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红
近日,一张少年仰头赏樱花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转发。照片里,一个穿校服的少年驻足仰望头上怒放的櫻花,那么专注,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照片中的场景发生在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园内,照片中驻足赏樱花的少年名叫许叶煊,是高一音乐班的学生,拍摄者是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长周晓天。
“樱花树下美少年”“在听花的怒放”“可亲的校长,可爱的学生”……一位校长,随手拍了一张学生赏花的照片,没想到令网友们深受触动,为何?
樱花、少年、微雨、独立……少年在欣赏樱花的美,人们则欣赏到了其间的美。美可以丰盈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境界,开阔人的胸襟、格局,让人享受诗意的生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美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吴冠中曾经说过,现在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确实,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美育很多时候处于空转状态。
如何让美育落地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将之贯穿学校教育过程,是一个基本共识。美育是身心浸入的教育,孩子们在教育中感受美,教育本身浸润在美感之中,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都会成为愉悦的生命体验过程。
美的熏陶,关键在于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老师具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看你站在路中间,久久地仰头赏花,根本没有注意到有车子过来,那么专注,我不忍心按喇叭惊扰你,我就拿出手机拍下这美丽的瞬间。在今天的教育环境里,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根本无心关注身边的美好,所以你凝神赏樱的姿态瞬间打动了我,这不就是一个少年在春天应有的样子吗?”周校长的随手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校长的可亲,更展现了他的慧眼识美。
美在世界上到处存在,但需要有人照亮。衢州高级中学曝出这样的新闻,偶然中有其必然性。这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成了“爆款”,对其它学校,同样值得深思。
适用主题:感恩自然的馈赠;诗意的栖居;人生蓄能续航的另一种方式;做走心的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
文本解读:山东省高密一中 张岚
在当今社会,学业和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迅疾的节奏,形式的繁杂导致人们无法停下脚步驻足欣赏生活中的美,网络信息的充斥、各种视频的冲击导致人们室外活动减少,审美能力的下降,降低人们的生活热情。在学校生活中,尊重孩子对美的追求,尊重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孩子将身心暂驻自然并且能将这美妙的瞬间留存,实在是青春岁月里最温暖的回忆。
学生运用示例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又到了人间四月天,又一派“山花烂漫”的景象。可是少年们却埋头书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急于读书考试而无暇留心生活中的美,所以“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不少”。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我们不妨设想,当我们从书海中挣扎出来,面对春暖花开,但我们却无法感受它的美,桃之夭夭、碧玉树高在现实世界中都无法感动,即使流出几句背诵的诗句,于这满园的春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美好的事情一直都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幸福就无处不在。”再渺小的雨点也有自己的美,再轻柔的雪花也有自己的花瓣,只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触摸去感受,去从破碎的玻璃中寻找那难窥的流光。
——山东省高密一中 刘芳
身处这样繁忙的世界,何妨像那位樱花树下的少年一般,愿为身边美好驻足,静心享受片刻风光?看顺着窗缝流淌而来的月色,皎洁清冷;看东方林梢上初挂的朝阳,温暖明亮;品绵绵细雨拂过花瓣,飘零着留下最后一抹浪漫……朝夕变化,四季流转,生命更迭……皆在樱花树中。
——山东省高密一中 迟靖扬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