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刘学鑫 董涛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众所周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理念,认为少年的强大为国家的强大提供了坚实保障,少年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从思想精神领域点燃了近代体育强国之梦,为我国破除旧体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迫切需要。国家及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2014年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2015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和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积极引导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健身技能技巧,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运动习惯,从学校领域增强民族体质对于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该文探究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发展热点和趋势,回顾和总结贵州学校体育10年间的发展历程,对贵州学校体育研究领域进行查缺补漏,为今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时间从2010年1月开始截至2019年12月,以“贵州”为主题、以“学校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66篇论文。经过甄别与筛选,剔除出版信息、会议综述、体育赛事开幕、报纸及与贵州体育研究不相关的论文6篇,以符合条件的60篇论文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
通过CiteSpace 4.0.R5.SE.64-bit软件将贵州体育研究文献数据信息转换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包括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等网络图谱,对图谱中节点大小、网络连接程度、研究领域进行分析。
通过对60篇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类(见图1)可知,2010—2019年的载文量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趋势,与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呈现出的趋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量与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的发展走势趋同,说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与贵州体育科学研究紧密相关,每年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受到贵州体育研究的影响。如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与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在2010—2012年均处于上升期、2013—2016年处于震荡调整期、2017—2019年处于下降波动期。通过图1可知,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量占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的12.32%;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量在2012年达到最大峰值,为10篇,占10年总载文量的16.67%;2010年、2011年发表的研究最少,为2篇,占10年载文量的3.33%。
图1 2010—2019年贵州体育研究载文变化趋势
对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2篇以上的期刊情况进行统计,表1显示,贵州体育研究载文期刊有《教育文化论坛》《当代体育科技》《运动》,以及硕博论文16篇,为今后贵州体育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参考。可以看出,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科研成果较少,大量研究成果来源于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群体,整体质量参差不齐;科研工作者对贵州学校体育领域的研究关注度较低,科研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 2010—2019年载文2篇以上期刊统计情况
通过对CiteSpace软件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数据中作者单位进行归类整理,如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数民族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表论文统一计入到贵州师范大学。经过归类整理与分析,发现2010—2019年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6家(见表2),研究机构均为贵州高等院校,发文量排名前6的科研机构依次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和遵义医学院,以上研究机构发文量为23篇,占总载文量的38.33%。
利用CiteSpace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得到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机构共现图,如图2和表2所示,通过科研机构名字和圆圈大小可以看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关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量较多;通过圆圈之间的连线可以看出,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与其他高校进行了合作研究。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等资源优势,在贵州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表2 2010—2019年载文2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情况
图2 2010—2019年贵州体育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分析图
该文将载文量2篇以上的作者姓名、发文篇数、研究关注领域信息进行统计制表,由表3和图3可知,载文量2篇以上的科研机构均为贵州高校,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姚鑫、遵义医科大学尚菲、遵义师范学院罗正琴。通过数据统计可知,科研工作者对贵州学校体育领域的关注度较低,科研成果较少。
表3 2010—2019年论文作者载文和研究关注领域情况
在CiteSpace绘制期刊作者共现网络图中,作者名字越大,字体越深,圆圈越大,表示该作者发表的研究成果越多;图中交叉线密集度,表示论文作者的参与程度。通过图3中姓名、字体和圆圈大小可见,姚鑫、尚菲、罗正琴3人关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多数为第一作者独自完成研究成果,缺乏科研团队或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
图3 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成果作者共现网络分析图
3.5.1 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主题词的共现分析
在主题、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中,节点大小反映的是主题、关键词或者领域的频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研究关注度越强;中心度越高,说明关键词的影响力越大。图4显示了不同年份贵州体育研究的主题词情况,图谱中共有节点(Network)140个,连接线(E)有211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217,表明研究的内容关联性较强。由图4可知,关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主题词频次最高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其次是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传统体育、本科院校、校园足球等。
