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未来

2021-07-29 02:27
BOSS臻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品医疗疫情

疫情作为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让多少企业,多少人乱了阵脚。但是,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哪里越有危险,哪里就越有机会。

2003年的非典,由于大家都不能出门,刘强东把中关村的实体店铺搬到了线上,马云看到了C端购物的需求,顺势创立了阿里巴巴。2020年的今天,因为这次疫情大家又闭门不出,实体店空荡荡,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递员、外卖员在奔波。像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这样的平台,每天稍微晚一点便抢不到想吃的菜。每一次大波折,都会倒下一批企业,也站起来一批企业,这是历史的铁律。

那么,这只黑天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纵观2003年的非典,中国GDP水平12万亿人民币,但17年后的今天,中国GDP总量水平已经100万亿。中国现在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是当年的近十倍!基于此,我们可以坚信:面对全球二次疫情的到来,中国,绝不松懈公共卫生干预,并且有着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机制,以目前防疫制度和措施强度,爆发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可以看到,整个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反而促进了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和当今危机的稳扎稳打,无不说明着属于中国的未来时代已经来临。

“疫情危機”带来的经济变革

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

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的革新迎来新机遇,数字化作为一种前所未见的共同语诞生了,人们因此跨越国界,互相了解。直播电商、宅家经济、线上培训、远程办公、虚拟商业的迅速兴起和持续升温,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信息等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例如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招聘问题成为了HR的一大难点,但是通过互联网的驱动,HR通过远程面试异地求职者,不仅解决了候选人求职的问题,也满足了企业在特殊时期下的招聘需求,相信在求职招聘方面通过以往线下转向互联网的方式必定会成为大势所趋。

在这个渐趋数字化的世界,依托“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技术,无数全新的业务、业态、模式被催生出来,并迅速造就巨大的财富。同时,这次疫情也让中国各行业对数字化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数字化从“可选项”变成了商业竞争和社会生活的“必选项”。

如果过去数字技术是让生活变好,那么,今后数字技术是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疫情没有改变技术变革的趋势,但是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变革,因为灾难在倒逼我们创新。

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前景或更加光明

2020年后,与仍处于危机前水平之下的煤炭截然不同的是,可再生能源或将引领复苏。在所有态势中,可再生能源都在快速增长,太阳能处于新的发电技术体系的核心,并将成为新的“电力龙头”。

过去十年,由于成本大幅降低,大多数国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低,目前,太阳能所能提供的电力成本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可再生能源将可满足未来10年80%的全球电力增长需求,水力发电仍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将在2022年后的每年刷新新增装机纪录。在未来实现净零排放优化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发电的贡献或将更加突出。

后疫情时代,能源领域面对巨大挑战的同时,疫情或许能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新契机。与此同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仍需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不懈努力,加快清洁能源技术部署,并持续降低其部署成本,因此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或将迎来更多机遇。

后疫情时代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疫情席卷了全球,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教育既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这次疫情让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命教育、诚信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公民教育。疫情之下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教育视野也更加开阔。从个人到群体,从学校到社会,从中国到世界,在线学习成为一种与在校学校并行不悖且互相补充促进的学习新常态。但教育的宗旨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从人性出发,通过民主、平等、公正的途径抵达更加自由的心灵和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教育体系改革的呼声都非常高,各种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互联网出现时也是如此。在互联网诞生之初,有人就提出了关于网络教育的一些设想,虽然这种设想得到了实践,但却未见较大的成效。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落后,而是囿于传统思想观念以及社会成本所限,网络教育无法成为主流,只能成为线下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如课外辅导、某些考试的培训讲座录播课程等。而疫情之下,甚至后疫情时代,这种状况将会出现重大变化。

当疫情来袭,线下教育其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人员的上课方式在疫情期间成为一大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完善的计划之后,所有学校均转为线上授课。这时,人们发现线上教育并非之前所想的那样不堪。学生在完成学校布置的课业任务之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相关平台中寻找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老师和校方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课堂效果来对接下来的授课计划进行修改、完善,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还有—点原因更为重要,线上教育能够消除不同区域学生的“信息鸿沟”。在人们的印象中,名师名校永远都遥不可及,想要听到特级教师的授课除非由他执教,而疫情时代的来临却让这一切都变得更加现实。通过线上网络教育,偏远山区的学生仅凭一台手机就能够得到同一线城市重点学校学生质量相同的教育,这也是后疫情时代,教育体系出现巨大变革的重要原因。

