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对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以吉林扶余洪泛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1-07-29 02:35历胤男马晓龙李守峰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物种

历胤男,马晓龙,李守峰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长春至拉林河段高速是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吉林省境内)的一部分,是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最重要的公路之一,是贯穿吉林省中部的南北大通道,对吉林省交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该高速路段沿途穿越吉林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2],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价值高,因此,对京哈高速长春至拉林河段改扩建工程穿越吉林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最大限度减小工程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十分必要。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保护区概况

吉林扶余洪泛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扶余市境内,分为南段松花江沿岸区和北段拉林河沿岸区两个片区[3],总面积45225hm2,其中:核心区17254hm2,缓冲区12531hm2,实验区14440hm2。地理坐标:南段东经125°08′17″~126°00′26″,北纬44°45′59″~45°58′08″;北段东经125°28′40″~126°07′15″,北纬45°08′03″~45°31′33″。保护区主要生态系统为沼泽湿地、草甸和人工杨树林,湿地面积29388hm2,其中洪泛湿地面积18834hm2,占保护区湿地面积的64.1%。

1.2 工程概况

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已建成的长春绕城高速西北环,长春至拉林河高速起点(后存金堡)处[4],终点位于蔡家沟镇北拉林河南岸(吉、黑界),已建的长春至拉林河高速终点处,工程全长143.613km。改扩建工程在原四车道基础上,采用两侧加宽的方式,扩建为设计速度120km/h的八车道高速公路,扩建后路基宽度42.0m。同时对现有路基、路面、桥涵、交叉、交通工程等进行改造。

京哈高速公路修建于自然保护区成立前,因此长春至拉林河段改扩建工程无法移出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穿越保护区总长2232m,其中:第二松花江段长1951m,桩号为K1095至K1096+951;拉林河段长281m,桩号为K1136+816至K1137+097。工程项目为主线桥梁拓宽工程。

2 评价方法

2.1 评价区范围

按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LY/T 2242-2014)[5, 6]要求,项目影响评价区为公路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1000m。

2.2 影响评价方法

成立评价专家组[7],专家组成员通过对项目区的资料收集,包括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图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及吉林扶余洪泛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科学考察报告、工程项目区周边社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包括景观、植物群落、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生物安全及社会因素调查等)、数据整理和相关资料分析后,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根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分标准及评分体系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赋分和评价。

3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3.1 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公路改扩建工程穿越保护区段两侧各1000m范围内除了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外,没有集中成片和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湿地,评价区内湿地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河道,以及两岸的季节性洪泛地、泡沼,以杂草类草甸和人工稻田为主。工程采用架桥方式跨越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桥址两端占地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耕地,不占用松花江和拉林河岸边的季节性洪泛地、泡沼。因此,公路改扩建方案只在桥墩建设时占用少量湿地,不会破坏保护区内湿地整体性和水域连通性。评价专家组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9.02分,其中:A1景观类型及其特有程度2.34分,A2景观类型面积2.04分,A3景观类型斑块数量1.35分,A4景观美学价值0.86分,A5土壤侵蚀及自然灾害0.46分,A6自然植被覆盖1.98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评分Tab.1 Impact Score on Landscape/Ecosystem

3.2 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公路两侧占地范围内没有需要保护的生物群落,主要为杂草、灌木林和人工杨树林,改扩建公路对保护区的自然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很小。公路改扩建工程占用的植被类型为现存农田、沼泽、人工林,面积为4.4422hm2,占保护区面积的0.01%,对保护区生物群落面积影响很小。建设项目性质为改扩建,在公路原有影响基础上不会对生态系统的栖息地连通性造成进一步影响。评价专家组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8.70分,其中:B1生物群落类型及其特有性2.99分,B2生物群落面积2.57分,B3栖息地连通性0.43分,B4生物群落关键种影响程度1.82分,B5生物群落结构0.89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评分Tab.2 Impact Score on Biomes

