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汉
一学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可是一年级学生还不会扫地,一年级班主任几乎把教室卫生包揽了,多数学生每天带两套就餐器具,早上、中午吃完饭后将餐具带回家里让家长清洗……学生虽来自农村,每天脚踩土地,却无意亲近自然,分不清本地各种农作物,也不知道农作物种植节令。学校曾对学生劳动状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缺乏真正农耕劳动的体验,可以说即便是农村孩子也存在劳动意识薄弱,动手实践能力差,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的现象。然而,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由途径。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精神,我们近年来进行了思考与尝试,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把握劳动育人导向,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劳动教育工作,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
学校确保学生完成每周一课时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并结合优势资源,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开设了農耕、茶艺、烘焙、海模、劳动实践等校本课程。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小学低年级主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做好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意识和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围绕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的养成,让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分担家务、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等日常小事,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最光荣的精神。其中校内日常劳动和实践基地的生产劳动是学校劳育的重要环节。日常劳动,比如,学生个人书包的整理、营养餐碗筷的清洗、教室卫生、楼道卫生、厕所卫生、公共场地卫生、宿舍内务整理、简单公物维修、校园绿化等劳动,都会合理安排到学生个人和班级,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日常劳动任务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校内生产劳动,主要指学生在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的农业生产劳动。
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劳动实践
“礼尚仓廪”课程理念的提出,一是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新时代要求;二是基于地域文化指引。学校利用“礼尚仓廪”创客空间,通过劳动实践,创新育人新途径。
首先,创设劳动空间,实施环境育人。学校依据粮仓资源创设了实践基地和3个室内空间,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主题部室环境育人的功效。分别是实践基地——承趣别院,农耕文化活动室——耕读有馆,茶文化活动室——问茶空间,海模课程活动室——天清码头。劳动实践基地中有花园、茶园、菜园、荷塘,让师生不出校门就仿佛到了大自然,走在了田间地头。主题部室的内设环境、教学设施不仅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同时还呈现有劳动元素、劳动氛围,为学生提供劳动平台,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耕读有馆中,过去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的展示、劳动场景的展现,问茶空间中有茶叶的制作图、茶点的制作、茶水的冲泡,海模课程中海模的制作、海模的试航等。
其次,注重劳动体验,倡导实践育人。体验是最好的教育。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内走向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农作物的选种、育苗、栽种、养护、收割。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把室外劳动基地划到班,让3至6年级学生在各自的“自留地”上劳动。各班根据两个原则选取种植的农作物,一是适合当地气候、土质的作物,二是各学科中所涉及的农作物(如语文课中的《落花生》《悯农》《小池》,思政课中的《大米是怎么来的》等)。分别种植的有粮食作物类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类如莲藕、土豆、白菜、萝卜、大蒜、四季豆、豇豆等;油料瓜果类如冬瓜、南瓜、向日葵、葡萄、花生等,花草类如紫薇、樱花等20余种花草树木,校园内时刻生机盎然、瓜果飘香,学校劳动基地仿佛就是大自然的浓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利用收获的农作物,设计制作简单的美食、农作物标本,在整个劳作过程中,学生知晓了多种农作物的特性、价值以及种植技术,切身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劳动创造的幸福及“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然形成了热爱劳动、生活自立、勤俭节约等优秀品质,而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强于任何说教。
最后,把劳动实践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实施全面育人。劳动实践不是只为了劳动,劳动基地空间的打造并非独立,而是把劳动教育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促进学科间相互融合,全面渗透德育、美育、智育、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生种植的花生,在劳动中学习语文——让学生观察花生的生长过程,学写观察日记,同时更好地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在劳动中学科学——花生为什么上面开花下面结果;在劳动中学品德——感受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做人要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不张扬、务实有用,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种植向日葵——在劳动中学科学,学生观察记录向日葵随光照影响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向日葵为什么跟着太阳走,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种植水稻——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古诗《悯农》及四年级思政课《大米是怎么来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应该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劳动基地的地块形状,涵盖了小学阶段数学课本中所有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劳动中学数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这里直观地观察图形、认识图形,中高年级学生在这里对这些地的周长、面积、发芽率、亩产量等进行测量或计算。诸如此类,美术课可以在劳动基地空间写生,音乐课可以在这唱劳动歌曲等。
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成长
在活动过程中详细记录学生劳动中的关键表现,如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3种方式对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中心小学在实施劳动教育中,以开放的课程形式、丰富的劳动实践体验受到师生的青睐,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步养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明显增强,达到了育生、育师的目的。2020年“礼尚仓廪”创客空间(劳动实践基地)被安康市委宣传部、市团委命名为“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劳动意识根植到每个学生心中,让学校每个学生爱劳动、会劳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引领他们创造色彩斑斓的童年,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