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粉丝等级的形成机制、衍化路径及认识价值

2021-08-02 05:56万安伦王婧宁
编辑之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形成机制

万安伦 王婧宁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粉丝的追星活动逐渐由线下转入线上虚拟社区。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本应为粉丝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然而,虚拟社区中的粉丝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等级划分。通过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等,笔者发现互联网粉丝等级的形成受粉丝掌握的现实资本与“迷资本”的共同影响。根据对现实资本和“迷资本”掌握的多寡,互联网中的粉丝可大致分为核心粉丝、普通粉丝和路人粉丝三类。当然,粉丝等级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对粉丝个人而言,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三种等级衍化路径;对粉丝群体来说,则存在稳固发展和颠覆重构两种等级衍化模式。认识粉丝等级之于网络自律和网络治理,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粉丝等级 形成机制 衍化路径 认识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5-062-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5.009

粉丝现象由来已久,在互联网兴起前,粉丝多以个体形式在线下参与追星。随着互联网发展,粉丝追星的阵地也逐渐向网络转移。互联网的互动机制为粉丝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这种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紧密团结的粉丝群体的形成。[1]粉丝群体也称粉丝社群,其并非松散的粉丝集合,而是有着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责任分工的共同体。[2]规则既被制定,则必然存在制定者和遵守者。也就是说,一些粉丝制定规范,而一些粉丝遵守规范,这表明在粉丝群体中,粉丝个体并非平等,而是存在着地位差别和等级差异。这种互联网粉丝等级是如何形成的?大致可以划分成哪些类别?有无内在的形成机制?具有怎样的基本特性?其与现实社会等级是否具有关联性?互联网粉丝等级一旦形成是否一成不变?如若变化,其有怎样的衍化路径?这些都值得深度探究和认真考量。

一、互联网粉丝等级的表现与特征

粉丝之所以成为粉丝,一方面出于其对偶像的喜爱和追捧,另一方面也源于自身对追星行为的认知和判断。计算机媒介所具有的自由性、匿名性和去身份性,“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平等和民主”,[3]但互联网中的粉丝群体却依然存在着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粉丝不仅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其对群体中等级秩序的感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 互联网粉丝存在与现实社会相似的等级现象

探究粉丝等级现象,首先要了解互联网中的粉丝现象。作为音译词,“粉丝”来源于英文词语fans,而fans一词在《柯林斯词典》中释义为“迷”“狂热爱好者”,指对某位名人或公众人物极为喜爱和感兴趣的人。因此,互联网中的粉丝通常表现出粉丝对名人的喜爱和追捧。粉丝欣赏或偶像偏爱,表现出其对偶像的审美偏好,这种审美偏好通常表现为对偶像外貌、人品、性格、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对偶像的狂热追捧和喜爱是互联网粉丝的外在表现。

粉丝作为狂热爱好者,不仅表现出对偶像的欣赏,也表现为自身内在价值观的塑造。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以及自身追星行为的认知、理解和价值判断是互联网粉丝形成的内在根源。提起网上追星行为,多数受访对象表示追星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些积极的变化包括增添生活乐趣、了解更多知识、学习更多技能等。正是因为对网上追星行为的认可,人们才会选择追星并成为其粉丝。因此,粉丝对追星行为的认知、理解、偏好等价值判断是互联网粉丝形成的内在动因。

在虚拟粉丝社群中,粉丝之间的地位是否平等?答案是否定的。即便互联网为粉丝之间创造了更便捷的互动机制和更自由的交流空间,粉丝之间依然存在着等级。在粉丝群体中,等级较高的粉丝不仅能够制定群体规范,还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例如,在微博超话社区中,超话等级较高的小主持人能够制定超话中的发帖规范,且对超话中的帖子有着“加精”①和删帖的权利。等级较高的粉丝与偶像互动的机会也更多,如在微博帖子的评论区中,点赞数量越多的评论将更容易被偶像看到。而等级较高的粉丝由于拥有较强的号召力,他们的点评会成为“前排”,②这就增加了其与偶像的互动机会。由此可见,互联网中的粉丝群体依然存在着与现实社会相似的等级现象。

