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带动下,多元化教学已逐渐成为各级教育追求的目标,以期为学生创建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其学习效率。然而,纵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一些教师依然沿用着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同时也阻碍了其个性发展。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懂得与时俱进,主动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借助多元化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42
语文学科是我国母语教学的重要课程,也是我国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础,在学生学习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所以,如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已成为当下广大小学语文教育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化成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以下,笔者就如何借助多元化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
一、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具有较强的语言性和人文性,除了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之外,更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以此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其将来的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由于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并未真正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以及学习需求等,致使其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并不是浓,欠缺深入、主观的学习和认识体验,以此不仅极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更使学生的成长、学习以及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其身心特征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以此,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这对保障学生更好地成长、学习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是一项双边活动,即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只有师生之间相互配合,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完成。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师生之间能够和谐、融洽的相处,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相反,学生则会在学习中受到压抑,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保持微笑,并以自然的表情、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此获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敬。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列举新鲜的例子或讲个小笑话等,以此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必须帮助其认真解决,切不可动不动就批评学生,伤害其自尊心,使其不再敢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积极融入学生当中,使其能够感受到亲切,并愿意积极配合教学工作,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性,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础。
2.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学起于思而源于疑。只有让学生产生疑问,其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可见,良好的学习和问题的产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问题的创建,以便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更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发散其思维,引发其认知冲突,使学生能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个性化发展。
以《草原》为例,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族团结、汉蒙情深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提出几个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草原有着怎样的景色?草原人民如何待客?”而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为什么?主人是如何招待客人的?在哪些细节中能够看出汉蒙人民的深刻情意?”通过教师一步步引导,使学生能够一点点的感悟汉蒙两族人民的情意,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逐步体会草原的静态美以及主人待客时欢腾热烈的场面,从而深化对事物静态与动态的认识。
3.构建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生活即教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水平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营造适当的生活化情境,增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借助自身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为了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的爱,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及动作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其思想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其回忆自己和父亲间发生的事情,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就是被埋在废墟中的那个孩子,父亲会怎么做?你想要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以此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父亲心理的变化,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伟大的父爱。通过构建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使其懂得享受生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从而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4.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不少先进的辅助工具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新奇的事情,其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辅助作用,且获得成效十分显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进而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文抒发的情感。多媒体教学为课堂灌注了鲜活的动力,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单凭课文中的一两张配图以及大段的文字描写,无法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也体会不到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圆明园》的电影片段,使学生能够直观对比圆明园往日的辉煌与毁灭后的悲凉,从而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件重大损失,以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借助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直面课文情境,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5.积极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
想要建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展开评价,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改善不足,同时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可见,为了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借此不仅可以促使课程设计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进而在和教师展开互动与交流的同时,获得自身的良好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要确保主体的多元化,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树立学习小学语文学科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元化教学,以期为学生创建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构建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雷《探究有效教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周刊》2020年第14期。
[2] 周步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打造高效课堂》,《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4期。
[3] 李秀伟《试论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周刊》2020年第11期。
[4] 英伟《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华夏教师》202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