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认识与实践

2021-07-30 02:51任丽梅王黎黎
观察与思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生建设文化

任丽梅 王黎黎

提 要:文化民生是民生改善的关键领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文化民生的探索与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惠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路径,夯实了立国之基,铸造了兴国之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生建设面临着社会知识化、经济文化化与创新大众化的新环境和人民对文化的个性化、多元化与品质化的新要求,未来文化民生建设仍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扎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社会发展是由人来推动并以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基本动因的,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当人类文明发展到物质层面的需求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就会上升为主要矛盾。作为人的更高层面的需求,文化民生关系重大。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不断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观创新、发展和运用到实践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走出了一条坚定而踏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民生道路,让人们在拥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和安全感的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时代,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民生的理论发展与改革实践经验,有利于人们深入把握未来文化民生建设的时代要求,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观的基本内涵

文化民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等举足轻重。在“文化民生”这一概念尚未被国内广泛采用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即已经有了文化为民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确立了文化为民的思想、以及为人们提供科学知识和大众文化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化与民生的理解和认识,为自身文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

恩格斯在论述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时,明确地指出:“新的社会制度”中,“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330、350 页。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将民生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性民生需求、享受性民生需求和发展性民生需求。在社会发展、基本的物质生存得到保障之后,以享受和发展为诉求的文化民生就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即认识到:“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4 页。因此,“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08、367 页。参照邓小平总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即“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08、367 页。。我们可以从功能上将文化民生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三方面:即可以满足那些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既有精神安顿、心理抚慰等方面的基本型需要,教育、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型需求,旅游、休闲、放松、娱乐等方面的享受型需求等所有文化需求的民生。

(二)文化民生的特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虽然没有“文化民生”的概念表述,但是文化民生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文化民生具有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等特征。⑤闫鹏:《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民生其在中国的发展》,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14 年,第16 页。首先,文化民生具有实践性。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它由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也由我们在实践中去感受、使用和消费。因而,文化民生需要也必然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实现。其次,文化民生具有历史性。马克思曾说过:“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330、350 页。,而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受当时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其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历史性。再次,文化民生具有阶级性。文化民生的供给把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865 页。。文化民生的建设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地位服务。

(三)文化民生的作用

文化民生中的文化,指的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物,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具有形成人类生产创造力和匡正其行为的内在整合力量,是人们追求自由与全面发展、提升创造能力和建构意义世界的必然实践。首先,以文惠民,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可以让人们得到感官上的满足,但是文化内在涵养着人文精神,让人明智,有所寄托,感受生命的美好,由知识获取、价值确认与精神鼓励所带来的主观感受,才是人们长久的、持续的、深刻的幸福感的源泉。党和政府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要以文惠民,回应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其次,以文育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智慧与能力的集合,发展文化民生就是在开发民智,培育社会知识体系,提升人文素养。而这些能力与境界的提升最终将提高生产力,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凝结成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文育民,夯实立国之基。最后,以文化民,铸就兴国之魂。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化实质是人与世界的对话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建构”①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96 页。。而这种意义世界的建构需要文化层面的民生来保障实施,“以文化民”,然后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培育核心价值观,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力,塑造精神世界,激发自身民族文化的魅力与活力,铸就兴国之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发展历程

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建设,从点到面布局文化公共服务,由弱到强地推进文化事业,由小到大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一)从点到面布局文化公共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3 页。

我国的文化公共服务是从坚持和完善文化公益事业来开始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和完善文化公益事业,包括“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561 页。。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将对文化公共服务的政策扶持具体落实到公共服务的项目工程,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概括为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与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并不相适应、物质产品的丰富与文化产品的供应并不协调、文化产品的创作引导力度并不足够的实际,提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公益事业”被“文化公共服务”所代替,表征党对文化民生认识上的新飞跃。此后,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未来文化工作重点是建立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特别是通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2015 年初《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 年)》出台,将文化公共服务的内容拓展为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在内的3 大类、14 项、22 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此后,全国各省(区、市)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结合各自的资源和特色,进一步深化、细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方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开始向多形态、多渠道、多方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前期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之上,基于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和整体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水平的目标。包括全面升级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等。为适应新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社会文化需求,与时俱进提出逐渐消除数字鸿沟和知识鸿沟的新的文化公共服务方向。

多年来,党和国家根据国情需要和人民需求,不断加大文化公益事业投入和推进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点到面地建设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做出了卓越成绩。

(二)由小到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目标,与文化公益事业的互为补充,是文化民生的主体。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文化产业经历了从最初的“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到如今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壮大过程,文化民生也因此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初步建立和探索阶段。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受国外流行文化的影响,国内的娱乐业开始萌芽。书画、报刊、港台歌曲和电影等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先发展起来,随后,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技术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中国经济开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进一步解放了文化生产力。1996 年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组建。1998 年,文化部增设文化产业司,负责研究拟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文化产业进入到建规建制快速发展的阶段,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满足人们多元的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新阶段。2002 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扫清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障碍。针对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趋势,国务院于2017 年12 月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其中。2018 年1 月,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动“互联网+文化”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文化产业借助科技的发展,一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需求。

三、我国文化民生建设的社会主义特征与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文化民生实践,既遵循了民生建设的规律,实现了物质民生与文化民生相结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结合,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和本质要求,实现了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统一。

