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
摘 要: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文章通过分析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的中国画课程教学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问题,特别针对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师范性”这一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策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推动具备传统文化素养的美术教育者和美术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课程设置;师范性;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类高校美术学专业《中国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画历史悠久,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画课程教学体系发展至今已越来越趋于完善。合理化设置中国画课程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力和技法表现能力。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小学生的美育工作,因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课程的培养要求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所培养的教师是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向中小学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进行分析。岭南师范学院坐落于广东省粤西地区,学院在2017年提出了“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为粤西地区输送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本校的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课程在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的建立既要立足于美术学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课程的设置也要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中国画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发掘和文化继承能力。
二、中国画课程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个方向,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目前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课程教学方式上侧重于美术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师范类院校的教学,即便开设了相关的教学法课程,也与实践课程无法做到很好的衔接。这样学生在接受中国画课程的训练时,势必会以中国画技法表现和创作为主要内容,在其培养过程中,无法凸显“师范”性质的美术教育,这导致在定位上会产生一定的模糊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如何去“学”,而不是如何去“教”;二是在掌握基本的中国画技法之外,学生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上的薄弱进而会影响到具备的美术教育能力。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国画课程是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岭南师范学院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体系上大多是延续专业院校的课程分类设置,具体把课程内容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科。另外还安排其他的选修课程。由于师范类院校的课程开设内容较多,所以压缩了主要课程的课时量,如大三的工笔人物课程,一学期24课时,时间上无法完成教学内容,需要另外再安排课下时间进行额外辅导,而课程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又有新的课程加入,导致最终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着脱节现象,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学习。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在设置上缺乏衔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中国画论与作品赏析课程的缺乏影响学生对传统中国画基础理论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四年的中国画学习,对古代著名的画家和代表作品仍缺乏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作品的赏析和理解能力不够,缺乏审美评判。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中国画理论讲授和画作的赏析,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对中国画作品做出评价,无法表述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画作的优缺点。例如笔者给大三学生上工笔人物画临摹课程时,提到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很多同学对此幅作品没有印象,更无法谈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现风格。基础理论课程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对接与相互渗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笔者在中国画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即使接受四年的中国画学习,有些知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做到深入理解。特别是学生无法对作品做出深入的评价,无法对作品的艺术水平进行判断,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学生也缺乏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系统地介绍中国画,包括历代的绘画品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的灌输。教师之间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差异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失去方向感。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的观点和意见不统一,往往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畏手畏脚,思维上有所禁锢,无法拓展思维,更谈不上绘画上的创新了。
(四)教学设施不完善
好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中国画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更直观地给学生做绘画示范。以岭南师范学院中国画方向的学生为例,一个班级35人左右,在讲授和绘画示范的时候无法保证满足每一位学生能看到具体的技法细节内容操作,往往是学生围成一团。教学硬件的缺失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探索
(一)课程设置优化与传统文化学习
师范类高等院校的中国画课程改革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设置,对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将相关学习点加以整合,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首先,中国画课程应注重美术史的学习,可增设中国画论课程和经典作品技法赏析课程。中国画是具有独特审美的画种,不同于西方绘画,它有着一套品评标准,对画的认识和品读尤为重要。把此类绘画理论课程安排在低年级阶段,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经典作品有一个全面而又有深度的认识,系统掌握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其次,引导学生对历代经典作品的绘画风格进行对比,可从技法训练中探究绘画风格,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画理的阐释,探寻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技法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高年级学生在中国画创作方面有新的创新点。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后,可布置学生做关于作品赏析的文档演示作业,让学生走上讲台,对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画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思考能力。这也更契合师范类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加强传统技法训练
中国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加强中国画史理论的同时,要着眼于对学生传统技法的深入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代优秀作品的临摹是学习传统技法最有效的途径,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传移模写”就体现了这一点。对古画的临摹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和创造画面意境的方法。学生必须要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比如线条勾勒、颜色渲染、笔法与墨法的运用。对比在低年级阶段可单独设置中国画中的白描基础课程、古画临摹课程,要求学生对技法的掌握有个深度的理解,强化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进入高年级阶段后设置写生和创作课程,引导学生培养在创作观念上的创新意识,通过查阅画册或参观现当代中国画的美术展览,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学习技法等,从而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三)加强课堂的“师范性”体现
高等师范美术学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师范性”的美术教育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授人以渔尤为重要,为此中国画教师在教学观念中应具备“师范性”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当然在传授中国画的基础理论和技法表现的同时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相互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中国画教师并非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所以有些教师的专业能力很强,但在教学方法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在课堂上体现“师范性”。另外教师应明确美术师范生的培养倾向,由于授课对象是将来的中小学教师,所以有必要了解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环境。同时,中国画教师自身有必要掌握更多的教學法相关的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逐渐增设相关的教学法和教学理论的课程。专业课教师应该更多地学习教学方法,把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完美融合起来,通过教学研讨会、课堂教学比赛和借鉴兄弟院校教学模式等方式交流和学习教学经验。
(四)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中国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我思考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课堂上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出评价:一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客观评价,不仅要考察画面的立意、绘画技巧的能力,还要对画面的意境感受上做出多维度的评价;二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同学中国画作品进行全面又客观的评价,学习他人画面的可取之处,给出不足之处的建议。从作品的线条勾勒、笔墨运用、画面设色、意境的表现等多个方面去分析并做出合理评判,有利于在互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及时给出客观评价,引导学生完善审美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课程的改革需要根据自身画种的特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进而实现教学目的。通过对岭南师范学院的美术学专业的中国画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师范类高校中国画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新课程的改革将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强调课程教学目标的“师范性”,在课程的设置上提出中国美术史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
当今是多元化的文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我们接受的文化也越来越多。为此,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保持民族文化自信,重视中国画的教学意义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文.高等师范教育的中国画教学问题及对策[J].美育学刊,2013(1):8-13.
[2]康会永.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课程设置的应用研究报告[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2):216-219.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