2. 互联网粉丝的等級表现:核心粉丝、普通粉丝、路人粉丝

根据对互联网粉丝群体的观察研究,可将其大致划分为核心粉丝、普通粉丝和路人粉丝。其中路人粉丝指仅仅对某明星存在好感,但不会付诸任何实际追星行动的一类人,这类粉丝最不稳定,因而他们通常不会加入粉丝群体,只是偶尔“路过”,“张望”一下。普通粉丝则是大多数互联网粉丝的主体,这类粉丝喜欢偶像,并为偶像付诸实际的追星行动,如参加演唱会、购买周边等,他们会在互联网上积极寻找关于偶像的信息和动态,并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与互动。然而,有限的购买力和话语权使得这类粉丝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的影响力极小。核心粉丝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的等级最高,首先,他们是粉丝群体的组织者,对上能接触偶像及工作人员,对下能领导和管理普通粉丝。其次,他们还能控制信息的流通,成为粉丝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他们“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4](209)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意见领袖同样存在,且多由核心粉丝担任。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核心粉丝成为偶像信息向粉丝传达的中介和过滤环节,他们将信息扩散给普通粉丝,形成了从偶像到粉丝的两级传播;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把关人,核心粉丝通过控制信息的流通和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粉丝群体的舆论走向。与之相对的是,普通粉丝不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有限,且少有发表意见并引导舆论的能力,他们即使发表意见,也有可能受到核心粉丝的同化影响。[5]总之,作为小群体的领导者和信息的把关者,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路人粉丝相比,其参与度更高,对粉丝群体贡献更大,等级也相应更高。

当然,互联网中的粉丝等级并不是绝对的。在粉丝群体中,即便是核心粉丝也须接受普通粉丝的监督,而普通粉丝也拥有提出意见和质疑的权利。此外,核心粉丝、普通粉丝与路人粉丝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互联网粉丝等级的划分只是一种大致的区分。

3. 互联网粉丝群体的等级意识与等级感知

处于虚拟社群中的粉丝是否能意识到粉丝群体中存在的等级?换句话说,粉丝对群体中的等级是否存在感知?通过对访谈对象的考察,笔者发现不同粉丝的等级意识存在差异。“粉丝等级越高,代表其融入群体的程度越高,对于等级及其准入标准的感知越明显。”[6]反之,粉丝等级越低,其对粉丝等级的感知程度越低,等级意识也相对较弱。

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粉丝对群体等级感知的差异,一方面,因为粉丝在虚拟社群中的卷入度不同。粉丝等级越高,其在相应的群体中的卷入度更高,他们处于粉丝群体的中心位置,因此掌握更多与粉丝群体相关的信息。同理,粉丝等级越低,其在群体中的卷入度相应较低,位于群体边缘的粉丝对群体中的相关现象了解较少,在他们看来,粉丝之间似乎不存在等级区分。另一方面,这反映出粉丝群体等级结构的差异。通常而言,在粉丝群体中,群体边缘的等级秩序较为宽松,而越趋向中心,群体等级秩序就更加严密。也就是说,越靠近群体中心,即粉丝等级越高,其所处层级的等级秩序越严密,其等级意识也越强;而位于群体边缘,即等级较低的粉丝,其所处的层级秩序宽松,对粉丝等级的感知较弱。

4. 互联网粉丝等级的态度差异与行为特征

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核心粉丝、普通粉丝与路人粉丝间不仅存在着等级地位的差异,还存在不同的粉丝特性,这种粉丝特性表现为不同态度和行为。也就是说,不同等级的粉丝,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也存在差异。

在态度上,粉丝特性的差异表现为对偶像的喜爱程度、是否无条件支持偶像等。通过对访谈对象在粉丝群体中地位的考察可以发现,核心粉丝无条件支持偶像的比例较高,而普通粉丝和路人粉丝的比例则较低。一方面,由于核心粉丝通常对偶像的了解更多,追随偶像的时间更长,其忠诚度更高,更狂热,因此在态度上表现为对偶像的无条件支持;另一方面,与普通粉丝和路人粉丝相比,核心粉丝通常投入的经济、时间成本等更多,因而“脱粉”①的代价也更高。为保证自身投入资本的价值利用,核心粉丝对偶像的信赖和支持程度更高。

