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荀子《劝学》中“劝”的艺术

2021-08-02 18:12杨金花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设喻劝学荀子

杨金花

先秦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瑰宝之一,谈到诸子散文,荀子自然不可小觑,它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说理中透着一种雄辩之气。《劝学》就是荀子散文中的一篇佳作,也是体现荀子散文风格的重要代表作。它在阐述“劝学”之道时,不像老子追求辩证思想,也不似孟子借助酣畅的语言。这篇文章更多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正是这种谆谆教导让这篇文章脍炙人口,尽管《劝学》已历经时间淘洗,但很多句子都沉淀为劝学名言,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文化宣传标语。这与荀子《劝学》一文中“劝”的艺术有关,下面结合《劝学》内容,简要谈一谈荀子《劝学》一文“劝”的艺术。

一、工于设喻,形象说理

荀子《劝学》一文的特质决定了它以“说理”为主,如何说理,达到劝学之效?如果采用道理说教,不仅难以达到“劝学”之目的,而且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之感。荀子作为先秦散文大家,显然深谙空洞说理之弊,故而在《劝学》一文中巧妙地设喻,让空洞的说理变得生动形象。然而,荀子在运用比喻时,又将比喻发挥到极致,紧扣中心,数喻同归,紧贴生活。

数喻同归是荀子《劝学》运用比喻的一大特色。在《劝学》一文中,荀子运用大量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数喻运用产生的磅礴气势,在直观形象的比喻中感受到为学之道、为学之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比喻俯拾皆是。然而,对《劝学》一文中的比喻进行整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比喻都指向一个中心,紧扣文章论述的中心,正所谓“喻散而神不散”。

取喻生活是荀子《劝学》一文设喻的第二大特点。在《劝学》中,荀子不追求比喻高度,而是紧紧围绕设喻的目的,在设喻时讲究比喻的贴切和生活味,《劝学》一文中,比喻几乎取之于生活。对荀子《劝学》一文的比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喻体富有生活味道,覆盖面极广,山水可以做喻,虫鸟、金石等,凡生活之物皆可做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些比喻,可谓是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取喻生活,不仅让文章说理散发出浓厚的生活味道,而且也使抽象的说理变得通俗易懂,做到深入浅出。

二、工于语言,朗朗上口

深刻的思想还需要借助言语载体加以表现,荀子《劝学》一文能够紧扣“劝”字,对文本言语细加推敲,让文章句式做到灵活多变,并且借助多种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精妙“劝学”之语言,从而增强文章“劝”之效果。读者在语言感染下,对为学之道、为学之要的认识更加深刻,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句式,灵活多变。句式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它直接关系着读者对文章语言形式的审美判断,这种审美判断不仅影响着读者对作者观点的价值认同,也直接关系着读者的阅读情绪。在《劝学》一文中,作者为了提高“劝”之效果,对文章句式进行斟酌。首先,句式讲究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连用四字短语,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的道理,让人警醒,同时,又让读者感受到语言工整产生的美感。不仅如此,作者还能够做到整散结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让人感受到句式的灵巧多变,作者的观点在灵活的句式中得到较好的传达。

修辞,笔触生花。修辞是文章的外衣,它能够使文章这件衣裳变得更加华丽,让人心生喜爱之情。荀子在《劝学》这篇散文中,也不失时机地运用修辞,让《劝学》笔触生花。例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该句借助对偶修辞手法,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在对偶中,既让语言在形式上体现出工整之美,也使文章体现出很强的审美色彩。为了进一步增强文章说理的气势,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又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较好地增强了“劝”学之气势。

三、工于构思,旗帜鲜明

荀子《劝学》一文,正确认识“劝”和“学”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在《劝学》一文中,作者以“学”为中心,以“劝”为立意。可见,荀子劝学工于构思,通过反复设喻、对比、反衬等方法,让《劝学》这篇文章做到旗帜鲜明,通过《劝学》,读者对为何劝,为何学认识非常透彻。喻理相生,谆谆教诲。《劝学》一文,为了化深奥的说理為简单、形象,荀子工于构思,其显著的特点是将比喻和说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喻理相生。同时,又注重差异化设计,体现出以下两大特点:第一大特点是,先比喻,再说理。荀子在“劝”学时,有时是先设一个比喻,借助比喻再引出说理,让说理更加通俗易懂。如荀子先借助“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设喻,再引出“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的道理。第二大特点是,只设喻不说理,将道理蕴藏于设喻之中。这种“劝”的艺术,使得说理体现出层级感,不是一味地讲究设喻,也给读者创造调动思维的机会,让读者思维跳一跳,从而把握设喻中蕴藏的道理。如“锲而不舍之,金石可镂”则将道理蕴藏在比喻之中。

对比反衬,观点鲜明。“劝”学如何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荀子无疑很好地抓住了“劝”的关键点。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又分属于不同的高度,动情容易,说理难。荀子为了让所说之理更加突出,在“劝”的过程中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通过对比,使得文章的观点分明,作者赞同什么、否定什么,一目了然。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从正面说理;“不积趾步,不积水流”这句从反面说理,一正一反,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积累”在君子为学中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对比也起到互为映衬的效果,让观点更加突出、鲜明。

四、工于结构,层次分明

一篇经典散文,必然致力于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荀子《劝学》对无数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读者人心,这与荀子“劝”的艺术分不开,“劝”不仅致力于设喻、说理,也工于结构,无论是文章整体结构,还是局部之间,都注重结构的审美性。

整体结构严谨。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开篇明义,直接点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在表达语言上,气势逼人,“不可以”点出作者观点的不容否定性。围绕观点,作者分层进行说理,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为学之要、为学之道。文章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有效增强了“劝”的实效性。

局部结构天然。荀子《劝学》一文,作者既追求文章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又关注局部自然生成。以第二部分为例,作者连用比喻进行铺排,从不同角度阐述学习在提高自我、改变自我等方面的意义。该部分结尾,作者又注重局部收尾照应,让局部结构天然自成。局部结构与整体结构使“劝”达到最佳的效果,也使“学”这个中心得到有效的突破。

总之,荀子《劝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诸子散文的名篇,与荀子“劝”的艺术分不开。为了达到劝学之目的,作者将比喻运用到极致,让“劝”变得生动、形象,容易激起读者共鸣。同时,作者又聚焦“劝”的语言,让文章在说理的同时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当然,“劝”的艺术还取决于荀子作为思想家的深邃性,构思之妙、结构之严,为“劝”添彩。

作者单位: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设喻劝学荀子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劝学》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设喻教学法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初中语文阅读设喻教学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