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东广
恩格斯指出:“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近年来,大数据、量子技术、自主技术、机器人、定向能、高超声速、生物技术甚至制脑技术等,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使作战指挥、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使得战争形态不断演进,智能化战争端倪逐步显现。据悉,美军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作为“确保美军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性技术”。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我们必须搞清人工智能促进战争形态演进的本质特征,研透其制胜机理,这是当下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是战争的物质基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人”与“物”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人工智能不仅具有“物化”作用,更有“赋能”功效。有力促进了军队战斗力、保障力发生质的飞跃。人工智能使得武器装备由原来的 “自动化”向“自主化”转变,使得官兵们从战场一线超脱出来,官兵们只需赋予任务,不必预先编程和控制,便可使武器装备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完成特定作战任务。
(一)无人装备在作战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长。智能无人作战系统是未来战场的骨干力量,无人战车、无人装甲车、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等无人装备大量投入实战。无人与有人、无人与无人间的协同作战将成为重要形式,逐步形成大中小微型和远中近程多种型号,覆盖太空、临近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等多维空间,战略、战役、战术相互衔接配套、梯次搭配,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无人装备谱系,并可执行监视侦察、排雷反潜、特种作战等多种任务。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高东广
(二)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嵌入传统各种作战平台,逐步提升武器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一些装备既可有人操控,可根据需要实时改变操控方式。通过加装智能化软硬件,让传统武器装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视情变化”“自主操控”,大幅增强传统武器装备的精准度、生存力、突防力和毁伤力。给弹药赋予“精确”与“智慧”,通过与智能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自动识别定位、自动锁定目标,使弹药变得更灵巧、迅速,极大地提升了打击精度、速度和维度。
(三)人装最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人与武器结合方式逐步由直接操作向间接操控转变,这种操控方式正在按着官兵直接操作模式、协助模式、授权模式、混合模式、自主模式、装备自适应模式的顺序升级演进。在此情况下,人与武器各自优势得到有效而充分发挥,既可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全局掌控能力,又可使武器装备能够在大数据、物联网的支撑下为官兵们提供高精度的图像识别和超强算力的运筹谋划等决策辅助工作,人与武器发挥各自优长、互为补充,完全突破传统意义上由人直接操作控制武器装备的方式。
未来智能化战争中,人工智能将深度介入作战指挥全流程,在情况判断、定下决心、拟订计划、协调控制、实施打击等各个环节,战略战役指挥员与智能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深度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方法科学化、信息处理精准化,人机协同达到近乎完美的高度一体,从而大大提高指挥决策效率效益。
(一)“超强识别”技术充分满足指挥员关键信息需求。基于大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的多源信息模式识别,可依据指挥员情报需要,自主从海量的战场视频、图像、音频及其他传感信息中,精选、处理和分析有用的关键情报信息,大幅提高情报获取速度和质量。通过对海量数据自动分析与识别,对情报信息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判断和联想,从而提升信息处理精度、速度和质量,最大限度拔开“战争迷雾”,为指挥员主导认知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深度交互”大大提升指挥决策水平。脑-机双向通信技术能够综合人脑与电脑的各自优势,将人工智能在复杂计算、数据检索等方面的优势,与人类经验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结合起来,形成超越人类智能的混合智能,人类主导、机器辅助,共同实施战略战役决策。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辅助系统,根据态势感知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自动进行敌我力量对比,根据预定作战态势感知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自动进行敌我力量对比,根据预定作战任务目标,生成多个作战方案计划,并进行模拟仿真推演和综合效能评估,有效突破人类分析能力局限性,保证指挥员快速准确判断和预测战局发展态势,定下作战决心,高效形成对敌决策优势。