在行为上,等级较高的粉丝不但更加频繁地参加偶像相关活动,其参与粉丝群体活动的频率也更高。不仅如此,核心粉丝还能成为粉丝群体活动的组织或领导者,通过开展粉丝活动巩固粉丝群体。与之相对的是,普通粉丝无论在偶像活动还是粉丝活动中的参与度都更低,而路人粉丝的参与度则通常为零。就粉丝在互联网中的行为而言,不同等级的粉丝在虚拟社群中的活跃度也不同。通常来说,粉丝等级越高,其在虚拟社群中的活跃度越高,等级越低,活跃度越低。由此可见,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行为,核心粉丝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都更高。

总之,虚拟社群中的核心粉丝、普通粉丝和路人粉丝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与后两者相比,前者在态度上更为忠诚,在行为上更加活跃,这也反映了三者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的不同等级和地位。

二、互联网粉丝等级的形成机制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是一个特定社会领域内有效的资源。“个人能够积累的资本,界定了他们的社会轨迹。”[7]布尔迪厄提出资本的三种形式,分别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证书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契约为制度化形式。[8]

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解释了人们在社会中所处位置不同的原因。此外,“迷选择的对象和迷消费的实践是通过人们的习惯被建构起来的,而这些习惯正是人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反映和进一步显示”。[9]因此,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现实资本,不仅决定了粉丝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阶层,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的等级和地位。对于经济资本来说,现实社会中经济富裕的粉丝往往在粉丝群体中地位较高。与之相似,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也能影响粉丝在互联网中的等级地位。粉丝在现实社会中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声誉能够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其所掌握粉丝知识的多少、发言的深刻程度以及管理或组织能力等,从而进一步影响粉丝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粉丝等级。

可以看出,互联网的粉丝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所处现实社会等级的投射。[10]然而,现实资本对粉丝等级的影响并非绝对。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非高學历、经济能力也不突出的粉丝能成为威望较高的“大粉”,②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拥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粉丝却只是互联网中的路人粉丝。这就说明现实资本虽对互联网中的粉丝等级产生影响,但并非起到决定作用。互联网粉丝等级的产生还受另一种资本的影响,这种资本即“迷资本”。所谓“迷资本”,指的是粉丝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中掌握的资本。费斯克和希尔斯提出,虚拟社区中粉丝掌握的“迷资本”是影响其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重要因素。[11]麦克唐纳指出“迷资本”的五个要素分别为:知识的等级、粉都层次或性质的等级、接触机会、领导者的等级、场所的等级。[12]笔者认为,“迷资本”影响粉丝等级的要素包括知识的等级、粉都层次或性质的等级、经济投入的差别、喜爱偶像的时间和忠诚度。

知识的等级指粉丝拥有的特定知识量,粉都层次或性质的等级则指粉丝对活动的参与程度,[13]也就是说,对偶像及相关领域知识量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活动的参与度能够影响粉丝等级的产生。至于经济投入的差别,受访者既有投入上万元参与追星者,也有消费不过数百者,对偶像经济投入的巨大差别无疑左右了粉丝在互联网社群中的等级地位。喜爱偶像的时间和忠诚度也是影响粉丝等级形成的重要因素。喜爱偶像的时间越长,忠诚度越高,相应的粉丝等级就会越高。

综上,粉丝掌握的“迷资本”能够影响其在互联网粉丝社群中的地位。因此,互联网中的粉丝等级实际上是现实资本与“迷资本”共同作用的产物。至于现实资本与“迷资本”的关系,一方面,“粉丝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的资源是其据以转换为‘迷资本的基础”,[14]而“迷资本”则是现实资本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另一方面,现实资本与“迷资本”是相互重叠而非完全重合的关系,现实资本并不能完全决定“迷资本”,“迷资本”也并非完全反映现实资本。值得注意的是,现实资本和“迷资本”影响互联网粉丝等级的产生需以同一粉丝群体为前提。在不同的粉丝群体中,粉丝所掌握资本的不同,并不能产生粉丝等级的差异。

