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毅
6年覆盖70多个国家3000多个品牌,交易额从510万元跃升至230亿元,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行云集团(下称“行云”)正以重构中小商家供应链的方式,打造电商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不同于亚马逊、淘宝、京东等平台的中心化电商模式,行云面向中小商家提供包括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力图打造一个全球商品综合服务平台。
有分析认为,行云的商业模式与全球第一大独立站Shopify比较接近,后者在2020年占美国所有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的 5.9%,仅次于亚马逊 37.3%的份额,近期市值接近1400亿美元。
极具想象力的对标企业,加上6年来突飞猛进的成长速度,让行云获得资本青睐。
今年4月,行云获得由云锋基金领投的6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亿美元。在行云历次的融资名单上,投资方还包括经纬中国、泰康人寿、弘晖资本等机构。
行云创始人王维表示:“电商行业已经形成数千万线上中小零售商的碎片化生态,行云集团可以赋能线上中小零售商,通过内容创造和建立社交关系获得消费者订单,而不用担忧复杂的供应链和资产负担。品牌商和代理商可以一站式触达碎片化的全网流量。”
近日,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行云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砚耕表示,“行云的自我定位是to B的全球商品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跨境进口电商各个节点的参与者,是一个‘链接者的角色。我们服务B端客户的方向不会变,不会踏足C端业务抢生意。”
王维在学生时期曾拿下奥数冠军,并相继在南京大学数学系、墨尔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获得本硕博学位,曾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叠加早期担任中兴通讯全球项目负责人、供应链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的工作经历,为王维积累了大量海外资源。
2015年,王维将多年沉淀的海外供应链经验提炼为“社会库存市场化,市场库存社会化”的云供应链理论,创立了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即如今的“行云集团”。
王砚耕告诉《21CBR》记者,公司的初创团队大部分曾是中兴通讯员工,“作为中国最早的出海企业之一,中兴通讯的海外项目从业经验为我们理解跨境供应链并创立行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創始团队研发的“行云全球汇1.0版本”上线后,行云正式以跨境贸易商的角色进入市场,并在当年获得由钟鼎资本领投的第一轮融资。创业第一年行云就收获了510万元的交易额。
事实上,过去10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电商行业的发展几经波动。
王砚耕回忆,2016年,国家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及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往跨境电商行业的行邮税变为跨境综合税(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缴税主体和范围被进一步明确,提高了跨境进口的准入门槛。
王砚耕记得,创业之初遭遇政策变化,行云的创始团队一度抵押房产支持企业发展,“坚持到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召开,跨境电商行业迎来利好,行云也在风口上加速起飞”。
2018年,行云全年营业额达62.7亿元,2019年更实现了翻倍增长,营业额为135亿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行云的营业额增长至23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逻辑已然与过去不同,行云无疑是这波变化的先行者。“给国外品牌商提供在国内开展电商销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及给进口端的小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行云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理解走在前头。”网经社跨境电商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向《21CBR》记者表示。
“目前,跨境电商已经从前端的销售竞争转移到后端供应链的较量,要求企业协同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提供一站式服务。”王维表示,过去通过信息不对称赚取利润的贸易模式已经过时,未来的机会在于为中小商家提供运营、选品、用户心智、用户情绪等数字化供应链价值。
基于此,2020年,行云整合旗下业务,成立行云集团,明确了为中小商家提供跨境品牌服务、行云全球汇、行云金服、跨境物流的业务体系。
“在传统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服务上,我们都有相应的积累,并形成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云的大中台和小前台的架构,根据前端不同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前台方案,用统一的中台处理数据并进行履单。”王砚耕向《21CBR》记者介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
报告指出,与早期跨境B2C市场的平台型电商相比,跨境电商独立站有更为突出的优势,目前25%的企业已经开设独立站,整个赛道进入立体化渠道布局阶段。
从这个角度看,以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为落脚点的行云,再次站在了行业转型的风口。
打造数字供应链服务模式,可以为品牌方提供什么?王维认为:“通过系统去串联交易信息,行云可以为签协议的品牌做线上全网的控价。其次,行云帮品牌匹配适合的渠道,以及不同渠道怎么做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行云弱化了供应商概念,而强调商品本身。
基于此逻辑,行云的链接超能力得以发挥。在与日本药妆品牌鹤羽集团的合作案例中,行云联手腾讯为其打造了商城小程序,提供研发运营、渠道分销、跨境仓储物流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帮助鹤羽集团完成对华业务的线上转型。
“在消费领域,平台最牛,但也最难建立。次之是品牌,品牌是惯性的总和或者惯性本身,而渠道是价值所在。”一位投资人士向《21CBR》记者分析,提升价值链和升级供应链成为品牌卖家的必然选择。
目前行云已为近35万家中小零售商提供约3000家海外消费品牌15万SKU的数字供应链服务,通过与近160个物流中心建立数字链接,社会商品可直达200多电商平台的数亿消费者。
今年5月初,行云与上市供应链运营商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发股份”)签署了战略合作。建发股份是国内最早一批供应链运营企业,2020年实现了4329.49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可以预见,在建发股份的加持下,行云的全球供应链及服务链条将得到进一步拓宽。
去年12月,王维曾公开表示,随着直播电商形态的兴起,电商的痛点仍然是供应链交付,包括选品、柔性供应链、物流交付、退货,以及定制化需求。
在大平台不断强化自建供应链的行业环境下,行云不仅面临触达商家规模小以及跨境模式退货成本高的困境,而且大平台采购商的供应链资源优势也给行云带来巨大压力。
站在电商行业的转型路口,行云的新增长极在哪儿?
王维接受采访时表示,行云的主要价值在于链接。“行云要增加的不是厚度,而是继续延长链路。”基于此,行云团队一直坚持做B端客户的“链接者”。
行云全球商品交易服务平台
“解决了B端客户的履单需求,就解决了C端的体验。”王砚耕向《21CBR》记者表示,“目前主营业务已经形成一个自然增长的趋势,而且供给端和需求端双轮驱动的增长,让我们在供应商和中小企业客户方面都实现了快速积累。”
从大环境来看,2020年11月,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缩写“RCEP”)落地。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企业享受优惠税率的门槛降低,海关通关手续简化等,利好跨境出口。
王砚耕指出,近年来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纷纷自建独立站,出海已成燎原之势,“未来3-5年,品牌对于跨境履单各节点的服务,包括物流、仓储、税务、结汇等会有很多需求”。
目前,行云开始链接海外的中小企业以及Lazada、Shopify、亚马逊等平台,推动其供应链资源由单向输入变成进出口双边机制。
具体实践上,国产网红音箱品牌猫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行云通过日本子公司株式会社行云商事,在当地完成供应链配套体系布局,包括品牌电商代运营、线下店铺渠道铺设、媒体营销服务等,打通猫王的资金、商品、信息等跨境产业链通路,为猫王进入日本市场打下基础。
未来5-10年,中国品牌出海将是红海和蓝海交杂的“深海”阶段。“行云虽然拥有多年深耕进口市场的供应链及运营优势,但市场竞争激烈,要胜出并不容易。”网经社跨境电商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