疫情肆虐之时,中国一共有2亿多的大、中、小学学生在网上上课,所有的老师都被卷入了一个教育技术性变革的新时代。它也使人们重新思考关于教育和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疫情,教育进入了网络教育新时代。人们意识到,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文化,做到资源共享、去中心化、個性化教学、社群化学习、社会化学习,才能充分发掘它所体现的未来教育的价值。疫情过后,教育把这些概念从线上引入到线下,形成一种交互、混合式的未来学习模式,使得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疫情过后,医疗行业的五大趋势

数字化医疗办公或将迎来春天

长期以来,传统医院相对封闭,我国患者线下诊疗已成习惯,互联网医疗虽然呼声高,但仍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此次疫情将许多困于家中的患者推向了互联网平台,对大规模患者数据进行精准化、系统化的追踪及分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关键医疗IT和医疗数据基础设施,有望得到快速推广,这些都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打开了大门,而多个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医药零售走向了人们的视线。

在疫情防控救治中,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病智能诊治、物资调配、药物研发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非典型服务场景,为提高管控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切,也都将促使智慧医疗的加速到来。

远程医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疫情把远程医疗推向大众的视线。远程医疗作为近年来热度最高的新兴科学之_,融合了医学、通信、信息等领域技术。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全息成像技术可提供专业的医疗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大型医联体技术和设备优势,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提供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医学专家通过信息技术跨越地域、时空提供医疗技术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共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5G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医疗将深化移动性、多样性、实时性的特征,这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充分解决高端医疗资源严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深远影响。

分级诊疗制度将更完善

分级诊疗是我国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医改成功的重要标志即是实现分级诊疗。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分级诊疗进展并不十分顺利。然而,面对这次疫情,尤其是武汉市,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初步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这对于我国后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随之而来的便是重点提升基层、一线城市医院的可及性和患者覆盖能力,分流大型三甲医院患者,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就诊,最终实现医患资源的精准匹配。乡镇医院的编制机会将会进一步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人员待遇。

公立医院编制迎来机遇

此次疫情暴露出医疗体系的相关问题以及对社会和各级政府机关的重大影响。经此一役,政府更加重視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同时加大宏观政策和执行层面的改革力度,加速政策落地实施,依托公立医院的大平台,致力培养更多的“名医”、“良医”。

数据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数字化转型中除了培育新型医疗健康相关的衍生服务之外,从行业专属领域来看,有很多方面值得关注,如构建保障人类整体的医疗、健康与卫生的全面安全智能体系。

尽管在医疗保健方面,一些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思维框架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利用好信息技术和数据,最终体现在经济结构的重塑,创新与建立_个可行的方案为人类提供健康服务。由此可见,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不仅要有一线医护人员搭建起来的救治防线,还要有新兴技术组成的数字化防线,只有新兴科技与医务工作者融合协作,才能保证疫情之下患者病有所医、居民生活健康。

在这场对抗肺炎疫情的攻坚战里,整个医疗行业无疑站在了抗疫第一线,而疫情之后,人们将更加重视医疗行业,百姓将更加尊重医护人员,医疗行业也必将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机遇。

艺术是愈伤的良药,于灾难中重启未来

提及艺术,通常是将其放到这场全球性危机之后去思考的。但在2020年新一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提出:2020年要对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发力,推动教体相融A、划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

艺术不是被定义的阳春白雪,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触达的美好疫情时代下直播业态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艺术行业的线上多元化发展。从早期线上线下展览模式的结合到毕业季热议的各大美院虚拟毕业展,艺术行业正逐步将目光更全面地投入线上形态。

艺术的“虚拟”时代到来

“疫情防控期间,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通过虚拟游览,博物馆仍是知识和探索的源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致辞中说道。

疫情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博物馆也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方式。近来,数字博物馆、3D虚拟游览逐渐成为博物馆业的热门话题。许多博物馆致力于推进数字化建设,希望能在后疫情时代发挥更大的公共教育能量。除了博物馆,在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具有互动感的线下艺术展也在全球范围内纷纷取消。艺术家们短时间内无法策划实体展览,所以开始运用VR(虚拟实景)和AR(扩增实境)技术展示、出售艺术商品,这可能会成为新一轮科技领域与艺术界合作的趋势。