三、互联网粉丝等级的衍化路径和模式

互联网中的粉丝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普通粉丝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成为核心粉丝,核心粉丝也可能降阶为普通粉丝。事实上,粉丝等级的更新迭代是互联网粉丝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涉及粉丝等级的发展和衍化。这种等级的衍化既包括粉絲个人等级的衍化,也包括粉丝群体等级的衍化(见图1)。

1. 粉丝个人等级的衍化路径

在互联网中,粉丝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改变自身在粉丝群体中的等级地位。具体而言,这种等级的衍化存在三种路径,即社会路径、经济路径和文化路径。

社会路径指粉丝通过成为小社群领袖来提高自身的等级。互联网作为意见交锋的平台,粉丝通过发表言论进而成为意见领袖无疑是粉丝等级社会衍化路径的一种。无论是单纯的信息科普,还是带有观点的见解,粉丝社群中言论的发表不仅能引起其他粉丝的关注,甚至还能影响其他粉丝的看法和态度。因此,粉丝若想通过发表言论来提高等级地位,就需要接触更多的信息渠道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发表言论必须有广度、深度,由此才能成为粉丝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经济路径指粉丝通过增加对偶像的经济投入,提高自身在粉丝群体中的等级地位。这种经济路径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通过单纯的经济投入提高等级。从线上来说,明星的某些代言购买活动等常有粉丝投入的排行榜单,因此,经济投入越多的粉丝,在榜单中的排名越靠前。当然,这种经济投入存在临界点,只有在到达一定的经济数额后,如上千甚至上万,才会影响粉丝的等级。而从线下来说,以粉丝名义组织的应援活动①也可以增加粉丝的知名度。二是将经济投入转化为粉丝生产。也就是说,较多的经济投入将为粉丝创造更多参与偶像活动的机会。通过参与活动,粉丝能够为图文视频等粉丝创作和传播创造条件,进而吸引其他粉丝的关注。

文化路径即粉丝通过生产内容产品提高自身等级地位。詹金斯指出,粉丝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属性,也就是说,粉丝会根据以往的媒介消费经验进行文化的再创作。[15]因此,粉丝创作与偶像相关的图画、照片以及视频剪辑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其他粉丝的共鸣,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一方面,粉丝创作的作品如果质量足够高,就有可能得到偶像本人或官方的认可,这种认可无疑能够提高粉丝在互联网社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若粉丝创作能保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还将吸引其他的粉丝关注并成为自身的粉丝,这使得他们拥有较多的拥护者,因而其等级也自然得以提高。

对于互联网粉丝个人等级的三种衍化路径,有四点需要注意。第一,粉丝等级的提高需以线上公开传播为前提,以粉丝间的互动为手段。无论是发表言论、增加经济投入,还是进行粉丝创作,粉丝私下的资本积累无法影响其在粉丝群体中的地位,只有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粉丝间的互动才能扩大其影响力。

第二,粉丝等级提高的三种衍化路径不是孤立的,也就是说,某一路径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他路径。例如,粉丝通过增加经济投入参加更多与偶像相关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参与又为粉丝提供了更多创作素材,这就是经济路径影响文化路径的表现。

第三,虽然这三种衍化路径是有机共存的,但不代表它们的影响力相同。换句话说,三者对粉丝等级提高的效率存在差异。通常来说,文化路径对粉丝等级提高的影响最大。一方面,粉丝创作的作品多为图画、音视频等,相比文字,其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效率更高,影响力更大;另一方面,粉丝创作多为文艺作品,受众接受门槛较低,因而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文化路径相比,经济路径对粉丝等级的影响显然要弱许多。对于单纯的经济投入而言,其存在临界点,而这种临界点对多数粉丝而言是难以达到的。就通过经济投入转化为粉丝生产而言,依靠的依然是粉丝生产即文化路径,因而经济路径的影响较文化路径更小。与前两者相比,社会路径对粉丝等级的影响更小,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通过发表言论成为意见领袖需要粉丝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力基础,唯有如此,粉丝所发表的观点才有可能得到传播。综上,对于这三种衍化路径,文化路径的效率通常最高,而社会路径的效率通常最低。

