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摘 要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新环境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目前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教育体系乏力、专业化程度不高、生態文明教育评价缺位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转变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等途径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终身学习、教育整体生态、教育激励等长效机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困境;路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宁云中,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不断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的一种形态。那么,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人类文明的话,生态文明毫无疑问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阶段的新型文明形态。顾名思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事实确实如此,生态文明正是在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工业文明在推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它一方面造成人的危机,人与人之间冷漠、异化孤独;另一方面造成自然的危机,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资源过度消耗、自然灾害、气候变暖、病毒施虐、物种濒危等诸多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和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明的探索。实践证明,工业文明已难以承担起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使命,这个使命很自然落到生态文明身上。
“生态文明”由德国费切尔教授在1978年最早提出,此后我国生态学专家叶谦吉教授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正名并作了深层阐释: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返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和谐共处的关系。可见,生态文明重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使人与自然走向一种相应相合、和谐共生的状态。从本质而言,这种关系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总和,还体现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可见,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蕴藏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不是彼此分开,而是相互统一的。正是如此,生态文明将自然看成有生命的对象而不是征服的“他者”,因此,只有人类对自然给予了道德关怀,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实现。
文明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整体,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我国全面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布局的必经之路。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那么生态文明教育毫无疑问是一种新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生态文明教育更注重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内涵特征,表现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那么,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要求以生态整体观的宏阔视野,统筹考虑生态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联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设置相关的专业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的指导思想。此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化。文明建设,教育先行,生态文明教育正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诉求的回应。第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落实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全局的需要;第二,生态文明教育是应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迫切需求;第三,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生态发展的社会诉求。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建设要突破以下三个困境。
(一)战略时代性与生态意识滞后性的困境
生态文明教育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旨在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养成生态文明意识。然而,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推行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因此,意识形成的长期性正是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首要现实难题。环保部公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证明了这一点,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3]可见,生态文明认同感还远没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很大程度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文件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加强社会教育,号召全民教育行动,构建全民行动系统,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督导评估等各个方面调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生态的冲突困境
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关于生态学的教育,也是教育生态学的体现,如果教育本身违背教育发展的生态规律,生态文明教育自然无从谈起。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教育生态系统还没有完成建立,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比如教育各学段没有很好地衔接破坏了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同质化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多样性;学校、专业、学科各自为政破坏了教育的交互性;政府、社会、学校“断裂”破坏了教育的实效性等。生态文明教育要求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学科融合加以实现,如果没有生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生态文明教育必将与教育本身形成不可避免的冲突,从而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难以贯彻执行。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关键在于解决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生态的矛盾困境,健全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
(三)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与教育评价缺位的困境
教育发展与教育评价是教评相长,科学的教育评价能有效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诸多方面与传统教育在内涵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加以导向与激励。就目前评价体系而言,生态文明教育评价还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以高等教育来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包括学校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利用、专业教学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七大指标体系,每一条评价指标体系都还没有明显的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指标。那么,评价指标的缺失反过来又影响生态文明教育供给的不足,比如生态文明教育专业课程明显缺失,公共课开设有限,生态文明观念难以形成影响力;教育内容浅尝辄止,停留在基本环境知识、生态危机等常识问题上;教育方法陈旧,缺乏深层次的生态伦理和价值观的哲理分析等。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矛盾很难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反过来又阻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与长效机制
(一)转变生态观念,建立终身学习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因此,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推动人们生态思想的转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生态观不仅在于生态学、经济学等方面生态意识的建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生存观、伦理观、审美观的转变。这种生态观要一以贯之教育的全过程,在不同学段从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等逐级提升,辅以相应的课程,比如,初级教育阶段应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形成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道德启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生态观;中等教育阶段应注重生态美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及人与自身之间正确的生态审美关系,并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等教育阶段应设置相关专业,并将生态学内容融入其他专业学科之中,培养学生生态哲学的思考,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探索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既是生态文明实施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生态的有效构建。这种生态观须一直延续至职后教育,并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形成生态观的终身学习长效机制。
(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形成教育政策生态。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的法规政策,将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与教育政策紧密联系,通过教育开展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第二,形成学科课程生态。一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危机、生态法制教育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设为科普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以此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学科融合的课程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更要注重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融入,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人才培养统一起来。第三,构建生态文明校园。学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观。生态文明校园要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语言景观相结合,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同时,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还需要形成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动融合,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对接统一。第四,形成课堂生态。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要落到课堂上来,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交互关系,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让教师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及时性和长效性。这不仅有利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保障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激励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有效保障,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事关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揮棒,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办学导向。要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就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办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对人才培养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素质、生态文明校园、生态文明课堂、师生生态文明知识等进行综合考评。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和评价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因此,我们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办法,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评价是促进建设的动力,是一种制度层面的反馈和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评价,我们可以总结和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生态文明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管理、评价、反馈和评价的长效机制,保证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生态文明教育吸收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的高度,提升到改变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高度。”[4]可见,生态文明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进而改变整个文明方式。从这点上说,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项国之大计,我们需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找出现实困境,探求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路径,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性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6-09-28(5).
[2]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3]新华网.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4-02-20)[2021-05-04].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20/5864063.shtml.
[4]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137-141.
责任编辑︱孙格格