(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方向

文化民生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人既是文化的创作者,也是文化消费者。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化民生观,文化民生就是要尊重人们的文化创作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毛泽东的民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强调党员要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要的位置;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突出强调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幸福才是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关注民生不再是执政的手段,而是目的,而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可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懈追寻和奋斗的目标。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探索文化民生的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索建设文化民生的基本规律,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时俱进推进文化民生。首先,实现了物质民生与文化民生相结合。如果说物质民生是社会发展进步水平与程度的标尺,那么文化民生则是民众的幸福程度和满意程度的反映,二者互为条件和补充。一方面,物质进步是文化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26 页。。所以,在文化民生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地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完善的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并保证物质民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文化民生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社会工程。相关需求的满足主要是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完成,两方面的工作密不可分。党的十六大确定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文化民生走上了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既推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地位。而且,文化事业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而文化产业的核心目标就是反哺文化事业,完成文化事业的预期目标,实现文化产品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

(三)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民生是一面镜子,它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对未来更高文明的强烈向往,而在理论层面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在实践层面把握、满足和引导人们的精神追求,满足文化民生需求,则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①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 年第15 期。代表着该民族和政党在引领自身文化进步方面的一种文化自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121页。扩大文化民生是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进步的一个表达形式和实践方式。我们必须以文化上的自觉在文化民生建设中促进文化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无不以民生完善为目标,以扩大民生为己任。只有满足人们的文化民生,才能让先进文化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理解和掌握,才能为自身的解放奠定基础和提供内驱力。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19 页。。一方面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展开文化创新,推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与文化民生三者协调发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价值依归。

四、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中国终于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未来社会日益向知识化与文化化转型,而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向个性化、多元化与品质化发展,伴随着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文化民生也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的新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觉间,我们已经置身在一个新的以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社会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生产力的比重都在增加,文化民生的供给方式也将发生着改变。

首先,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文化与知识生产力得到解放,文化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未来知识型经济社会的生产将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转移。一方面,文化在经济中的含量日渐增高,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文化赋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物质民生与文化民生已经截然不可分,人们在消费物质产品也就是在消费文化。发展文化经济其实也就是在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展开生产和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民生的需求。

其次,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是我们随身携带甚至是穿戴的信息化装备,平台、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则是我们每天穿梭其间的信息空间,远程和数据随时生成与交互则是我们的数字化的主要方式;智能设备随时监测着主人的呼吸、心跳,并把生成的健康报表时时呈现;无接触网购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办公、教育、会议等实现了远程。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满足人们的数字化、信息化生存的需求,已经是信息社会文化民生的主要方向。

最后,大众创新的工作模式。依托现代云技术和云平台,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众创模式日渐成型和成熟。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社会财富的核心要素是人,是那些不再依附于某个“工作单位”,而是“入驻”到各个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创意和资源对接服务的人。平台给这些创新者和创业者一个空间,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水平。我们文化民生建设需要为这些创新和创业者们提供一个可将创意转化为财富、将理想变成现实的科技平台或文化空间,促进其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我们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民生需要。然而,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人民自身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在升级,人们的文化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感官刺激和视听享受,不再满足于大众快餐,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诉求,人们开始追求多元化、个性化与品质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追求自我修养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希望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服务带给内心的富足、心灵宁静、陶冶性情、升华精神,对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追求体现了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认识和价值的体认。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文化民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然而,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纠正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实用主义和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与人们追求崇高目标之间的矛盾,消除金钱至上等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态和社会风气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焦虑,解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困惑。面对文化民生的新环境和新要求,未来文化民生的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上述人们日益升级的文化需求相比,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还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的新实践

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①《习近平会见21 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人民日报》2013 年11 月3 日。。新时代文化民生建设,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对文化的领导权,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抓好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文化惠民的质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文化民生的正确方向和方式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应是文化民生的享有者。然而,在资本主义及其此前的社会制度下,文化被异化成为一种支配、奴役劳动者的力量,成为统治阶级巩固其地位的工具。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才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民生的基本导向。中国共产党才是保证最广大人民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的领导力量,为了保证文化民生的正确方向和方式,我们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首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扩大文化民生建设,使“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297 页。,使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民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个人的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关系走向健康,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保证文化民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方向,顺民心察民意,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解决好民生问题,既是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所在,也体现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最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共识,树立新的政绩观,将文化民生上升为执政使命,将文化民生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②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 年第9 期。,从文化生产与创作的结果和社会效益角度进行量化评价,从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状况出发,完备法律制度、保障文化民生。

(二)着力抓好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文化惠民质量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常态下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问题而提出的,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促使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新举措。在文化领域,虽然多年的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受传统GDP 绩效模式的影响,如今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着只管供不问需、重输出轻互动的现象,表现出供给需求之间结构性错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基本改善,人们的文化需求开始朝着更高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此时文化民生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数量不足转变为品质不够,供需之间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不充分、不匹配的现象。有鉴于以上现象,为了提升民生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共享发展,当前的文化民生领域同样需要来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系统的思路展开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担当、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多方参与的合作型文化生产关系和文化发展大格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现代化,提升文化惠民工程的质量。为此,首先,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用新的数字化平台、新的文化载体、新的组织方式来协调各方力量和整合文化“硬件”和“软件”资源,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补短板、调结构、促双效,提升文化供给的质量与效率。其次,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创新生产经营机制,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破解文化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民生进入新阶段。

(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所以,文化民生其实是培育核心价值观、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场域和阵地,在文化民生的供需之间起到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偏离的根本依据和价值遵循,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未来的文化民生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创新思维,建立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以多种媒体为阵地展现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为场域广泛凝聚共识、集聚精神力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具有“同化的力量”和“感化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不断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

结 语

文化民生同时是文化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遵照文化民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地统筹兼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还要有整体思维,协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的“五位一体”民生建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5-6 页。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文化民生的新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文化民生建设,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打造立国之基,铸就兴国之魂。

猜你喜欢
民生建设文化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民生故事,讲述幸福与温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