第四,粉丝提高等级的三种衍化路径受现实资本的限制。粉丝无论运用哪种路径提高自身等级,都无法超出自身经济条件、社会荣誉地位、文化水平的范畴。例如,粉丝对偶像的经济投入必然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而粉丝创作也受自身是否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限制,这就是现实资本限制粉丝等级衍化的表现。

2. 粉丝群体等级的衍化模式

粉丝群体也存在着等级的衍化现象,其衍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群体等级的稳固与发展,二是群体等级的颠覆与重构。

粉丝群体等级的稳固与发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核心粉丝拥有较高的威望和信誉。此时,群体内等级分明,信息的流通呈组织传播形态,即“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4](83)在粉丝群体中,核心粉丝通过下行传播传递信息,并进行教育和说服;普通粉丝则通过上行传播进行意见反馈。此外,核心粉丝间、普通粉丝间也存在着平行传播,信息流通呈现出多种形态,并达到良性循环。此时,粉丝群体的等级秩序得以稳固,并不断发展。当然,粉丝群体等级的稳固还有一种情况,即核心粉丝通过自身的优势压制普通粉丝,从而达到粉丝群体等级稳定。此种情况下,粉丝群体内信息流通阻塞,核心粉丝的信息无法有效下达,普通粉丝的意见也无法上行,这是一种消极的稳定状态。这两种情况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的地位不存在较大的、跨越等级的变化。对前者来说,粉丝群体等级的稳固和发展将巩固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的现有地位;而对后者来说,粉丝群体等级的稳固或许只是暂时的,一旦发生某些突发事件,群体的等级就有可能发生颠覆。

粉丝群体等级的颠覆通常以某些特殊事件为触发点,以突发事件为导火索,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有可能发生跨越等级的地位衍化。若核心粉丝做出一些重大的决策失误,或是没有很好地传达多数粉丝的意愿,他们在群体中的威望就会衰减,并逐步丧失话语权和领导权。与此同时,普通粉丝则能够通过资本积累提高等级地位,成为群体中新的领导者。因此,当特殊事件发生而核心粉丝触发群体中相当数量的粉丝不满时,普通粉丝将推翻核心粉丝对群体的领导权,这就是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之间跨越地位的等级衍化,由此带来粉丝群体等级的颠覆和重构。

在两种粉丝群体等级的衍化模式中,粉丝个人的等级也发生了改变。在第一种模式下,粉丝群体等级稳固,积极情况是核心粉丝与普通粉丝的等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消极情况是核心粉丝等级的提高将造成普通粉丝等级的降低,但这两种情况下,粉丝均不会产生跨越等级的改变。在第二种模式下,若粉丝群体等级被颠覆,那么核心粉丝等级降低、普通粉丝等级提高,二者间产生了跨越等级的改变。因此,粉丝群体等级的衍化也伴随着粉丝个人等级的改变,或者说正是由于粉丝个人等级的改变,才促成了粉丝群体等级的衍化。因此,互联网不仅为粉丝等级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还加速了这种等级的迭代和衍化。[16]

四、认知粉丝等级之于网络治理的独特价值

其一,本研究将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和费斯克、希尔斯、麦克唐纳的“迷资本”理论从现实空间展引至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了相关理论的适用范围和理论外延,既为认知粉丝现象及其等级形成的内部机制和衍化路径提供理论借鉴,也为既有理论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维范式和阐释路径。在丰富和发展互联网粉丝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互联网粉丝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其二,对于粉丝个人而言,本研究能够加强其对互联网粉丝等级机制的了解,指导粉丝的自身行为及对互联网的合理使用。而对互联网中的粉丝群体来说,本研究对粉丝等级形成机制与衍化路径的探析,能够促进粉丝群体的良好运营,构建自律、良性、和谐、不断发展的粉丝群体,而良性发展的粉丝群体无疑有利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建设。因而,本研究对互联网中粉丝圈层的内部治理和自治自律具有一定价值。

