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读书,我就回想起我十二三岁的时候,考入太行边区政府开办的太行联合中学。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没有课本,每讲一课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念,我们在下边一句句地抄,比如老师讲《水浒传》“武松提了哨棒”,我们在下面赶快写。我记得有一本书在同学中间流传的叫《普式庚小说集》,我们现在讲的是普希金,当时在太行山出的小本,用那种黄颜色的很粗的纸出的,就那一本大家把它拆了,我读了给你,你读了给我,这么接着来读。
刚刚解放我到了重庆,那个时候是津贴制,每个月几块钱的津贴,买了牙膏几乎就再没有钱了,所以也没有钱买书。我就经常到街上新华书店,站在它那个书柜前边,选一本小说来看,站在那里看。去的次数多了,售货员都认识我了,他对我很友好,我没有看完的书他就不卖出去。
我后来回到了北京以后,所有买到的书想收藏的就放在书柜上,看完了不想长期收藏的书,过一段就积攒一包,骑着车到东安市场,那时候东安市场有一个旧书店,你把旧书放在那里,他可以给你加起来计算一下一共多少钱,你可以在他的书柜里挑选同样价值的书提走,所以我跟我的爱人经常过一段时间就提一包书到东安市场去。那个时候每读一本书、买一本书,都好像是一件大事,都很宝贵的。
我再向大家推荐一本普希金的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这本书距离我们现在也已经有三四个世纪了。那是刚刚解放的建国初期,出版了一系列苏联和俄罗斯的书籍,那批书籍我觉得是影响了我们一代人,我就是那个时候读到这个《上尉的女儿》。这本书只有短短的9万字,这9万字概括了俄罗斯社会矛盾很尖锐、很重要的一个时期。短短9万字就写尽了人间的真情,写尽了战争中间人与人之间那种人性的宣扬。并且用很少的篇幅塑造了起义军领袖布加乔夫这样一个动人心魄的形象,这是虚构小说中穿插的一个真实的领袖人物,这种写法直到后来我们中国的长篇创作中也屡见不鲜。
短短的9万字称得起一部伟大的史诗,普希金的语言真是淳朴而瑰丽,行云流水一般。这一本书我读了好多遍,每一次我都感觉到是初次来读,感觉到很新鲜,仍然是那样令人动情。我记得西方古典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话,“老子五千言,如同一个井泉,满载着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扩大范围,每读一本好书,就像从深深的井里边提一桶清泠的水上来,痛饮一番,甘甜甘甜,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水。
(徐怀中当代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