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分析

2021-08-03 08:49张依云龙安军倪声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夹层正确率主动脉

张依云,龙安军,倪声宏

(广东省阳东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阳江 529931)

主动脉夹层主要指由多种因素造成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或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内膜下的中膜内,使得中膜纵向剥离、撕裂,形成双腔主动脉[1]。该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致死性较高的急症,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2]。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科技的发展,CT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检验中。有相关报告指出,将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诊疗中,效果较为理想[3]。可在病人一次闭气下完成整个扫描过程,及时发现和治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此次实验中,对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结果开展对比,旨在探析2种诊断方案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47例进行观察研究,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8例,年龄40~73岁,平均(58.59±5.73)岁,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胸腹联合平扫与增强扫描,后通过血管成像技术行血管重建,并以病理手术的标准作为参照,全部主动脉夹层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诊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胸腹部联合扫描,使用日立16层螺旋CT机(型号为ECLOS)进行扫描,扫描范围由主动脉弓到腹主动脉分叉,直至髂动脉分叉。参考管电流时间乘积为250 mAs,管电压为120 kV,螺距因子0.6,准直器宽度为16 mm×1.2 mm,扫描层厚控制在2.5 mm~5 mm,全部患者均于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6 h禁食,0.5 h前口服800 mL温水,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100 mL典比乐,注射速度为4 mL/s,延迟25、40 s双期扫描,在扫描过程中,遵循机器指令进行不中断的屏气,用智能跟踪技术扫描。扫描完成后,以层厚1.25 mm、间隔0.625 mm为标准进行原始图像重建,然后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使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与表面覆盖成像(SSD)等血管二维与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血管重建。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医师共同阅片,同时将患者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总结影像学表现特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病理活检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漏诊率、误诊率与诊断正确率。(2)根据Debakey分型法进行主动脉夹层分型,内膜撕裂口处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主动脉并延伸至分支(Ⅰ型),内膜撕裂口处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升主动脉(Ⅱ型),内膜撕裂口处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2~5cm处,并累及主动脉,甚至可达髂动脉(Ⅲ型)。(3)记录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后附壁血栓情况,包括内膜片显示、真假腔显示、腔内形成血栓、内膜破口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诊断结果、疾病分型)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正确率为95.74%,病理活检检测的正确率为100.00%,病理活检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比较[n(%)]

2.2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疾病分型对比

病理活检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主动脉夹层患者的Ⅰ型、Ⅱ型、Ⅲ型检出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疾病分型比较[n(%)]

2.3 16排螺旋CT检查表现情况分析

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后,内膜片显示率为100.00%,真假腔显示率为100.00%,腔内形成血栓率为42.55%,内膜破口率为74.47%,见表3及图1~图3。

表3 16排螺旋CT检查表现情况分析

图1 主动脉内显示真假两腔,并显示内膜片

图2 假腔内血栓,壁间血肿

图3 内膜破口上方见附壁血栓影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并受到血液的强烈冲击,致使内膜逐渐剥离与扩张,后在动脉中形成真假腔,进而引发一系列撕裂疼痛表现[4]。该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致死性较高的急症,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因为主动脉是机体血流的中枢动脉,其与心脏关系密切[5]。主动脉一旦发生内膜扩大、剥离等症状,病人可迅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早期确诊与治疗,对于减少疾病对机体损害具有重要意义[6]。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在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渐完善和更新的。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主要通过对胸腹进行联合平扫与增强扫描,通过血管二维与三维成像技术行血管重建后,应用智能跟踪技术扫描可区分真实血流信息与组织运动噪声,提高图像质量[7]。并以CPR、MPR、VR、MIP、SSD充分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全貌、内膜片、范围包括累及的主要分支,特别是清晰暴露破裂口的位置与数量,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确诊,提高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性,这对医生在支架治疗中的精准放置及其大小与放置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此次研究中,病理活检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正确率无明显差异,病理活检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主动脉夹层患者的Ⅰ型、Ⅱ型、Ⅲ型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提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较为相似,证实了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方法的可靠性与价值。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后,内膜片显示率为100.00%,真假腔显示率为100.00%,腔内形成血栓率为42.55%,内膜破口率为74.47%,提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病人一次闭气下完成整个扫描过程,有效呈现病变情况,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地多方位重建图像,以利于观察主动脉夹层和周围分支动脉间的联系,了解主动脉夹层血管破损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并依据诊断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表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清晰呈现病灶部位,提高诊断准确率,早期予以治疗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将其普及推广于临床诊断工作中。

猜你喜欢
夹层正确率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