其三,对于社会认知而言,本研究有利于打破社会对粉丝群体的僵化认知。在传统观念中,粉丝是狂热散乱的群体,毫无秩序规则可言。社会对粉丝群体的“污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互联网中普通网民与粉丝之间的激烈冲突甚至对抗。本研究证明粉丝群体中存在等级秩序,具有相当强的组织性和稳固性,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他们并非一盘散沙,而是阶层分化、等级鲜明、充满规则与秩序的共同体。这种正名能够平衡粉丝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打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其四,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本研究拟在证明互联网非但没有消弭用户的等级差距,反而复制了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差异。这种等级地位的悬殊极易带来负面影响,包括核心粉丝利用话语权引导舆论、普通粉丝意见被同化等。这对互联网如何促进网民的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粉丝等级现象,互联网平台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网民平等,如通过算法提高普通网民发布信息的曝光度,进行信息引流等。当然,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虽然无法实现网民的绝对平等,但追求平等恰恰是互联网的最大要义和价值所在。

其五,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对互联网粉丝等级的研究,有助于互联网管理部门针对粉丝的言论和行为,进行更有实效性的治理和引导。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核心粉丝的较大影响力无疑能够更好地引领和影响普通粉丝,普通粉丝也能够通过核心粉丝的引导和影响更好地融入粉丝群体。在互联网管理和治理过程中,紧紧抓住高等级的核心粉丝这个“牛鼻子”,不仅能够很好地治理粉丝的狂热言行及网络乱象,还能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并促进粉丝等级的合理流动与积极变迁。

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偏好和价值认同是互联网粉丝形成的内在动因,正是由于对偶像的审美和价值认同及对追星行为的认可,粉丝才得以成为粉丝。粉丝等级则是在现实资本与“迷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互联网粉丝等级有其特定的形成机制、衍化路径与模式。对粉丝个人而言,存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三种衍化路径;对粉丝群体而言,存在稳固发展和颠覆重构两种衍化模式。互联网粉丝及其等级现象,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律和网络治理的重要抓手,值得重视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骐,欧阳菁. 社会与传播视野中的“粉丝”文化[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3-76.

[2] Michele A Willson. Community in the abstract: apolitical and ethicaldilemma. The cybercultures reader[M]. London: Routledge,2000:644-657.

[3] 黄茵. 占位与赋权:网络交流中的粉都文化[J]. 当代文坛,2016(2):147-151.

[4]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黄淑贞. 女性粉丝社群中的等级秩序与集体无意识——东方神起网络粉丝群个案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1(0):165-182.

[6] 鲁婵. 饭圈与圈饭——大学生粉丝群体的互动机制研究[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32(4):85-91.

[7] 宇红,王欢. 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J]. 理论界,2004(3):97-98.

[8] Pierre Bourdieu. The form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86:240-242.

[9] 鄧惟佳. 试析西方“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发展方向[J]. 国际新闻界,2009(10):32-36.

[10] Jonathan Gray, Cornel Sandvoss C, Lee Harrington. Fandom: 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M].New York &Lond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5-6.

[11] 馬特·希尔斯. 迷文化[M]. 朱华瑄,译. 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79-80.

[12] 陶东风. 粉丝文化读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8.

[13] Andrea MacDonald. Uncertain Utopia: Science Fiction Media Fandom&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M]//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Cresskill: Hampton,1998:131-152.

[14] 陈路. 解开“虚拟迷社群”内部互动之谜[D]. 复旦大学,2007.

[15] Henry Jenkins.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M]. New York:Routledge,1992:20-24.

[16] Steven G Jones.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J].Cybersociety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1999(1):10-35.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Path and Cognitive Value of the Internet Fan Ranking

WAN An-lun1,2, WANG Jing-ning1(1.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Publishing and Digital Humanit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 51908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ans' star-chasing activities have gradually shifted from offline to online virtual communities. The anonymity, openness and interactivity of the Internet are supposed to create an equal space for fans to communicate. However, fans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have a very obvious hierarchy. Throug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formation of Internet fan level is influenced by the real capital and fan capital. According to the real capital and fan capital, Internet fa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core fans, ordinary fans and passers-by fans. Levels of fans are not fixed. For individual fans, there ar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aths to raise their status; For communities of fans, there are two hierarchical evolution modes: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on.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rank of fans has unique value in network governance.

Key words: fan ranking; form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 path; cognitive value

猜你喜欢
形成机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工程应用能力形成机制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犯罪的形成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
中美城市化空间失配形成机制对比分析
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机制与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浅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危机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