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荣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开幕。怀着对党的忠诚、对红色圣地的向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共七大代表冒着牺牲的危险奔赴延安参会。
1939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在韶关市郊的黄塱坝村召开第五次执委会议,选举出席党的七大代表古大存、区梦觉、朱荣、方华、唐初等5人,他们后来与闽粤赣边省委代表、粤赣边区的代表、香港党组织选出的5名代表组成广东代表团,从韶关北上延安。代表团跨越11个省,行程万余里,途中通过一道道敌人的封锁线,一路上困难重重、险象环生。
为了确保安全,广东代表团先被护送到位于安徽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一同在那里集结的,还有浙江、广西、湖南等南方局和东南局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共41人。
根据东南局的指示,中共七大代表们组成了临时党支部,古大存任书记。这时,中共中央给东南局来电指示,由于局势恶化,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南方各省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不宜走西安等城市,而要从敌后根据地到延安。为保密起见,东南局规定这支由代表组成的队伍对外称“服务团”,指定古大存为团长。
古大存(1897-1966),广东省五华县人。早年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科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一、二次东征。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軍成立,任军长兼代政委。抗战期间被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1939年底,当选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北上之路,历经艰险。其间,代表们遭遇到国民党军的阻碍,以及日军、伪军的袭击。
1940年初,从泗县青阳镇向宿迁县贵仁集转移时,服务团遭遇日军“扫荡”,女代表苏惠失足掉进两米多深的水沟里,幸得旁边人员的相助才得以脱险;5月上旬,服务团抵达山东根据地,在离大汶口不远的一个村子里,遭到红枪会改编的伪军袭击;8月,服务团过日军占领的平汉铁路,在第一一五师的帮助下,服务团越过封锁线,安全抵达八路军总部。从八路军总部到延安的途中,服务团又连闯5道封锁线,有时甚至一晚上要行军70多公里。
从广东代表1939年12月底出发算起,服务团历时一年成功抵达延安。幸运的是,他们无一伤亡。但有些其他代表团的代表,在途中或被日军打死、打伤、俘虏,或被国民党扣押杀害,损失较大。
中共七大会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南方代表团抵达延安后,中央负责同志很关心南方党的情况,中央政治局在青年食堂设宴招待南方党的代表。毛泽东与朱德等在延安的政治局委员都到宴。毛泽东诙谐地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最革命,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古大存也向中央领导汇报了广东的抗日斗争情况。
1941年上半年,南方代表团主要是总结过去的工作,下半年在马列学院学习中国问题,当时,邓力群担任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1942年2月,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做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报告。他用十句话对主观主义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十足无用。”但是在正式发表的时候只保留了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古大存等广东代表进入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古大存被选为一部党支部书记。 1943年初,原一部主任黄火青改任秘书长,古大存任一部主任,参与整风运动的具体领导工作。中央党校第一期学风整顿从1942年4月开始,到7月结束,主要经历了文件学习、自我检查和反省和考试三个阶段。文件主要是学习《整顿学风党风文风》《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学习的形式包括大会报告、自学文件、小组讨论等。
由于中共七大代表大部分被集中在中央党校学习,因此党校也参与了中共七大代表的资格审查工作,由古大存负责。由于受到“抢救运动”的影响,党校一部的审干工作错误地批评了一些同志。后经毛泽东指出,错误被及时地纠正过来,古大存对此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并多次向受到伤害的同志道歉,毛泽东称赞他为“带刺的红玫瑰”。
1945年3月,经以彭真为主任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核,合格中共七大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合计755人。其中新增补代表246人,广东籍贯(含当时属于广东的海南省)的云广英、廖似光、谭甫仁增补为中共七大代表,统一编入大后方代表团。
1945年4月23日,在中共七大开幕式上,全体正式代表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七大主席团常委会。会议期间,毛泽东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
古大存作了《关于在广东开展武装斗争中的经验教训》的发言,并在后来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首先代表“两广小组”对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和朱德作的军事报告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接着,系统总结了广东抗日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经验教训,最后对党校一部审干工作进行总结,给审错的同志进行道歉,对否定审干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等不良现象,作了批评。
中共七大闭幕后,党中央把广东的代表分成3批到各地工作:南下的有吴有恒、钟明、何潮和唐初等;奔赴东北的有方华、云广英等;留在延安的有古大存、区梦觉、朱荣和周小鼎等。(实习记者王中一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