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2021-07-29 08:53徐磊祥李晓娴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史

徐磊祥 李晓娴

[摘要]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以史为鉴,习近平多次强调“四史”学习的重要性。开展“四史”学习,需统筹推进。从学术维度,构建理论学习基础,包括梳理历史脉络、强化理论阐释、建立话语体系;从干部教育维度,构建干部培训学习体系,充分调动党校(行政学院)、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员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从社会角度,根据群体需求开拓多样化途径,根据语言特点编织传播网络,把握国际形势增强全球影响力。

[关键词]四史;学术维度;干部教育维度;社会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6-0004-0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知道我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道路。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和研究工作,多次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2020年初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四史”的完整概念,“理论创新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以下简称“四史”)习近平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时勉励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好“四史”,坚定理想信念。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他指出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要与学好“四史”结合起来,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3]。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4]。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应该从学术研究、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干部教育体系和社会传播体系,实现“四史”学习教育的多角度开展、全方位覆盖。

一、学术维度:构建“四史”的理论基础

“四史”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也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发展规律。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首先就需要理论工作者要从学术维度梳理“四史”发展脉络,总结、提炼“四史”中蕴含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发展规律,构建完整的“四史”话语体系。

(一)梳理“四史”发展脉络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提供丰富、客观的“四史”信息、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针对“四史”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丰富、客观、全面的“四史”研究成果,还原“四史”的客观面貌。“四史”的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既要研究“四史”大的发展脉络,又要研究“四史”中的阶段性历史,对“四史”中的重点事件、重要人物进行针对性地研究。

(二)强化“四史”的理论阐释

“四史”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程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理论工作者要做好解码工作,更加清晰地展现“四史”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四史”的研究,既需要从史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究,找到并阐释历史发展的规律;又需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研究理论和方式,使“四史”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四史”的研究,既需要有问题意识,要对“四史”中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阐释,解惑释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历史的本质;又需要有时代意识,理论步伐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四史”的研究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构建“四史”的话语体系

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范畴中,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当然有很多种,但通过话语传播无疑是居于极其重要位置的一种[5]。“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四史”话语的构建。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是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影响力制约的,是反映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6]。“四史”贯穿着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奋斗的全过程,正确、全面认清这段历史,就必然要求理论工作者做好“四史”的话语体系构建,要掌握“四史”话语的主动权,解决“如何传播”的问题。首先,“四史”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四史”主要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历史,其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其次,“四史”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明确“四史”的主体。“四史”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即使是世界社會主义发展史,也是要聚焦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行的发展和创新。再次,“四史”话语体系的构建要有世界视野,要将“四史”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审视和研究,将“四史”蕴含的规律和经验向全世界介绍。

二、干部教育维度:构建“四史”的党政干部学习体系

党员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其他工作人员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主体。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具体来说,应构建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党政机关单位和基层党组织学习、党员个人学思践悟为一体的“四史”学习教育体系。

(一)以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为主体,构建“四史”培训体系

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是其必修课。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该根据“四史”学习教育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和所在区域的实际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构建“四史”学习教育的培训体系。第一,出台指导性文件。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四史”学习教育,党校(行政学院)要出台指导文件,尤其是省一级的党校(行政)学院,从而更好地指导“四史”学习教育在党校(行政学院)深入开展。第二,建立“四史”课程体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四史”课程体系。目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在这个方面做了尝试,2020年月发布了《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四史”课程体系(2020年版)》。该课程体系分为总论、分论、专论和特色课程四部分,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和北京特色四个方面,开设全面反映“四史”的课程[7]。第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培训。要将“四史”有机地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常规主体班教学计划,作为主体班教学的必修课。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可以适时开设“四史”学习教育的专题培训班。

(二)以党政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为主导,构建单位“四史”学习教育机制

党校(行政学院)的“四史”学习教育培训解决了各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问题,广大党政机关干部则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主导“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第一,建立“四史”集体学习机制。在建立学习型机关的过程中,把“四史”作为集体学习的必修内容,形成“四史”的集体学习机制。第二,建立党组织学习“四史”的机制。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党组织学习活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主题。第三,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单位业务学习有机结合。“四史”不仅仅是宏观的历史,还包括各单位发展的历史、各单位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历史。因此,单位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不是机械地学习,而是要结合单位属性和工作特点学习“四史”。