(三)“自主控制”有效提高指挥控制效率。智能化机器系统基于筹划阶段决心方案和作战计划,自主感知战场态势变化,自主研判对比目前态势与理想态势之间的差距,智能化调整作战行动,自动对兵力兵器运用、锁定打击目标、最佳行动路径、协同方式以及资源保障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具备开放性、自学习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可部分替代人指挥控制战术级甚至战役级作战力量,形成“人在回路外”或“人在回路上”的新型指挥控制模式,机器可以指挥机器,人工智能使“万物相联”,从而实现几人即可指挥上万台机器,指挥控制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人—机”结合程度的持续加深和智能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现有的武装力量结构功能、编组模式将发生颠覆性变化。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战斗机器人、智能化士兵装备等新质力量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人与机器的“共生混合”和机器之间“自主适应”将成为武装力量编组的新形态。
(一)指挥体制向“全域分布、网络矩阵”演变。军队指挥体制是否科学,关系到指挥效能,决定着战争成败。机械化战争造就的从统帅部到末端单位的宝塔形指挥体制将成为智能化时代战斗力生成的巨大障碍。因此,在作战指挥领域,智能化战争要求 “决策—反应”周期最短。美军基于各种新型动力技术,按照“多域战”指挥模式,明确赋予了各级指挥员灵活选择作战力量的指挥权,确保作战指挥跨域贯通、作战信息跨域共享、作战兵器跨域穿行、作战功能跨域互补,从而构建起全域分布式作战指挥体系。在领导管理领域,随着智能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参谋工作可由智能机器自动化处理,军队领导机关管理幅度将越来越宽、管理层次和组成部门则越来越少,组织架构逐渐向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的网状矩阵结构转变。
(二)规模结构向“‘官兵’为主体、‘智能’为骨干”转变。智能化时代,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军队数量和质量间的关系将发生颠覆性逆转,军队规模将朝着更加精干高效的方向发展。其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一定时期内爆发世界性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将提高质量、减少数量、建设精干高效的传统常备军作为基本建军方针。其二,人工智能将极大改变战争的物质基础和作战力量构成。随着大数据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群的使用,可大幅减少作战指挥、情报分析、后勤保障等人员的数量。
(三)编成模式向“自主分析、自主适应”转变。模块化、积木式、“即插即用”是信息化战争形态对部队力量编成的基本要求。但在人工智能主导下的未来智能化战争,作战任务更加多样,要求部队编成模式更加灵活,具备自主分析、自主适应能力方能有效应对千变万化的作战任务。在智能化时代,编制权将向任务部队下移,使得基本战术单位能够灵活调整“人—机”力量编成,充分提高编成结构的作战自主适应性。此外,无人作战部队不需要加强就能实现“一编多能”。比如,一支智能分队,可拥有数个作战单元,不同的作战单元可拥有“侦、控、打、评”等不同功能,将这些智能作战单元进行差异化“机机编组”“人机编组”,就能根据不同的作战需要,实现作战单元自主适应、弹性编组,产生传统部队所不具备的多样化作战能力。
人工智能主导条件下的双方较量,作战双方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能力、超越人类体能有限的持久能力、超精确快速打击能力、超长潜伏隐身能力等特点,推出多种新战法新打法,创造出全新“战法链”。
(一)无人武器平台集群作战。未来战场“超视距”“非接触”和“零伤亡”的作战理念,必将推动无人作战系统向着规模化、无中心和群智能方向进一步发展。无人武器平台集群式作战以敌作战实体为目标,无人作战群或有人/无人混合编组,以群体自主协同综合毁伤为攻击手段,通过压制消灭敌作战力量,使敌失去抵抗能力。集群式作战需要多源自主导航、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支撑,人类通过指挥系统和脑-机接口介入,既能更好协调有人和无人作战集群共同完成任务,又能避免无人作战群陷入滥杀无辜的道义困境。群体协同侦察,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域力量的支援下,以零星小群隐蔽渗透的方式,对敌进行全面侦察,获取战场情报,为智能系统辅助人类指挥决策,各有人/无人群队自主规划任务提供支持。群体协同突击,以空中“蜂群”、地面“狼群”、网电“破击”等分布式作战群队,在精准的人群协同、群间协同和群内协同下,在多个作战域对敌进行综合突击和精确毁伤。群体协同防御,对进攻的敌作战力量,针对性地构建有人/无人作战群队,以网电瘫痪和物理摧毁的方式进行多维多层打击,彻底瓦解敌方斗志。
(二)跨域分布式自主协同作战。智能化战争中,作战单元往往广泛分布于陆、海、空、天、电、网等全维作战域。利用立体式全方位的态势感知网和一体化智能化的指挥控制网,可对各域作战单元实现云端全覆盖,使其融为一体,实现战场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和作战指令同步传达。各域作战单元可在统一的作战规则框架下围绕共同的作战目标,依据战场态势发展情况,开展智能化自主判断、决策、行动和评估,使分散布局的火力、信息力、机动力、攻击力、防护力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精准释放,对预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和定点清除,实现跨域作战体系内不同作战单元的“同频共振”,高效协同完成作战任务。跨域分布式自主协同作战,通过作战行动的协调一致和战斗力的集中聚集,既能提高己方生存率,也能充分发挥各作战单元的优势,科学调配全域作战力量,实现多维自如一体联动。
(三)智能化网络体系破击式作战。智能化军事体系中,存在一个虚拟化的智能“云脑”,智能“云脑”由大量服务器构成,是指挥和控制战场智能分布式作战单元的中心,计算能力强大、响应速度近于实时,能够高速进行作战循环,是智能化作战区别信息化作战的本质所在。智能瘫体控制战,以敌方智能“云脑”为主要作战目标,以知识域控制、赛博域破坏、物理域摧毁为主要攻击手段,削弱敌方智能“云脑”信息处理能力,使敌态势综合、指挥决策和行动控制能力失能,最终造成敌作战体系瘫痪、作战能力丧失。“云脑”入侵攻击,使用计算机病毒通过系统漏洞、预置后门等途径侵入敌“云脑”系统,抢占“云脑”计算资源,破坏智能“云脑”计算功能,使其信息处理能力迅速下降,战场控制能力失灵。“云脑”知识控制。在知识域阻断敌“云脑”的知识源,破坏已获取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对部分知识进行篡改,使敌智能系统失能甚至为我所用。物理精确摧毁,利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云脑”的关键节点进行破击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