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里的诗和远方

2021-08-02 13:25付丽萍
金沙江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包谷苦荞麦芽糖

付丽萍

以前婆婆在世的时候,每年春节回家,都能吃到婆婆亲手熬制的麦芽糖。老家在大姚三台乡,大山里的人,厚道质朴,脚手勤快,只要不闲下来,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刚结婚的那几年,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是带着抵触情绪。大山里虽然山清水秀,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最受不了的是烧柴做饭,烟熏火燎,一身尘灰。但是走近山区人,我才慢慢感受到,他们有着古朴的习俗,淳朴的内心,真挚的情感和热情的态度。他们不会说好听话,但也不会说假话,对人的那份热忱,往往表现在行动之中。他们质朴无华,如同一棵大树,一株山茅草。和山区人交往,有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

老家房前屋后,是数十棵巨大的古树核桃,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房,屋前是淙淙流淌,清澈见底,欢快奔流的小溪,房子側面,一股巨大的山泉水奔流而下,仿佛一条白练,日夜不息的哗哗流淌,水的下游,是婆婆家的磨坊,水流下来,推动小型发电机发电,可供全家人照明和做饭用,也可以发电给全村人碾米磨面。纯正原生态,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相比过去的农村,这已经先进了不知多少了。

每年春节,大山深处的人们都会用骡子驮着黄豆、豌豆、包谷、荞面、从山上下来,到老家的磨坊,把一年的收获细细磨成各种面,驮到家里,做成豆腐,凉粉,熬成麦芽糖,烙成苦荞粑粑,糍粑。山区人的幸福守望,就在每家都有的那个热乎乎的火塘边。

每当过年回三台老家,刚刚下车进门,一盆热乎乎的栗炭火就端来摆在面前。接着,烧糍粑,烤板栗,白豆腐可以直接吃,撤火气,松子,核桃,麦芽糖,我已经被这些美食包围,每逢佳节胖三斤的节奏啊!

吃饱喝足休息够,我最爱走上房顶,在摇椅上读书,喝茶,放松得有些放肆,好不惬意舒适。孩子们则在古树上拴个简易秋千,荡着,笑着,闹着,好不活泼热闹。

远处,是重峦叠嶂的大山,每山每箐,都种着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木,山上,松柏郁郁青青,夕阳下,山风吹送着袅袅炊烟,饭菜的清香扑鼻而来,这就是田园生活该有的慢时光。于是想起木心的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样的静谧黄昏,坐在夕阳中赏古树,听鸟鸣,观山泉,品香茗,万物有灵且美,刹那间自有终古,微尘中自有大千。

此时此地,此生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赋予的本性,探寻至真至善,走过至美的人间。

第二天,吃完苦荞粑粑粘蜂蜜的早餐,在屋顶晒太阳,就会看到好多牵着骡马的彝族人,从山间小路缓缓走来,他们驮着金黄的包谷,来磨坊里去皮,要回去熬制包谷糖,赶在儿女们回来之前,把糖熬好,让他们过一个甜甜蜜蜜的春节。

家人们也准备了一大堆去皮的包谷和麦芽面,以及燕麦面,剥好核桃仁,烧好一大锅滚烫的水,准备熬糖。

我想去帮忙,但家人说,老房子黑乎乎的,烟熏火燎,会弄脏你的衣服,再说了,一时半会也熬不出来,需要一天一夜,不停地凑火不停地搅动,否则会粘锅,有煳味,会影响糖的口感……

于是,我仍然看书喝茶,由他们自己去忙。

有时候坐得久了,我会去老房子里观望一下,那时,弟媳妇正在往锅里加水,搅拌均匀,加麦芽面和燕麦面。麦芽面帮助发酵,催化出更多的糖,帮助消化。燕麦面加在糖里,吃了不容易上火。

熬糖的过程,实属不易。不停加柴烧火,不停搅拌均匀,不停地加水加面,24小时下来,累得不行。

而且,还要有技术含量,否则,太稀或太干,都不受欢迎。

熬制麦芽糖,在氤氲的香气中,山区人的日子,就慢慢有了甜味,时间越长,香味越浓郁……

无论是熬制麦芽糖,还是制作其他东西,认真对待,都会有所收获。

我喜欢田野生活,有条有理的一点点收拾手里的食材。把一束束植物捆扎,整齐的摆放在背篓里,我也会在那蜿蜒的流水下清洗食材,然后整齐的摆放在藤筐中;我也会在切菜的菜墩旁放着一个花瓶,插着采来的山茶花;我会一点点把一颗颗核桃或者大枣去核,加在麦芽糖里。我总是很享受耐心的,专注的做一件事,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对待食物,对待生活,生活反馈我的,是美好,是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这,就是厨房里的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李 夏

猜你喜欢
包谷苦荞麦芽糖
难忘儿时麦芽糖
苦荞
白连春的诗(七首)
“来”吃麦芽糖
晒包谷:有一种活着叫不需要太多念头
麦芽糖的回忆
外婆的包谷粑
包谷粑粑
回味儿时麦芽糖
苦荞饮品开发研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