(三)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普通党员为主角,养成个人学习“四史”的习惯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普通党员是“四史”学习教育重要的主角,引导他们养成学习“四史”习惯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意,是进一步树立“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机关单位和各级基层党组织引导个人形成的风尚。党政机关单位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把引导机关工作人员形成“四史”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开展,推出一系列措施引导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四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个人要积极树立“四史”学习意识,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要把知晓“四史”读懂“四史”作为个人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维度:构建“四史”的多重传播体系

“四史”学习教育的主体既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又包括全社会的其他群体。在社会层面上,要充分考虑社会群体的接受点,既采取普适性的传播方式,又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的传播方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同时,还要将“四史”的传播延伸到国际社会。

(一)根据社会群体共同需求构建普适性的大众传播体系

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知识的大众传播。从传播理论的角度,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进行大众传播必须认清大众传播的特点。相对于专业传播,大众传播更追求信息的普适性以及目标群体的广泛性[8]。这就要求在社会层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首先,将“四史”专业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四史”学习教育在社会层面的开展,要区别于干部教育培训。如果说干部教育培训中用的是学术语言、政治语言,那么在社会领域传播“四史”就需要大众语言。让“四史”通过大众语言让社会公众知晓、理解、认同。其次,利用全媒体构建“四史”的大众传播体系。传统媒体加快进行数字化、移动化、智慧化变革,新兴媒体不断强化互动性、跨界性和融合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已经成为共识和现实[9]。这就要求,“四史”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既需要利用传统媒体,又需要利用新媒体,通过全媒体媒介实现“四史”传播的全覆盖。

(二)根据社会群体的不同特点构建分众化的传播体系

当今社会群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好也更加差异化。在构建“四史”大众传播体系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信息接受需求,建立“四史”分众传播体系。一方面,把“四史”内容转化为分众语言。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习惯进行研究,把“四史”的学术语言转化为适合不同群体阅读习惯的分众语言,实现“四史”学习教育社会层面开展的精准化。另一方面,借助全媒体平台实现精准的投放。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等被迅速的应用到社会群体的分析中,全媒体通过这些技术能够越来越精准地给不同的群体进行画像。“四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全媒体平台将“四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推送给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四史”学习教育的分众化、精准化开展。

(三)以扩大全球影响力为目标构建对外传播体系

“四史”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既是一部历史,也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治理的方案。“四史”的学习教育不仅仅是要面向国内,也要积极地向国际社会推介,讲好“四史”,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认识中国。第一,实现话语认同。中外文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单纯的翻译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误差。这就要求“四史”在对外传播的前提,是做好“四史”对外话语的构建,既保持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性,坚定文化自信,又要探寻中外文化中的共同性,让国际社会更容易理解“四史”。第二,加强学术研讨和交流。“四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的学术界,也要充分地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研究“四史”。既可以实现“四史”研究成果的突破,也可以通过国际同行实现“四史”的国际认同。第三,多元化地使用国际传播媒介。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需要传播媒介。“四史”的国际传播自然离不开传播媒介。在“四史”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根据国际社会和不同国家媒介的特点,充分地加以利用,尤其是大力使用国际社会普遍使用的新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0]。只有深刻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才能早日实现。读史可以明智,“四史”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宝库。习近平在不同的場合多次提及要认真学习“四史”,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我们坚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9-11-06(1).

[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9).

[3]习近平.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N].人民日报,2020-10-20(1).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1-01-15].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5]王源.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话语权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8,(12):266.

[6]王莉.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维度[N].光明日报,2017-09-25(11).

[7]徐磊祥.北京市委党校发布“四史”课程体系推进全市党校系统“四史”教学工作[EB/OL].(2020-09-15)[2021-02-18].http://www.cssn.cn/dzyx/dzyx_mtgz/202009/t20200915_5183138.shtml.

[8]孔薇.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20,(6):611.

[9]高慧军,黄华津,吴竞妍.全媒体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20,(12):97.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责任编辑:邓小龙

猜你喜欢
四史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落实大学“四史”教育 增强“四史”教育实效性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共产党员要学好“四史”这门必修课
学习“四史”需要把握三个维度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
“四史”教育: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