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2016年7月,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了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几年来,农村的基层工作让我深入群众,扎根朱村,脱掉了身上的“书生气”。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朱村奔小康的故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刚满18岁的王克昌是“支前大军”中的一员。饿了,就掏出随身带的煎饼咬上几口;渴了,就到附近老乡家要碗水喝。就这样,一双草鞋、一辆小推车,一天天,一趟趟,无数个勤劳朴实的王克昌们,在战役中连续数天向前线送米、送面、送衣、送鞋。“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体现的是那个年代沂蒙人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老区临沭朱村视察工作,专程看望老支前王克昌。一到他家,总书记就先拧开了自来水,看看水还淌不淌?掀开了锅盖,看看吃的什么?问问煤气多少钱一罐?看到太阳能洗澡室,就问水热不热?来到堂屋,坐在沙发上,手一直拉着王克昌的手,关切地问,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身体好不好?还有什么困难?当总书记听到老人讲,日子在党的带领下奔小康时,很是高兴。后来,老人对我说:“总书记说话,热乎的啊,慢声细语,三句话不离老百姓,句句讲的都是实在话、家常话,就像咱的亲人,和咱老百姓一样啊!”听着王克昌老人的话,一股热流涌进了我的心中。
如今,因为总书记的到来,我们朱村出名了。来朱村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多,拜访王克昌老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王克昌老人向前来看望的人们讲革命传统故事,讲党的好政策。他总说,总书记到他家来,不光听别人说百姓生活有多么好,还要亲自走下来看看百姓到底生活得怎么样,这就叫实实在在“走群众路线”。
几年来,我们村时刻不忘总书记的鼓励,村“两委”铆足干劲带领群众修路、栽树、种花、刷墙、安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构筑起基本医保网络,改造了贫困户危房,村民幸福指数也提升了。现在村里长寿老人不少,最大97岁,80岁以上的有40多个。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现在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村里给俺们老人建了照料中心,没事就去下棋打牌,拉拉呱儿,可恣儿了。”不仅是居住环境改善了,经济也越来越好。这几年,村里种植了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还建设了林下食用菌大棚。我们注册了“朱村味道”商标,将村里产的地瓜叶茶、紫薯、花生、苹果、香菇、豆沫面等农产品送上了电商平台,我们村也成了“淘宝村”,山货在家门口就被抢购一空,天然纯正的沂蒙味道销往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当起了“棚二代”,我们村也走上了富裕之路。鄉亲们笑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漾着的是满足,淌着的是幸福。因为带领群众做电商脱贫致富,我也被评为了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小康路上喜洋洋,我的心里也暖洋洋,有幸能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把沂蒙精神传承下去。
总书记特别牵挂的,还有我们村的柳编。柳编是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因此,临沭还有了“中国柳编之都”的美誉。当年,为总书记展示柳编的小伙子张志全,之后不久,就将自己的车间设在了朱村,优先录用贫困户,给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谋工作。村里的贫困户张田英,自幼双腿残疾,走路只能跪着走。后来又丧了夫,一个人带着上五年级的儿子艰难度日。自从学会编柳筐,她每天上午来车间编筐,中午回家给儿子做饭,下午再去上班。每编一个筐能挣一块六,一天编20来个就能挣30多块钱。我们还为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她现在与其他6户贫困户一起,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稳定脱贫,共同携手奔小康。
盛夏时节,穿行在沂蒙地区,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着,像我们朱村这样的小康美景随处可见,沂水、兰陵、费县、蒙阴……这些美景的背后,是我们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我们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的决心,是让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十足干劲。
(作者:临沂市临沭县委四级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肖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