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策略分析

2021-08-02 03:22韩智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体育思想

韩智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提出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2017年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的讲话中强调“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从上述重要精神可见:加强思想教育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方式是开展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体育既是强身健体的方式,又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活教材。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是体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思政教育目标同向同行,所以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必由之路。[3]

在以往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在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课教学存在“三重视,三忽视”的现象,具体是:(1)在教学理念方面:重视技术动作、技巧和追求体育成绩;忽视了体育的真正内涵,使体育逐渐变为了单调、死板的运动锻炼。(2)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实践教学、技术动作示范练习;忽视理论传习,体育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授及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的贯穿,体育教学的自身魅力未得到充分体现。(3)在评价体系方面:重视学生的体、技能评价,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评价,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根据体育课程目标及定位,探索適合高职体育课程育人的新方法、新路径。

体育教师应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认真落实 “立德树人”基本任务[4],充分结合课程教育目标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在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育内容,作为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考评、教学评价的关键指标纳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

一、在体育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定位

高职体育课程是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质,提高适应职业岗位的体能储备,提升体育和职业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5]

体育课程目标:一是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行为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二是通过体育的练习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能,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标;三是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团结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高职体育课程定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强身健体,提升职业素养,为专业服务。

(二)解读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中蕴含着宝贵的思想风格和意识,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这是体育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已内化为人类心中的追求和信念。[6]体育精神常用的词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精诚合作、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友谊第一、公平公正、关怀与尊重等。体育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它反映了个人的素养;对于个人所在的集体、国家来说,则它代表的是个人所在的集体、国家的形象,反映了此集体或国家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个人、集体或国民的理想、信念、道德等多方面的标志,是个人、集体或国家未来发展的灵魂与支柱。

(三)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

深度挖掘各运动项目中的思政元素必须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例如篮球运动拥有非常多的技术,难易度不同,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运球、传接球基本技能;运用传球、运球、投篮技术完成全场运球上篮;运用防守技术、进攻战术、配合完成二对二、三对三的训练等在不同技术的教学中,融入不同思政元素,如在二对二训练中,是寻找两人的直接配合速度和默契,因此可以挖掘团结协作等思政元素,指导其在出现配合错误时,不要一味抱怨、指责队友,而要通过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从而团结一致,达成更好的配合。还可以通过规则、仲裁等方面的教学,挖掘公平、公正等思政元素。

二、在体育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的策略

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在体育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的思路,构建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图(见图1)。

(一)精化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三全”育人格局,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协同效应的教育理念。在这理念下,体育课程思政是将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的过程。[7]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额外的活动,而是要求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把高校思政教育渗入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编排和设计切合学生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对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的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体育课程“铸魂育体”的育人目标。

下面是以篮球课程的 “技战术”一章教学为例,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精化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篮球传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

(2)防守技术、进攻战术。

(3)技战术配合完成二对二、三对三的训练。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知识。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战术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传接球技术完成二人之间的快速传接球。

2)能运用运球技术、投篮技术完成全场运球上篮。

3)能运用防守技术、进攻战术、配合完成二对二、三对三的训练。

(3)铸魂目标

1)理解社會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

2)逐渐具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意识。

3)认可团结协作对自身提高的积极作用。

4)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5)明确只有通过刻苦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主要的育人元素)

在练习时,采用两人、三人和多人共同练习的方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当练习失误时,或在比赛因失误输球时,一方面引导学生自查和自觉承担责任,不能找借口或推卸责任,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和抗挫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强意志。

4.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讲授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配合,并能在日常锻炼或竞赛中熟练运用。

(2)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运用讲解、示范、重复、游戏等方法,采用提示、提问、引导、模拟、集体与个别纠正等方法纠正错误。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单独的练习,如熟悉球性,移动脚步,运球,投篮;二人之间的练习,如传接球,突破,策应,掩护,传切等;三人之间的练习,如三角形传球、三角形进攻队形、三角形防守队形。

(4)教师提供包括单人及两个以上须配合的篮球技术动作练习方法和技巧相关视频资料让学习观看,并要求在课余时间自我练习,将学生学习态度、成效等作为期末考核内容之一。

(二)完善教案构成

教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教学文书,使教师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8]为促进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后小结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的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传统教案(见表1)。

(三)加强过程管理

体育课堂常用的管理方法是分组和分层教学。课堂的组织和管理需根据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常规分组按照基础好一组、基础差一组,但是为了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应采取“强带弱”的分组模式,并采用体育比赛的组织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和团结友爱,思政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实施全面评价

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及权重是知识技能10%+运动技能40%+情感态度及思想行为50%,评价方法是采用过程性与项目考核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是采用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评价内容、方法、方式见表2。这样评价的内容更丰富,评价更加全面且客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切实可行的,两者有很多的融合点,因此,需根据体育课程性质、目标及定位;深刻理解体育精神;遵循运动的规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及优化调整教学各环节,在不同的结合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使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协同效应,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从而实现体育课程“铸魂育体”的育人目标。

同时,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垂身示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9]坚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虚心学习和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做到技、艺、术、道结合,精益求精,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10]

参考文献:

[1]王秀景.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05):88-92.

[2]李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4个维度[J].体育科学,2018,38(08):14-18+48.

[3]马勋立,施大发.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路径的探索[J].今日财富,2020(07):215-216.

[4]柳逸青,王鑫,刘晓,郑芬.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06):141-143+146.

[5]张诗雄.学习《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1):86-87.

[6]梁红军.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9,21(05):121-123.

[7]朱超,李静,柴力达,张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应用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250-252.

[8]高宏亭.北京体育大学散打专项硕士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9]张柏铭,钟武.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8(15):129-131+134.

[10]陆林召.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摭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8):1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 广东省学校德育科研课题(2019GXSZ098)。]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思政体育思想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