图4 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图
3.5.2 高频主题、关键词Time-Zone图谱分析
通过CiteSpace的“Time-Zone”功能,以1年作为1个时区,对2010—2019年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图中文字或圆圈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字体或圆圈越大,说明出现的次数越多,字体或圆圈越小,说明出现的次数越少。
图5显示,2010年,贵州体育研究集中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阳光体育等领域;2012年,贵州体育研究的热点集中于贵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等领域;2014年,学者开始关注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校本课程等领域;2015年,学者倾向于民族体育、新课标、中学体育、习俗文化等领域研究;2016年,贵州体育研究向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俱乐部、文化发展与变迁等领域延伸;2018年,更多学者对农村体育、高校体育产业等进行研究。
图5 贵州体育研究关键词的时区分布图
篇均引文量是期刊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是描述期刊吸收信息能力的一项指标。我国绝大部分样本期刊的平均引文数量集中在5~16条之间,总共有520家期刊的平均引文数集中在12个引文区位段,占到了所有样本期刊的82.8%。通过限制式检索获知,2010—2019年间被引用的贵州体育研究文献有263篇,该文对被引频次≥5次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见表4),排名前11位的高被引文献中来源于期刊的有6篇、研究生论文有5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载文有1篇,博士论文收录有1篇,硕士论文收录有4篇。从载文作者身份来看,贵州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高校研究生为主体,关注贵州学校体育的发展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载文研究领域来看,高被引文献关注学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的融合及校本课程的开发。说明研究者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价值和传播意义,通过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及文化纳入学校体育,丰富贵州体育文化内容,开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
表4 2010—2019年载文被引次数统计情况
通过CiteSpace软件,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载文量、载文作者、期刊类别、研究机构、热点领域等5个方面对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载文量进行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观测出贵州学校体育研究发展动态与趋势,发现了贵州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不断向民族体育文化领域延伸,丰富贵州体育研究领域内容,对贵州学校体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研究结果:(1)从贵州学校体育研究载文量在时间、空间的走势来看,与贵州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年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受到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的影响;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载文量占到贵州体育研究载文量的12.32%,所占比重较低。(2)贵州学校体育研究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研究者,根据统计发现,载文量超过2篇以上的有3人,载文量为1篇的中有26人为高校研究生;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3)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的科研机构均为贵州高校,师范类院校的贡献度较高。(4)贵州学校体育研究关注的热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公共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资源发展等内容。
贵州学校体育研究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贵州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学校体育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该文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当前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学校体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力推动学校开展学校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学校体育安全、高水平运动训练等体育教学活动。贵州学校体育研究发展趋势与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关,在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和引导下,高校应鼓励教师更多关注学校体育领域,参照国内外学校体育发展动态与趋势,结合贵州体育的传统优势开展具有实时性、针对性的研究,为贵州学校体育研究事业贡献新力量,也为学校建立、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和有力保障。(2)搭建科研平台,营造良好氛围。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贵州高校应积极搭建关于学校体育研究的科研平台,鼓励教师关注学校体育时代热点,充分利用贵州体育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和文化价值,丰富贵州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为学校体育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原料。如贵州师范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研究中心以《国家全民健身纲要》为指导思想,结合贵州学校体育实际,以运动与体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为研究方向,有力助推贵州学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3)聚焦国家学校体育研究热点,拓宽贵州省学校体育领域。以中国知网为检测平台,以“学校体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发现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领域有体育运动(13949次)、学校体育(9870次)、体育教学(9342次)、分科教学法(7969次)、体育教师(5198次)、体育锻炼(4015次)、学校体育工作(3842次)、体育课(3557次)、身体锻炼(3168次)、体育课程(2625次)、中小学(2601次)、课外体育活动(2533次)等,对比发现贵州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具有局限性,需要广大科学研究者扎根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及文化大地,结合国家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拓宽学术视野,深挖贵州学校体育领域的资源,面向贵州学校体育开展实际需要,深入幼儿、基础及高校教育一线进行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助力贵州学子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有效地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