者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其临床症状与冠心病极为相似,容易误诊为冠心病,所以诊断方法极为重要,前些年临床上通常使用CAG(coronary angiography,CAG)来诊断,现在随着技术进步也常用SCTCA(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SCTCA)来诊断[1]。为研究SCTCA及CAG诊断冠脉心肌桥价值,故设计此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通过SCTCA和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实验者基本资料:患者人数158人,年龄32~75周岁,平均年龄(52.4±4.8)岁,其中男性患者93人,女性患者65人,胸闷症状的有3人,心悸症状的有13人,心电图异常的有4人,合并心肌梗死的有2人,肥厚性心肌病病死的有2人。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SCTCA和CAG检查。
1.2.1 SCTCA检查 SCTCA组患者使用德国西门子双源全身CT扫描机进行检查,告知患者于检查前4h告禁止饮水,检查时确保患者心率在60~80/min范围内,在其右侧肘静脉以4~4.5 mL/s速率进行扫描,同时注入100 mL碘佛醇(规格:每1 mL含320m碘),之后以2.5 mL/s速率注入20 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电压为120 kV、电流为100 mA,18G静脉留置针留置肘静脉处,扫描时要先吸入空气在鼓起的状态下进行,扫描要从气管分叉处开始直至心底处结束[2]。
1.2.2 CAG检查 CAG组患者使用西门子数字平板大型C臂,于患者股动脉部位穿刺,对患者左冠状动脉的头位30°,以及左右肩位等行多体位造影,右冠状动脉则在患者头倾30°,左前斜45°体位等位置进行造影,按照4~6帧/s的速度进行采集图像并存储。
SCTCA阳性标准[3]:检查影像显示出冠状动脉中有2处以上某节段被心肌所包裹,影像部分位置呈像不清晰。
CAG阳性标准:冠状动脉收缩期至少存在1处管腔狭窄,影像显示不清晰或完全不呈像,且舒张期管腔无异样[4]。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158例患者经过不同影像检查方式检查后的相关指标以及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率(%)作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检查分别检查出8段深在型心肌桥、11段浅表型心肌桥以及14段浅表型心肌桥与8段深在型心肌桥两组患者在深在型心肌桥中的Kappa指数为1.000,而在浅表型心肌桥中的Kappa指数为0.893,一致性好。试验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CTCA与CAG检查一致性统计(例)
SCTCA与CAG检查相比,深在型心肌桥和浅表型心肌桥的心肌长度差异显著,且SCTCA所测收缩期狭窄率显著低于CAG(P<0.05),见表2。
表2 SCTCA与CAG检查相关数据对比()
表2 SCTCA与CAG检查相关数据对比()
收缩期狭窄率/%SCTCA 8 12.5±4.3 48.7±9.6 14 7.5±3.1 29.8±10.7 CAG 8 9.7±3.2 57.4±9.6 11 5.3±2.4 40.1±11.4 P<0.05 <0.05 <0.05 <0.05检查方法深在型心肌桥心肌段数/段心肌桥平均长度/mm收缩期狭窄率/%浅表型心肌桥心肌段数/段心肌桥平均长度/mm
冠脉心肌桥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主要为左前降支的心肌内段,在收缩期受到挤压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以及心肌缺血,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临床上一般采用CAG来诊断MB,主要是因为有学者研究指出,心肌桥的厚度一般以2.3 mm为区分浅表型心肌桥与深在型心肌桥的一种依据。CAG检查的诊断标准是在冠状动脉血管收缩期管径狭窄且呈像不清晰或完全不呈像,但冠状动脉血管在舒张期管径正常,可以依据“牛奶效应”来判断[6]。虽然这种办法能够比较有效地对MB进行诊断,但是需要患者的CAG影响结果较为精细。采用CAG进行诊断需要对检验者以及检验者的水平较高,对于影像不明显的患者来说容易造成误诊。
而CTA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全面观察,同时应用智能化血管分析技术,使弯曲的血管尽可能伸直,进而更准确地测量MB的长度,还能通过血管断面进一步了解血管与心肌桥的彼此间联系,CTA不仅可以看到MB,较为准确地测定其厚度,还能看到MCA,测定其长度,进而对心血管外科术前做出全面评价;美中不足的是会受到时间分辨率限制[7]。因此两种诊断方式均有不足,为了能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方式的联合诊断并进行对比。
在本试验中,所有患者均都通过SCTCA或CAG检查,检查过程顺利,无异常情况发生,检查图像质量良好,均已满足评片要求,SCTCA与CAGA分别检查出8段深在型心肌桥、14段浅表型心肌桥与8段深在型心肌桥、11段浅表型心肌桥,且两种检查在深在型心肌桥中的Kappa指数为1.000,在浅表型心肌桥中的Kappa指数为0.893,一致性好;SCTCA与CAG检查相比,深在型心肌桥和浅表型心肌桥的心肌长度差异显著,且SCTCA所测收缩期狭窄率显著低于CAG(P<0.05)。分析原因,SCTCA具有无创、费用低,且对MB有较高的特异性、检出率,尤其是应用在阴性患者中,同时能够完整反映出MB部位两端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在刘娟与刘茂月[8]研究报告中进一步证明了SCTCA对冠脉MB的诊断价值,提示SCTCA检出率为37.50%,高于CAG检查的23.75%,且在心肌桥平均长度、完全心肌桥平均厚度差异显著;其次认为,CAG作为有创检查方式,容易漏诊,且检出率低,费用高,而SCTCA作为无创检查,对M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特异性,且费用低,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在心肌桥诊断方面,SCTCA在测量心肌桥长度上更加准确,但CAG在狭窄程度测量更占优势。因此,针对心肌桥患者的诊断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