3.3 对种群/物种的影响

由于工程穿越地段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交通发达,来往车辆频繁,人为活动较多,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天然植被主要是一些沼泽植物和杂草,所影响的物种中没有特有物种。调查发现改扩建公路所穿越保护实验区段的评价区域两栖类和鱼类的种类及数量较小,公路建设对两栖类和鱼类的影响基本可以接受。由于项目区铁路、公路网复杂,不适宜重点保护鸟类栖息,因此公路改扩建对保护物种影响不大。工程施工可能会少部分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缩小其活动范围及干扰其正常的繁殖和行为活动,但这些动物多为常见种和广布种,对繁殖和活动生境无特殊的生态环境需求,受到干扰后可迁至其他区域活动或繁殖。评价专家组对种群/物种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8.74分,其中:C1特有物种2.5分,C2保护物种2.67分,C3食物链/网结构1.80分,C4迁移、散布和繁衍1.78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对种群/物种的影响评分Tab.3 Impact Score on Population/Species

3.4 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工程穿越保护区的实验区,并非保护区内敏感区域,由于工程建设不侵占主要保护对象洪泛湿地,所设计的桥梁可保持保护区内水流连通和通畅,公路建设基本不会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公路建设占用的少量林地,在严格落实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下,本段公路建设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甚微。总体来看,本段公路建设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评价专家组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9.28分,其中:D1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4.61分,D2主要保护对象生境面积4.67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评分Tab.4 Impact Score on the Main Protection Objects

3.5 对生物安全的影响

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内取土和弃土,在严格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可能导致病虫害爆发的影响程度较低。人员和车辆出入可能带入有害生物,但只要注意进行有害生物检疫,其影响是可控的[8]。工程位于保护区实验区内,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是局部的、有限的,不会造成遗传物质流失。工程建设主要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基本不涉及危险化学品,因此发生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很小。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照防火要求布置施工场地,施工人员禁止吸烟、生火等,使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评价专家组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13.49分,其中:E1病虫害爆发2.73分,E2外来物种或有害生物入侵6.36分,E3保护区重要遗传资源流失2.33分,E4发生火灾,化学品泄漏等2.07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评分Tab.5 Impact Score on Biosafety

3.6 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

工程建设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工程建设会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得到当地群众极大认可。改扩建工程向保护区管理局支付征占地补偿费和植被恢复费,另外,工程建设可以带动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就业机会。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并获得保护区管理局的同意。工程建设对当地人居环境影响极小,在工程建设运营期,应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将发生火灾的概率降到最小。评价专家组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进行综合打分结果为18.64分,其中:F1当地政府支持程度1.43分,F2当地社区群众支持程度1.45分,F3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直接投入4.97分,F4对改变周边社区社会经济贡献4.20分,F5规划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恢复方案2.90分,F6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及程度3.69分。影响评分具体结果见表6。

4 影响评价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在分析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结合工程建设特性,参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LY/T 2242-2014),对确定的各指标权重进行专家打分,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公式: BI=∑(Wi×Si) (i=A…F)。

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10.36,属于基本无影响等级。多样性计算表和影响程度分级表见表7、表8。

表7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Tab.7 Biodiversity Impact Index Calculation Table

表8 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Tab.8 Grading Table of Biodiversity Influence Level

5 减缓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5.1 设计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建议

1)在设计阶段,为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区内及敏感水体附近严禁设置取土场。严禁开采砂、砾、卵石等筑路材料。

2)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及防护工程设计应结合周围景观特点,淡化人工痕迹,使公路融入周围景观,协调一致。植物选择以乡土品种为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5.2 施工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建议

1)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在保护区及其附近破坏野生植物和猎捕野生动物[9]。

2)自然保护区以鸟类保护为主,应防止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鸟类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而兽类主要在夜间活动。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和照明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力求避免夜间施工。

3)施工期间加强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严禁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保护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开鱼类产卵期,避免对产卵区生境的直接影响。

5.3 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公路的维修养护,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2)公路路面上由于汽车尾气、粉尘和漏油等,路面径流中含有石油类等水环境污染物,因此要严加防范污染物进入附近水体。桥梁表面形成的径流也可引入施工期留置的封闭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更有效保护沿线水体水质不受影响。

3)在公路的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入口和出口,设立警示牌,进行限速,禁止鸣笛。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物种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