疫情期间,我国博物馆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随着国内疫情缓解,中国艺术行业也渐渐地度过寒冬,冒出枝芽。新科技促进智慧型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抖音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九家博物馆开展“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各地博物馆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不断更新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未来技术可供博物馆调整战略技术、规划指导,新技术将引领教育场域的边界扩阔,致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革。而艺术博物馆,则在传统空间场域的束缚中脱离,展览的空间拓展到更大范围的社区和其他场域。

艺术品行业大变革时代即将来临

疫情之下,艺术品行业也受到影响,疫情过后,伴随着迈进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逐步实现。经济水平、文化水平、艺术鉴赏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一步步推动艺术品行业发展到今天的盛况。繁荣的行业发展之下,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浮现,尤其是在行业标准、规范和法规制度等方面更为突出。

文化和旅游部、文物局和其他相关部门针对此情况,结合时代特点,已经逐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与行业各项标准的制定,并针对行业乱象展开整顿。同时针对广阔的行业发展空间,作出调整和规划,艺术品行业的大变革时代即将来临。

在拍卖行领域,拍卖资源、藏家与受众审美得到进一步整合,这也促成了当代艺术品市场与大众加速融合的新趋势,从佳士得拍卖行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四地的联动拍卖结果看来,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向新藏家、年轻群体开放,并寻求破圈和拓客。在后疫情阶段,艺术品本身的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对于非常重要作品的选择,藏家更为重视其流通性,这与欧美国家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及保值增值的手段有关,沿着亚洲艺术品与国际接轨这一趋势,新藏家的介入也表现出了相似的价值考量。

在全球的联动拍卖中,更多的年轻藏家、新客户得以进入市场,其中百分之二三十的客户通过网上参与方式进行。艺术品电商的发展和艺术品金融化的创新,带来了艺术市场“互联网+”的趋势,中国藏家在没有看到原作的情况下,面对当代艺术作品,敢于出价购入。而新买家的年轻化,让艺术品市场逐渐学习打造具备年轻人特征的市场。年轻人以线上的方式参与进场,成为大的趋势,线上活动则成为新的有效途径。

当代艺术成交比例上升,东方艺术受到关注。在东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西方艺术依然受到普遍关注,而东方艺术品逐步受到西方认可,因为艺术品资产可在世界各地交易,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当代艺术品价值在不断推升,拥有更多的国际视野和价值受到人们的推崇。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欧洲、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还在经受二、三次疫情的侵袭,经济复苏之路举步维艰。尽管疫情最早在中国爆发,但我们凭着国人积极且强有力的团结战“疫”,很快就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复工复产、经济复苏都走在了全球前面,展现了巨大的体制优势和韧劲。

这场战役中,各行各业人们齐心协力,除了堪称向死而生的医疗工作者之外,中国企业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的担当与大局观同样令人动容。可以说这也是对各大中小企业的一场生死考验,更是一场责任与担当的考验。尽管很多企业已经自顾不暇,危难重重,但各行各业都在守望相助,更多的企业家们勇敢地站出来,奔走呼吁,捐款捐物。“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企业是国家的细胞,国运就是企业的命运,在国家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从来不乏顶天立地、有担当的“英雄”们。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之下,人类活动被强行按下暂停键,这促使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有“危”后有“机”,危机之下,往往伴随着无穷的机遇。疫情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企业转变观念与思维,提高核心竞争力,不再停留于现状。在越来越注重“无接触”的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线上教学及办公等势必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谁争得先机,谁就能渡过这道坎,赢得更多机会、更多市场、更多发展空间。

知难而进是时代赋予中國的特殊使命,也是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责任。为了生存发展,我们的企业逆风而行,面对新的挑战,不断增强抗风险韧性,不断探索可持续和可再生资源的发展之道,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思索更广博、更高远的目标。

本期“榜样力量”作为2020最后一期大专辑,我们特邀连线了不同行业领域的代表人士,与之对话后疫情时代,分享他们是如何看待自身行业的困境与机遇,对世界和未来又有着怎样的思索和憧憬……

“长风破浪自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中国企业将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开创新的世界与未来,我们需要同心,同行。

本期特邀专辑人物

■持守环保创新的远大理想

——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 张跃先生

■艺术创作和教育创新的领跑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许奋先生

■赤子之心 家国情怀

——湖北省侨商协会会长/

伟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喻鹏先生

■想象是人类进化的原动力

——科幻作者,虚拟空间学者/

北京宽建筑机构创始人 王宽先生

■以平和之心,追求卓越

——鸿基金创始人/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陈伟鸿先生

猜你喜欢
艺术品医疗疫情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食物也是艺术品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艺术品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